2020年5月7日 星期四

地藏十輪經淺註卷二 十輪品第二

<<02-01經文註釋 >>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整理衣服。頂禮佛足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我今問世尊,無量功徳海,唯願賜
開許(註),爲解釋(註)除疑。
世尊告曰,汝眞善士,於一切法
智見無礙(註),爲欲饒益他有情故,請問如來。隨汝意問,吾當爲汝分別解説令汝心喜。】


【註】開許:允許。
戒律用語。又作開制。「開」,開許、開聽之意;
如:酒肉五辛雖佛制所禁食,然若患病,則開許之。如《四分律》卷四十二等,開許病比丘噉諸種肉,飲諸種汁漿。
【註】解釋:分解難文,使知義理也。
大智度論六十五卷曰:「解釋者,如囊中寶物繫口則人不知,若為人解經卷囊解釋義理。」
瑜伽八十三卷:「解釋者:謂能顯示彼自性故。」

【註】智見無礙:雜集論十四卷:「阿羅漢比丘、於三世所知事,不能起心即解故;智見有著。不能一切悉解故;智見有礙。如來於三世境,暫起心時,即遍知一切,是故智見無著無礙。」
智見又作慧見:智慧之見解,或指佛之智慧。即以深妙之智慧,達觀諸法之識見。無量壽經卷上:「自以慧見問威顏乎!(中略)當知如來正覺,其智難量,多所導御;慧見無礙,無能遏絕。」 
「智見」:
智:梵語Jñāna,闍那,若那。於事理決斷也。
大乘義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為忍。於境決斷,說之為智。」
見:梵名捺喇捨曩Darśana,思慮推求審詳而決擇事理也。通於正邪。
止觀五下曰:「一切凡夫未階聖道,介爾起計,悉皆是見。」俱舍論二曰:「審慮為先決擇名見。」
瑜伽八十六卷:「問:智、見、何差別?答:若照過去、及以未來、非現見境;此慧名智。照現在境;此慧名見。」
「又所取為緣,此慧名智。能取為緣,此慧名見。
又聞思所成,此慧名智。修所成者,此慧名見。
又能斷煩惱,此慧名見。煩惱斷已,能證解脫,此慧名智。
又緣自相境,此慧名智。緣共相境,此慧名見。
又由假施設,遍於彼彼內外行中,或立為我,或立有情、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茶、緊捺洛、牟呼洛伽等,或立軍林、及舍山等。以如是等世俗理行、緣所知境,此慧名智。若能取於自相共相,此慧名見。
又尋求諸法,此慧名智。既尋求已,伺察諸法;此慧名見。
又緣無分別影像為境,此慧名智。緣有分別影像為境,此慧名見。
又有色爾焰影像為緣,此慧名見。無色爾焰影像為緣,此慧名智。」
瑜伽七十七卷:「世尊!修奢摩他毘缽舍那諸菩薩眾、知法知義;云何為智?云何為見?
善男子!我無量門宣說智見二種差別。今當為汝略說其相。若緣總法修奢摩他毘缽舍那所有妙慧、是名為智。若緣別法修奢摩他毘缽舍那所有妙慧、是名為見。」


【於是地藏菩薩摩訶薩以頌問曰:
我曾十三劫,已勤修苦行,為一切有情,除
三災五濁(註)
多俱胝佛所,已設無邊供,曾見大集會,清信眾
和合(註)
聰哲勤精進,皆來同會集,未曾見如是,無諸雜穢眾。
云何此佛國,穢惡損淨善,智者皆遠離,惡行者同居?
多造無間罪,誹謗於正法,毀聖起惡見,妄說
斷常(註)論。
具造十惡業,不畏後世苦,多遠離三乘,臭穢向惡趣。
無明蔽其目,貪嫉多姦矯,云何轉佛輪,度此眾生類?
云何破相續,如金剛煩惱?云何得總持,
果能(註)如是忍(註)
今我見導師,大集甚希有,未曾見餘處,具如是眾德。
具杜多功德,勤修菩提道;云何處愚眾,能
開示(註)佛輪?】


【註】三災:指劫末所起的三種災害。有小三災及大三災兩種。
(1)小三災︰住劫有二十增減劫,而在各減劫之終,人壽只十歲時所起之災,有刀兵災、疾疫災、飢饉災,此稱為小三災。
(2)大三災︰指壞劫中所產生的破壞器世間的災害,即火災、水災、風災三種。
前者起於住劫,後者起於壞劫。依佛教的世界觀,世界之消長係依成、住、壞、空四劫永久循環不息。
【註】五濁:末法時代之五種惡劣的生存狀態。在佛教的宇宙觀裡,是指減劫時所起的五種滓濁(污濁)。又名五滓。即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又名有情濁)、命濁(壽濁)。具有這五種惡劣生存狀態的時代,謂之為「五濁惡世」。
劫濁:生當末世,飢饉疾疫刀兵等相繼而起,生靈塗炭,永無寧日。
見濁:世人知見不正,不奉正道,異說紛紜,莫衷一是;
煩惱濁:世人貪於愛欲,瞋怒諍鬥,虛誑不已;
眾生濁:世人每多弊惡,心身不淨,不達義理;
命濁:眾生因煩惱叢集,心身交瘁,壽命短促;

瑜伽四十四卷:「言五濁者:一者、壽濁。二者、有情濁。三者、煩惱濁。四者、見濁。五者、劫濁。
如於今時,人壽短促;極長壽者,不過百年。昔時不爾。是名壽濁。如於今時,有情多分,不識父母,不識沙門、若婆羅門,不識家長、可尊敬者,作義利者,作所作者;於今世罪,及後世罪,不見怖畏;不修惠施,不作福業,不受齋法,不受淨戒。昔時不爾。是名有情濁。如於今時,有情多分習非法貪,不平等貪,執持刀劍,執持器仗,鬥訟諍競,多行諂誑詐偽妄語,攝受邪法,有無量種惡不善法,現可了知。昔時不爾。是名煩惱濁。如於今時,有情多分,為壞正法,為滅正法,造立眾多像似正法;虛妄推求邪法邪義以為先故。昔時不爾。是名見濁。如於今時,漸次趣入饑饉中劫。現有眾多饑饉可得。漸次趣入疫病中劫。現有眾多疫病可得。漸次趣入刀兵中劫。現有眾多互相殘害刀兵可得。昔時不爾。是名劫濁。」

【註】和合:和好;相處融洽。
瑜伽十卷:云何和合義?謂諸緣聚集義。
唯識述記五卷:和合體者:能令實等不相離而相屬,此能詮緣因,名和合。又云:和合是一。
【註】斷常:二邊見,偏執我之斷常也。
一、斷見,固執人之身心,斷滅不續生之妄見,即無見也。
二、常見,固執人之身心,過現未皆常住,無間斷之妄見,即有見也。
智度論七曰:「見有二種:一者常,一者斷。常見者,見五眾常心忍樂;斷見者,見五眾滅心忍樂。」

【註】總持:總一切法和持一切義,持善不失,持惡不使起之義,以念與定慧為體。菩薩所修之念定慧具此功德也。
是梵語陀羅尼的譯義。
註維摩經一曰:「肇曰:總持,謂持善不失,持惡不生。無所漏忌謂之持。」
嘉祥法華疏二曰:「問:以何為持體?答:智度論云:或說念,或說定,或說慧。今明一正觀隨義異名。」

【註】果能:
唯識家就諸識變現諸法,分別為因能變與果能變二種,認為第八阿賴耶識中,攝藏產生一切法的原因之種子,由此種子能轉變現起諸法,稱為因能變。又由種子所生起之八識,能各從自體變現出見、相二分,稱為果能變。因能變之「變」為轉變、生變之義;果能變之「變」則為變現、緣變之義。

【註】如是忍:如:真如。如是:如法之實相。忍:認知之意。
如是忍:認知諸法實相究竟平等。

如是:探究諸法實相應把握之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十種如是。又作十如。
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即謂一切諸法之本來相狀(實相)具足十種如是。
智顗大師認為,十如是之中,「相」意即相狀,指外在之形相;「性」意即不變,指內在之本性;「體」即以相、性為屬性之主體。「力」即體所具有之潛在能力;「作」乃顯現動作者;「因」指直接原因;「緣」為間接原因;「果」即由因、緣和合所生之結果;「報」指果報。以上之因緣果形成後世之報果。「本末究竟等」之中,「本」指開始之相,「末」指最末之報,「等」指平等;即以上之如是相乃至如是報,皆歸趣於同一實相而究竟平等,故說本末究竟等。


【註】開示:瑜伽八十三卷:「開示者:謂他展轉所生疑惑,皆能除遣。」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善男子!
汝於過去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五濁惡時,已曾請問殑伽沙等諸佛世尊如是法義;
汝於如是所問法義,已作劬勞,已善通達。
已到圓滿眾行彼岸,已得善巧方便妙智。】



【今為成熟一切有情,令得利益安樂事故;
為令一切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
聖行(註)伏藏施等六種波羅蜜多,成熟一切有情勝行(註)一切智智(註)功德大海速圓滿故;
為轉一切剎帝利王諸暴惡行,使不墮落三惡趣故;
為令此土三寶種姓威德熾盛久住世故;
復問如來如是法義。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註】聖行:涅槃五行之一。聖者正也。菩薩戒定慧所修之行也。
【註】勝行:謂波羅蜜多之行法也。唯識論九曰:「十勝行者,即是十種波羅蜜多。」
殊勝之行為。據成唯識論卷九載,菩薩之修行分為福勝行與智勝行兩種。若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波羅蜜加以分析,就全體而言,六波羅蜜皆屬於福勝行,或智勝行;分別而言,布施波羅蜜等五者均屬福勝行,而智慧(般若)波羅蜜屬智勝行。或謂前三者為福勝行,精進與禪定通於福智二勝行,般若則為智勝行。此外,華嚴宗謂,修遊戲自在之菩薩具有十勝行;唯識宗謂,修十地之菩薩具有安住、依止等之十勝行(十波羅蜜);俱舍宗謂,欲生於梵輔天,須具有「供養如來馱都」、「供養四方僧伽」等之十勝行。

【註】一切智智:為佛智的異名。意為一切智中最殊勝者,即佛陀自證的不共極智。是盡知一切的智慧。
密宗並以之為大日如來之自然覺知的智慧。《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自性清淨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如來由本願力,成就十種佛輪。
居此佛土五濁惡世一切有情,退沒一切白淨善法,匱乏所有七聖財寶。遠離一切聰敏智者,
斷常(註)羅網之所覆蔽(註)
常好乘馭諸惡趣車,於後世苦不見怖畏。
常處遍重無明黑闇,具足十種不善業道,造五無間。

誹謗正法,毀呰賢聖,離諸善法,具諸惡法。】


【註】斷常:斷見(又作無見)與常見(又作有見)。
一、斷見:斷滅的見解。例如認為「人死後塵歸塵、土歸土,一無所有」的見解。又稱為「斷滅見」、「無見」。
二、常見:認為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變的見解。例如認為有「真我」或「造物主」永恆不變的見解。又稱為「有見」。
智度論七曰:「見有二種:一者常,二者斷。常見者見五眾(五蘊也)常心忍樂;斷見者五眾滅心忍樂。一切眾生多墮此二見中。復有二種見:有見無見。」

【註】覆蔽:被邪知邪念所障惑,不明自身所造作的過失罪業。
蔽:困也,障礙。
覆:心所名。恐名譽之欲墮,隱覆自造之罪之精神作用也。
顯揚一卷:「覆者:謂於過犯,若他諫誨,若不諫誨;祕所作惡為體。能障發露悔過為業。乃至增長覆為業。」
雜集論一卷:「覆者:於所作罪,他正舉時,癡之一分,隱藏為體;悔不安住所依為業。法爾覆藏所作罪者,心必憂悔;由此不得安隱而住。」


【我住如是雜惡土中,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
自稱我處
大仙(註)尊位,轉於佛輪,降諸天魔外道邪論,摧滅一切諸眾生類猶如金剛堅固煩惱。
隨其所樂,安置一切
有力(註)眾生,令住三乘不退轉(註)位。】


【註】大仙:通常是外道對佛之尊稱,此處為佛自稱。
又作大僊。即佛之敬稱。行道求長生之人,稱為仙;聲聞、辟支佛、菩薩等亦稱為仙。佛為仙中之極尊,故稱大仙,或稱金仙。又凡已達到一切諸波羅蜜功德善根彼岸之人,皆稱為大仙。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大仙入涅槃,佛日墜於地。」雜阿含經卷三十六:「當知大仙人,乃復出於世,安慰諸天人,開眼離塵冥,示悟諸眾生,令覺一切苦。」

【註】不退轉:功德善根,愈增進而無退失退轉也。如不退之土,不退之位等,又不退轉,言勤行修習也。如不退之念佛,不退之勤行等。
有三種的不退:
一、位不退,證到圓教的初信位,破了見惑,進入聖人的境界,便永遠不再退回到以前凡夫的地位;
二、行不退,證到圓教的十信位,破了思惑與塵沙惑,此時專門濟度一切眾生,永遠不會再退回到以前二乘的地位;
三、念不退,證到圓教的初住位,不但證悟了自己的靈性,而且得到無生法忍,此時的心便安住在這種真實智慧的念頭上,永遠不會再退失。

【註】有力:梵文pratibala: 堪能, 大勢力, 有力, 有勢力, 有大勢力, 有智力, 能, 自能。
《止觀輔行傳弘決》有力謂勇健即利智也。
《法華義疏卷五》「我身手有力」者,出所思惟事也。極智之體名為法身,即智之用稱之為手,能濟惑反本 名為有力。
《大乘起信論》:「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恆常熏習,以有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
就是在說:真如「自體相」所能發生的「熏習」,「從無始世來」,「具」有無量無邊的「無漏」功德「法」;同時,還具「備有不思議」的自然「業」用,為眾生「作境界」的可能「性」;「依此」如來藏中,具無漏法,有不思議業「二」種「義」。
「恆常」不斷的在「熏習」,如熏習而達到「有力」的階段,即「能」 夠「令」諸「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
其中的「有力」含藏熏習到了「成熟」的意味。
在地藏十輪經這裡所述的「有力」也有根緣成熟,堪能持法的意思。


【善男子!譬如有國時虛君位,其中所有一切人民,自軍他軍更相侵害,憂愁擾亂人眾不安。
有無量種鬥訟違諍、互相欺凌,諂言、妄語、
麤(註)惡、乖離(註)誣誷(註)、矯亂(註)
種種疾病,盲翳昏闇、寒熱瘧疾、溫氣疫癘、癲癇乾枯、飲食不消。
其心狂亂、諸根不具、支體缺減,乏少種種衣食資具,一切所有皆不可樂。
諸有情類歸依種種外道邪神,惡見惡心及惡意樂皆悉熾盛,迷失正道臨墮惡趣。】


【註】麤:粗。
瑜伽五十六卷:問:何義、幾種、是粗?答:不光潔、積聚、相增長義。一切一分是粗。

【註】乖離:抵觸,背離;離別,分離。出自《荀子·天論》:“父子相疑,上下乖離,寇難並至。”
乖:不合常理之行為、違背、不合、分離。

【註】誣誷:亦作"誣罔"。 欺騙。 誣陷毀謗。
【註】矯亂:
矯:詐也。瑜伽八十九卷:心懷染汙,為顯已德,假現威儀;故名為矯。
亂:錯也。亂聲也。
不死矯亂論:為印度古代外道所執六十二見之一;屬於計執過去而起之分別見解。即針對不死(一說為所事之天)之問題,自己並非如實了知卻矯亂回答他人者。此類外道共有四種,故又稱四種不死矯亂論、四不死矯亂論。即:(一)就善惡業報之問題,隨一己所理解者而答覆他人。(二)就他世有無之問題,隨問者之所見而答以如是如是。(三)就善不善法之問題,答以非善非惡。(四)取他人之見解而作為問題之答案。
種種論之四者:一、有人自不知世間有報無報,而他人來問此事,恥以不知答之,強隨自己之所解而答之也。二、有人自不知有他世無他世,而有人來問此事,若記別有無,則恐為妄語,反問於彼,而隨彼之所見,答以如是也。三、有人不知善與非善之法,而有人來問此事,以非善非惡答之也。四、有人自愚鈍,不知他之問,他若有問,則隨他之言而答之也。世有四種之人,於他問而住於如此見解,是為種種論之四見。瑜伽論名為不死矯亂論。外道所事之天名不死,事不死天者,遇他人問不死天之事,一種人以怖己之無知故,一種人以心有諂曲故,一種人以心懷恐怖故,一種人以愚鈍故,為種種矯亂之答也。



【時彼國中有諸耆舊,聰明多智、博學平恕(註)、威嚴整肅(註),相與謀議,運諸籌策(註)
即便召集國邑人民,共所薦推取一王子。先具多種布施、調伏、寂靜、尸羅、精進、勇猛、難行苦行,一切備滿。
具諸殊勝福德之相,諸根圓滿支體無缺,身形長大相好端嚴,成就最勝美妙容色。
常為一切尊重恭敬,率土人民無不親愛。
稟性淳質常懷慈悲,博學多才備諸伎藝,
柔和忍辱(註)莊嚴其心,是大后妃所生嫡子。】


【註】平恕:平:持平不好專執。恕,忖也。忖度其義於人
【註】整肅:整齊嚴肅。
【註】籌策:籌劃計策。
【註】忍辱:安忍。梵語羼提Kṣānti,忍受諸侮辱惱害而無恚恨也,六波羅蜜之一。
法界次第下之上曰:「羼提,秦言忍辱。內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維摩經佛國品曰:「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註「肇曰:忍辱和顏,故繫以容相,而豈直形報而已。」

【註】柔和:瑜伽九十二卷:言柔和者:謂心無憤,性不惱他。
瑜伽五十七卷:云何柔和?謂性賢善,由身語意,將護於他,令無惱害。若他所有無罪喜樂,未生令生,生已隨護;有罪憂苦,若未生者,遮令不生,若已生者,方便令脫。此中忍辱,耐他違害;柔和、於他不作違損。如是名為二種差別。
集異門論二卷:柔和云何?答:身不剛性、身不強性、身不硬性、身純質性、身正直性、身潤滑性、身柔軟性、身調順性、是謂柔和。


【以諸妙香熏清淨水,調和冷暖沐浴其身。著於種種上妙香熏,眾寶莊嚴鮮淨衣服。
末尼珠寶置在髻中,金寶華鬘冠飾其首,
素練輕繒(註)束於髮際。
又以種種末尼真珠、金銀等寶共所合成
珥璫、瓔珞、環玔(註)、印等,眾妙寶飾莊嚴其身。
織成寶履下承其足,眾寶傘蓋上覆其頂。安置古昔一切天仙所護持座,趣入一切天帝同許共所護持、善巧營搆殊妙大殿,登自先王所昇尊座。】


【註】素練輕繒:
練:柔軟潔白的絲絹。
繒:絲織品的總稱。《說文解字.糸部》:「繒,帛也。」如:「文繒」、「細繒」。

【註】珥璫、瓔珞、環玔:
珥璫:耳上的飾物。也稱為「明璫」、「耳璫」。
瓔珞:音譯作吉由羅、枳由羅。又作纓絡。由珠玉或花等編綴成之飾物。可掛在頭、頸、胸或手腳等部位。印度一般王公貴人皆佩戴之。又據諸經典所載,在淨土或北俱盧洲,均可見樹上垂有瓔珞。法華經普門品:「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
環玔:玉環
玔:同“釧”。以玉金為環以貫臂也。集從王作玔非也


【紹王位已,扣擊一切天帝、龍帝、藥叉神帝、阿素洛帝、鳩畔荼帝各所護持廣大鍾鼓,其聲振響周遍國界。
剎帝利等四大種姓無量人眾,沐浴其身著淨衣服,執持種種妙寶、繒綵、傘蓋、幢幡、末尼真珠、金銀、螺貝、璧玉、珊瑚、茷琉璃等
生色可染(註)無量珍奇奉獻新王,以呈嘉瑞。
貴族淨行博學多才諸婆羅門,以無量種微妙讚頌歌詠帝德,種種善事咒願於王,以諸吉祥散灑王頂。】


【註】生色可染:金銀。
生像:又曰生色可染。梵語金銀之異名也。
生者生色。金也。以金色天生而不變也。像者似色。銀也。以其為類似於金之金屬也。
僧祇律善見律謂之生色似色。又曰可染。以其可塗染故也。即金銀之異名也。
同資持記曰:「生色即金,天生黃故。似色即銀,可塗染故。」


【先王所重宿望貴族,博學多藝、性直賢明,隨其所應,授以種種職位官僚理諸王事。
先於國境自軍他軍更相侵害今皆令息,亦令一切怨敵惡友、能為害者皆悉
殄滅(註)
損除自國一切
黑品(註),增益自國一切白品(註)
善男子!剎帝利種
灌頂大王(註),成就如是第一王輪。
由此輪故,於自國土得安樂住,能伏一切怨敵惡友,善守護身,令增壽命。】


【註】殄滅:滅盡、滅絕。
殄:
1.盡、滅絕。如:「殄滅」。《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
2.浪費、糟蹋。如:「暴殄天物」。

【註】灌頂大王:舊華嚴經卷二十七十地品:「譬如轉輪聖王大子成就王相。轉輪聖王令子在白象寶閻浮檀金座。取四大海水。上張羅幔。種種莊嚴幢幡妓樂。執金鐘香水。灌子頂上。即名爲灌頂大王。具足轉十善道故。名轉輪聖王。」
【註】黑品:不善法之謂。黑,為染污不純之意;品,指品類。不善之法,其性染污不純,故稱黑品。
又黑之意義,據大毘婆沙論卷一一四載,其除染污之外,尚有「不可意」之義。故黑品亦謂不可意之法。 
黒品自性不善。故説名白及自性善故説名白及自性善。

【註】白品:白法,清淨之善法。與「黑法(邪惡雜染之法)」相對。


 【善男子!如是雜染(註)五濁惡世索訶(註)佛土,空無佛時;
其中所有一切眾生,為自心中
隨眠(註)纏垢(註),自軍他軍惱害(註)侵逼,愁憂擾亂,愚冥不安,起無量種執著斷常。
鬥訟違諍互相輕蔑,起貪、瞋、癡、諂、誑言等,具足十種不善業道。
執著有情紛擾世界,成就種種煩惱疾病。闕正法眼,忿恨
燒惱(註)
常不思惟真實正法,棄正法味譏毀善行,乏少所受喜樂滋味。
常為種種煩惱羅網之所覆蔽;歸依
六種外道邪師(註),迷失聖道向三惡趣。】


【註】雜染:指善、惡、無記等一切有漏法。「清淨」的對稱。
《成唯識論》卷三︰「雜染法者謂苦集諦,即所能趣生及業惑;清淨法者謂滅道諦,即所能證涅槃及道。」
雜染分為三類,稱三雜染,即:
(一)煩惱雜染。又作惑雜染。即一切煩惱及隨煩惱之總名。此又分為見所斷、修所斷二種,或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三種,或根本煩惱等十種。
(二)業雜染。指從煩惱生,或助煩惱造作身語意三者之業。
(三)生雜染。又作苦雜染。依煩惱及業而受生於三界之苦。以上三類依序相當於惑、業、苦三道。或謂三雜染再加障雜染,為四雜染。

【註】索訶:現住世界之名。三千大千世界之通名。舊稱娑婆。譯曰堪忍。又云忍土。以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故。梵語謂之索訶。又曰娑訶。
【註】纏垢:煩惱現起。 Active, manifest defilements. 
佛地經論一卷:如是淨土事業圓滿,有何攝益?滅諸煩惱災橫纏垢。謂於此中、遠離一切煩惱纏垢,及諸災橫。即諸煩惱、名為纏垢。如是即名諸災橫因。煩惱纏垢、此中無故;所作災橫、此中亦無。又煩惱者、謂一百二十八根本煩惱。
纏者、即是無慚愧等。垢者、即是諂誑憍等。災橫、即是彼所發業、及所得果。

若所知障,或諸隨眠,名為煩惱。即彼現起,說名纏垢。本惑名纏。隨惑名垢。
所知障等名為災橫。此中何法名為攝益?即離煩惱災橫纏垢,名為攝益。如世封主,雖不攝受;但不為災,封戶亦言主攝益我。此亦如是。又現證得解脫煩惱災橫纏垢殊勝福智,故名攝益。

【註】隨眠:
於小乘有部之宗義,為煩惱之異名。於大乘唯識之宗義,為煩惱障所知障種子之名。有部之義,貪瞋等之煩惱,隨逐有情而不離,故曰隨,煩惱之狀體,幽微而難了知,猶如睡眠之狀體,故曰眠。
又有情隨逐而增昏滯,如睡眠,故曰隨眠。
俱舍論光記十九曰:「隨逐有情名隨,行相微細名眠,如人睡眠,行相難了。」唯識論九曰:「隨逐有情,眠伏藏識,或隨增過,故名隨眠,即是所知煩惱性種。」

【註】惱害:當親人、健康、財富...等失損時,生起煩憂不如理的分別心,因而產生苦惱。
瑜伽八十六卷:惱害者:謂於親財等匱乏中,因自邪計所生諸苦,修厭背想。

【註】六種外道邪師:又作外道六師。古印度佛陀時代,中印度勢力較大之六種外道。
 (一)珊闍耶毘羅胝子,懷疑論者。不承認認知有普遍之正確性,而主張不可知論,且認為道不須修,經八萬劫自然而得。
(二)阿耆多翅舍欽婆羅,唯物論、快樂論者。否認因果論,乃路伽耶派之先驅。
(三)末伽梨拘舍梨,宿命論之自然論者。主張苦樂不由因緣,而惟為自然產生。係阿耆毘伽派之主導者。
(四)富蘭那迦葉,無道德論者。否認善、惡之業報。
(五)迦羅鳩馱迦旃延,無因論之感覺論者。認為地、水、火、風、空、苦樂、靈魂為獨立之要素。
(六)尼乾陀若提子,耆那教之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應償之,並非今世行道所能斷者。

【註】燒惱:所欲匱乏時,引起愁憂苦惱。
燒:能令所欲常有匱乏,故名為燒。謂如非愛合會,所愛乖離,貪求利養等,是名所欲常有匱乏。
例如非愛合會的怨憎會,與不喜歡的人在一起;所愛乖離,與所親愛的人,由種種原因而分離甚至死別,及貪求財利供養等,名所欲常有匱乏。
惱:能引衰損,故名為惱。此中衰損,謂愁歎憂苦惱。隨所愛樂若變壞時,是諸有情便為種種愁歎等苦所惱亂故。
是指愁歎憂苦惱。有煩惱時,會悲戚、哀歎、憂愁、苦惱。所愛的境界如果變壞的時候,有情就為種種的悲愁哀歎等苦惱所惱亂。惱,主要是說壞苦。
瑜伽五卷:有燒惱者。謂由此樂性不眞實。如疥癩病虚妄顛倒所依處故。愁歎憂苦種種熱惱所依處故。不能斷後世大苦者。謂貪瞋等本隨二惑所依處故。聖財所生樂無怖畏。無怨對。無災横。無燒惱。

熱有三種。謂貪瞋癡。由依止貪瞋癡故。不如正理執著諸相執著隨好。由執著相及隨好故。燒惱身心。故名爲熱。不如正理妄執相好燒身心故惱有三種。謂貪瞋癡。由依止貪瞋癡故。隨彼彼處愛樂耽著。彼若變壞便増愁歎。種種憂苦熱惱所觸。故名爲惱。由於色等諸可樂事深愛著已。彼若變壞是諸有情。便爲種種愁歎等苦所惱亂故
瑜伽十四卷:復有三種邪執所生大火所起有情燒惱。一、貪愛燒惱。二、愁憂燒惱。三、顛倒燒惱。
瑜伽九八卷:不惱於他饒益轉故。又正遠離自苦行故。名無熱惱。於所受持無變悔故。名無燒惱。於諸毀犯不現行故。如法悔除己所犯故。名無悔惱。

【註】惱:
瑜伽八卷:能引衰損,故名為惱。
瑜伽八十四卷:又能令愁歎憂苦惱故;說名為惱。
顯揚一卷:惱者:謂於過犯、若他諫誨,便發麤言,心暴不忍,為體。能障善友為業。乃至增長惱為業。
成唯識論六卷:云何為惱?忿恨為先,追觸暴熱,佷戾為性。能障不惱,蛆螫為業。謂追往惡、觸現違緣,心便佷戾,多發囂暴凶鄙麤言,蛆螫他故。此亦瞋恚一分為體。離瞋,無別惱相用故。
雜集論七卷:惱有三種。謂貪瞋癡。由依止貪瞋癡故;隨彼彼處、愛樂耽著;彼若變壞,便增愁歎種種憂苦熱惱所觸。故名為惱。由於色等諸可樂事,深愛著已;彼若變壞;是諸有情、便為種種愁歎等苦所惱亂故。



【於此土中有諸菩薩摩訶薩,已於過去親近供養無量諸佛,已入諸佛功德大海,已住諸佛本所行道(註)
皆共集會來至我所,同謂我言:汝於過去已修無量布施、調伏、寂靜、尸羅、精進、勇猛,難行苦行一切備滿。
是諸微妙福慧、方便、大慈悲等共所莊嚴大功德藏,是一切定、總持、安忍、諸地功德圓滿大海。】


【註】本所行道:
本行:本來所修之行法也,又為成佛之因之根本行法也。
大寶積經三十曰:「各隨本行為其稱。」維摩經佛國品曰:「大智本行,皆悉成就。」同慧遠疏曰:「菩薩所修,能為佛因,故名本行。」


【無諂無誑,身形長大相好圓滿,忍辱柔和,端正殊妙。不復依他修菩提道,一切智海已得圓滿。
成就最勝美妙容色,能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導師,亦能安慰一切生死怖畏眾生與作親友。
大慈悲等無量功德共所莊嚴,是羯洛迦孫駄、羯諾迦牟尼、迦葉波如來等父之真子。
於此賢劫當得作佛,一切菩薩摩訶薩中最為上首。】



【以諸功德種種妙香熏奢摩他(註)毘缽舍那(註)清淨之水而自沐浴;
慚愧衣(註)清淨法界(註)為髻中珠,冠飾諸佛所行境界廣大華鬘,束以解脫殊妙素練。
又以種種一切智智、無生忍等功德珍寶而自莊嚴。
慈悲喜捨以為寶履,能覆三界
三種妙行(註)圓滿聖因以為傘蓋。
安置古昔諸佛天仙共所護持金剛定座,趣入一切聲聞獨覺恭敬護持四種念住。坐先諸佛所敷之座,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一切智位。】


【註】奢摩他:又作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禪定七名之一。譯曰止、寂靜、能滅等。攝心住於緣,離散亂也。
大乘義章十三曰:「奢摩他,此翻名止。攝心住緣。目之止。」
慧苑音義上曰:「奢摩他,此云止息,亦曰寂靜。謂正定離沈掉也。」
圓覺略疏三曰:「奢摩他,此翻云止,定異名,寂靜義也。謂於染淨等境心不妄緣故。若准涅槃經釋,即名能滅、能調、寂靜、遠離、及能清等。」

【註】毘缽舍那:譯為 觀,見,種種觀察等。觀見事理也。
起信論元曉疏下曰:「奢摩他,此云止。毘鉢舍那,此云觀。」
慧琳音義十八曰:「毘鉢舍那,唐云觀。」
涅槃經疏十二曰:「毘婆舍那,此翻為觀,亦云見。」
慧苑音義上曰:「毘鉢舍那,此云種種觀察,謂正慧決擇也。」

【註】慚愧衣:慚愧之德,能防眾惡,如衣服。
寶積經九十三曰:「須衣為得無上慚愧衣故。」
維摩經佛道品曰:「慚愧之上服。」註「肇曰:慚愧障眾惡,法身之上服。」

【註】清淨法界:佛所證得的真如境界。
佛地經論三卷:清淨法界者:謂離一切煩惱所知客塵障垢;一切有為無為等法無倒實性;一切聖法生長依因;一切如來真實自體。無始時來自性清淨。具足種種過十方界極微塵數性相功德。無生無滅。猶如虛空,遍一切法。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非有非無。離一切相、一切分別。一切名言皆不能得。唯是清淨聖智所證二空無我所顯真如為其自性。諸聖分證;諸佛圓證。如是名為清淨法界。

【註】三種妙行:身妙行、口妙行、意妙行,即善的行為、言語、意念(動機)。又譯為「三善行」。
【註】聖:正之義也。證正道,名為聖。
勝鬘寶窟下本曰:「聖者正也。以理正物名為聖。」
大乘義章十七末曰:「初地以上,息妄契真會正,名聖。」


【為令一切三寶種姓不斷絕故,轉於法輪;擊法鍾鼓,妙法音聲遍滿三界。
令諸天.龍.藥叉.羅剎.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鳩畔荼.彌荔多.畢舍遮.布怛那.羯吒布怛那.人非人等於四聖諦皆得明解。

三轉十二行相法輪(註),一切世間所有沙門、若婆羅門、諸天、魔、梵、人非人等所不能轉。
為欲利益安樂世間無量天、人,令得殊勝廣大義利,昔所未轉而今轉之。】


【註】三轉十二行相法輪:指世尊三轉四諦之法輪,每一轉各具四行相,故有十二行相。
三轉者,四諦各有示相轉「肯定四諦,說此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勸相轉「說此苦諦應知,集諦應斷,滅諦應證,道諦應修」、證相轉「說苦諦已知,集諦已斷,滅諦已證,道諦已修」。等十二行相法輪。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一佛輪。
由此輪故,如實了知此世他世、
是處非處(註)
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
降諸天魔外道邪論,轉大梵輪,成大梵行。
我應住此雜染世界五濁惡時,處大眾中
正師子吼(註),滅諸有情五無間業,廣說乃至諸不善根。
摧滅一切諸眾生類堅如金剛相續煩惱。建立一切永盡諸漏解脫妙果。
隨其所樂安置一切有力眾生,令住三乘不退轉位。】


【註】是處非處:
“非處法者,謂身口意造諸不善業而獲所樂善果報者,無有是處”;
“言是處者,謂身口意造諸善業而獲所樂勝妙果報,則有是處”。
佛說四品法門經:「佛告阿難。非處法者。謂身口意造不善業。而獲所樂善果報者。無有是處。若身口意造諸善業。而復獲於不善報者。亦無是處。
言是處者。謂身口意造諸善業。而獲所樂勝妙果報。斯有是處。若身口意造不善業。而獲所感不善果報。亦有是處。」

【註】正師子吼:
雜阿含卷十八第四九七經作:「能於眾中作師子吼」。
瑜伽四十九卷:「自顯墮在最上施設,無上大師圓滿攝故;能說彼道,對治一切餘邪道故;於道怨敵異論現前,無怯弱故;為欲勝伏一切他論,宣揚廣大無上論故;名大眾中正師子吼。」



<<02-02 經文註釋 >>
【善男子!如剎帝利(註)灌頂大王初登王位,受帝職已,觀察過去、未來、現在諸王法道,於其種種王業輪(註)中,以善觀察因果報智,隨其所應,建立一切輔臣僚佐,普及國邑愚智人民三種業輪。
由此業輪,率土眾生長夜受用,所有種種適意資具喜樂增長,能滅一切怨敵惡友。】


 (註) 剎帝利:又曰剎利。印度四姓之第二。譯言田主。王種也。
註維摩經二:「肇曰:剎利,王種也,秦言田主。」
智度論三十二曰:「剎利者,王及大臣也。」
(註)業輪:善惡之業,能載人使輪轉於六趣,故譬以車輪。


【何等名為三種業輪?
一者建立帝王業輪,謂善教習軍陣鬥戰,降他兵眾,撫育人民。
二者建立田宅業輪,謂善教習造舍營農,令得安隱,飲食充足。
三者建立財寶業輪,謂善教習工商雜藝,令得種種珍玩資財,隨意受用,增諸快樂。
善男子,剎帝利種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二王輪。
由此輪故,於自國土得安樂住,能伏一切怨敵惡友,善守護身令增壽命。】




【善男子!如是如來(註);初成佛果,得無上智,觀察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法眼(註)
以善觀察
諸業法受(註)因果報智,建立一切所化(註)有情三種業輪。
由此業輪,能令三寶種姓法眼長夜不滅,無上正法熾盛流通。
令諸有情長受種種生天涅槃安隱快樂;及令一切外道邪論不能降伏我正法眼,而能
如法(註)摧彼邪論。】

註)如是如來:如來 如是:「.......」。
(註)諸業法受: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諸業有三,法受有四。業及法受故名爲業。法受或業之法故名業法。」
瑜珈卷四九:「如是諸業品類差別復有三種。所謂身業語業意業。法受分別復有四種。」
瑜珈卷三五:「云何名為四種法受?
或有法受,現在受樂,於當來世受苦異熟。
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樂異熟。
或有法受,現在受樂,於當來世受樂異熟。
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苦異熟」
(註)法眼:五眼之一。分明觀達緣生差別之法謂之法眼。
無量壽經下曰:「法眼觀察究竟諸道。」
大經慧遠疏曰:「智能照法,故名曰法眼。」
(註)所化:
受教化者云所化,施教化者曰能化或化主,維摩經佛國品曰:「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
為「能化」之對稱。指能化(師)者所教化之對象(弟子)。
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七所舉三種世間中,以十佛等之智正覺世間為能化,而以眾生世間為所化。
此外,一般稱修行僧為能化,追隨此修行僧之信眾為所化。
(註)如法:契於理也。
無量壽經下曰:「應當信順如法修行。」維摩經方便品曰:「夫說法者,當如法說。」


【善男子!何等名為三種業輪?
一者建立修定業輪。二者建立習誦業輪。三者建立營福業輪。
善男子!云何如來修定業輪?定有十種,何等為十?
正觀察(註),諸有識身六種境界(註)我、我所執(註)以為其因,業為良田,無明覆蓋,愛為滋潤;無有自在,依他而立繫屬眾緣。
為欲斷滅業、煩惱、苦,三種流故,如是觀察】


(註)正觀察審正觀察,正念觀察。
(註)六種境界: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或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
六根為內之六入,六境為外之六入,總稱十二入,亦作十二處。
入者,涉入、趨入之義;處者,所依之義。此六根六境互相涉入而生六識,故稱入;六根六境為生六識之所依,故稱處。
(註)我、我所執:
我,謂自身;我所,為身外之事物。是為我所有,故名我所。
我執:認有我身之執念為我執,亦云人執。
我所執通常與我執的煩惱同時比較說明,相對於我執的煩惱,我所執是屬於較粗重的煩惱,是因為對自我的執著而更衍生出來對自我所擁有的種種一切產生執著。
我所包括我的財富資產、我的眷屬(父母、伴侶、子女、親友)、我的成就、我的世間智慧能力、我的名聲等。或者也有人將有情自我的五蘊當作是我或者我所,但一切的五蘊都是虛妄無實的,而一般世間人因沒有佛法的智慧,所以對五蘊貪愛執取,當作真實,視作我的所有,所以稱作我所執。
俱舍光記二曰:「我執謂我見。」
智度論三十一曰:「我是一切諸煩惱根本,先著五眾(五蘊之身),為我,然後著外物為我所。」
唯識述記一本曰:「煩惱障品類眾多,我執為根,生諸煩惱,若不執我無煩惱」


【云何業流?謂諸有情所行諸行!
若此諸行,所由無明及愛為因,能生
諸有(註),名煩惱流。
若由煩惱,識為其因,眾緣和合,
名色(註)生起。
名色為因,眾緣和合,
六處(註)生起。
六處為因,眾緣和合,觸受,後有、生、老死等次第生起,是名苦流。
如是三流,業為良田,無明為因,愛為滋潤,而得生長。】


(註)諸有:眾生之果報,有因有果,故謂之有。有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之別,故總謂之諸有。
法華經序品曰:「盡諸有結,心得自在。」大乘義章八曰:「生死果報,是有不無,故名為有。」
(註)名色:五蘊的總名,五蘊之受想行識四蘊為名,色蘊為色,因受想行識四蘊是心識的作用,只有名而無實體,所以叫做名,色蘊則是由一些極微物質所構成,有質礙的物體,所以叫做色。
在十二因緣中,人在母胎中漸漸生長,五蘊完具的時候,叫做名色支。
瑜伽九卷十三頁云:俱有依根曰色。等無間滅依根曰名。又云:又五色根,若根所依大種,若根處所,若彼能生大種,曰色。所餘曰名。
大毗婆沙論二十三卷十三頁云:云何名色?謂結生已,未起眼等四種色根,六處未滿,中間五位。謂羯刺藍、頞部曇、閉尸、鍵南、缽羅奢佉,是名色位。
(註)六處:
指「眼、耳、鼻、舌、身、意」,即「六根」,另譯為「六入處」。處是「生出」的意思,即生出六識之處,指六根緣六塵而生起六識。
十二因緣之一。在母胎內具足眼等六根而出母胎之位也。處乃十二處之處,為六根六境之通稱。根境為生識之依處,故名處。

十二因緣:
Dvādaśāiga Pratityasamutpāda,新作十二緣起,舊作十二因緣,又單名因緣觀,支佛觀。是為辟支佛之觀門。說眾生涉三世而輪迴六道之次第緣起也。
一、無明Avidyā,過去世無始之煩惱也。
二、行Saṁskāra,依過去世煩惱而作之善惡行業也。
三、識Vijñāna,依過去世之業而受現世受胎之一念也。
四、名色Nāmarūpa,在胎中心身漸發育之位也。名者心法,心法不能以體示之,但以名詮之,故謂為名。色者即眼等之身。
五、六處Saḍāyatana,六處即六根,為六根具足將出胎之位也。此中有五位,見五意條。
六、觸Sparśa,二三歲間對於事物未識別苦樂,但欲觸物之位也。
七、受Vedanā,六七歲以後漸對事物識別苦樂而感受之之位也。
八、愛Tṛṣṇā,十四五歲以後,生種種強盛愛欲之位也。
九、取Upādāna,成人已後愛欲愈盛馳驅諸境取求所欲之位也。
十、有Bhava,依愛取之煩惱,作種種之業,定當來之果之位也。有者業也,業能有當來之果,故名為有,
十一、生Jāti,即依現在之業於未來受生之位也。
十二、老死Jarāmaraṇa,於來世老死之位也。
其中無明與行二者,即惑業之二,屬過去世之因,識名色六處觸受五者屬緣於過去惑業之因而受之現在果,是過現一重之因果也。又愛取二者為現在之惑,有則為現在之業也,緣於此惑業現在之因而感未來之生與老死之果,是現未一重之因果也。此為三世兩重之因果。依此兩重之因果,而知輪迴之無極。蓋既見現在之惑(愛取)、業(有),由現在之苦果(識乃至受)而生,則知過去之惑(無明)、業行亦從過去之苦果而生,既見現在之苦果(識乃至受)生現在之業(有),則亦知未來之苦果(生老死),生未來之業。上溯之,則過去之惑業,更從過去之苦果而來,下趁之則未來之苦果更生未來之惑業,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此為無始無終之生死輪迴。辟支佛觀之,一以厭生死,一以知無常實之我體,遂斷惑業而證涅槃也。其中分別因與緣,則行與有之二支是因,無明與愛取之三支是緣。餘七支總是果,但果為還起惑業因緣之緣。故攝之於緣中,不別存果名,是曰因緣觀。 


【為欲枯涸,業為良田,無明為因,愛為滋潤三種流故,於五取蘊(註),觀為無常,及苦、無我(註),愚鈍無動;
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夢所見,空無所有;無相,無願,無所造作,
無生無起(註)無出(註)無像,寂靜遠離(註),無所出生。
於五取蘊如是觀察,能
順(註)空忍,順無相忍,順無願忍(註)。】

(註)五取蘊:取為煩惱之異名,由煩惱而生蘊,由五蘊而生煩惱,故曰取蘊。
五取蘊:五受陰。指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
大毘婆沙論卷七十五釋之,謂若色有漏有取,彼色在過去、未來與現在,或起欲,或起貪、瞋、癡、怖,或復隨起一心所隨煩惱,稱為色取蘊。其餘受、想、行、識等亦如是廣分別。論中並分別蘊與取蘊之差異,謂蘊通有漏、無漏,取蘊則唯通有漏。
又就取蘊之名義而論,俱舍論卷一謂一切煩惱總稱為取,蘊從取生,或蘊屬取,或蘊生取,故稱取蘊。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一則特以諸蘊中所有之欲貪稱為取,以取合故,稱為取蘊。
(註)無常,苦、無我:雜阿含九經:「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
無常是苦,苦的來去,非我所能掌控!

(註)空無願無相:三解脫門。謂通往解脫之道的三種法門,即空、無相、無願,此三者又稱為三三昧:
(1)空門︰謂觀無我、我所,一切諸行不真實、不常、恒空。
(2)無相門︰又作無想。謂觀因空故,不起著於相。
(3)無願門︰又作無作或無欲。謂觀無相故,於未來死生相續,無所愛染願求。
將三解脫門作為實踐原理,是大小乘佛典所共通的。空、無相、無願三者,雖然又可稱為三三昧,但是三三昧是有漏、無漏共通的,而三解脫門則唯通無漏。
故《俱舍論》卷二十八︰「此三各二種,謂淨及無漏。世出世間等持別故。世間攝者通十一地,出世攝者唯通九地,於中無漏者名三解脫門。能與涅槃為入門故。」

(註)無生無起:無起:無生之異名。無生法忍一名無記法忍。無因生果名為無起,又作無生。
無量壽經下曰:「無作無記,觀法如化。」同慧遠疏下曰:「無因可生,云無起。故維摩云:雖行無記而起善行,故知無起約因以說。」
(註)無出:大毗婆沙論十六卷:無出者:無士用果。復次出者:謂得。彼於佛法,無所得故;說名無出。

(註)順:順者,不違空義
(註)空忍、無相忍、無願忍。忍:確知之義。
觀三界因果,得空忍、無相忍、無願忍;
空忍:觀三界苦果,無有實體,即得空忍;生死苦諦,於體用,於相境,意識相應,於性質的變化現象,本來空寂故。
無相忍:觀三界因果之法皆空,即得無相忍;因果之相,作受流轉,不作清淨,於相本不有故。
無願忍:觀三界苦因,苦空無常,即得無願忍;煩惱集諦,分別造作而成,其實於苦之性,本來清淨故。
觀三界因果,得空忍、無相忍、無願忍;

(註)遠離:謂超越修行佛道之障礙。無為法之本體為空,乃脫離有為法之事相者,故有時亦稱無為法為遠離。
修行佛道者,首要之務在遠離身、心之罪惡而使其清淨,此稱身遠離、心遠離。


【為欲隨順觀(註)五取蘊,復方便(註)修入出息觀,即是修習持來去念(註)
云何由念如實觀察入息出息?謂正觀察數故、隨故、止故、觀故、轉故、淨故。
應知此中,
數能造作二種事業:一能為
依(註),伏諸尋伺(註)。二能取(註)於入出息相。
隨能造作二種事業:一
依出離(註)捨諸尋伺,二能善取入出息相。
止能造作二種事業:一能示現入出息滅,二能安住勝三摩地。
觀能造作二種事業:一能示現入出息盡,二能安住心及心法。
別異(註)觀察。
轉能造作二種事業:一能方便捨諸取蘊,二能方便趣入聖地。
淨能造作二種事業:一能捨結,二能
淨見(註)。】


(註)隨順觀:隨觀:Anu-passanā,anu-有「隨順」、「再次地」、「漸次地」、「從各角度、各層次、各面向」
passanā「觀」,
隨著事件的發生作觀想或連續察看,或深切地觀察、仔細地觀察。
依著佛法修「觀」。「觀」是洞察,依據佛法而觀察事物的本質,能成就智慧。
隨順:信他之教,從他之意也。文句二曰:「供養諸佛者,祇是隨順佛語。」

(註)方便:方是方術,便謂穩便,便之法名方便。
法華玄贊三曰:施為可則曰方,善逗機宜曰便。
(註)念:專注繫念。
(註)依:依止。
(註)尋伺:尋與伺二心所的併稱。「尋」者,舊譯「覺」,為粗略推求諸法名義的思惟作用,通於定、散及無漏。「伺」者,舊譯「觀」,乃細心伺察諸法名義的思惟作用,不遍於一切心,不起於一切時,其性雖遲鈍,但深入推度名身等,與「尋」同有等起語言之作用。二者皆攝於俱舍七十五法的不定地法、唯識百法的四不定。
(註)取:得到;把握。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把握」。
(註)依出離:
集論三卷五頁云:云何依出離?幾是依出離?為何義故,觀依出離耶?謂依耽嗜相違,是依出離義。乃至無染有爾所量,出離亦爾。為捨執著離耽嗜我故,觀察出離。
瑜伽一百卷:內門自體愛染隨故;名有愛味。與此相違,名無愛味。
外門境界、愛著隨故;名依躭嗜。與此相違,名依出離。
瑜伽八十八卷:於自諸欲,深生貪愛;名為躭嗜。
(註)別異:辨別不同,明其差別。
(註)淨見:清淨知見。
淨見指的是諸佛菩薩在入根本慧定的後得能照見一切清淨的現象。


【如是六種方便,修習入出息觀,便能隨順觀五取蘊,所以者何?】
如是入息出息
自性(註),名色取蘊。
如是入息出息
領納(註),名受取蘊。
如是入息出息
取相(註),名想取蘊。
如是入息出息
造作(註),名行取蘊。
如是入息出息
了別(註),名識取蘊。】


(註)自性:諸法各自有不變不改之性,是名自性。教行信證信卷曰:「近世宗師,沈自性唯心,貶淨土真證。」
(註)領納:謂身心領受納得,感受快感、不快感。成唯識論卷三:「受,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
(註)取相:取執事理之相之妄惑也。
瑜伽二十三卷:言取相者,謂於眼識所行色中,由眼識故;取所行相。是名於眼所識色中執取其相。又云:言取相者,謂色境界,在可見處,能生作意,正現在前,眼見眾色。如是名為執取其相。
作意:相應於一切之心而起者,具使心驚覺而趣所緣之境之作用。
(註)造作:行為。
瑜伽八十三卷:言造作者:謂依後際所希望故。
(註)了別:心識區別。
 To know, perceive, cognize, discern; to distinguish (discriminate) objects (vijñāna). (2) To make known, to show, express, manifest (Skt. vijñapti; Tib. rnam par rig ba). (3) To see, be aware of (dṛṣṭi)


【如是所說五種取蘊,各各別異,互不相似,新新(註)非故,無住無積,不可言說。
如是觀察五種取蘊,能除
三行(註)
若能如是究竟
隨觀(註)三種行盡,便能於此諸有識身六種境界,究竟隨觀,我我所執,業無明愛,因田覆潤,一切皆盡。
如是修習
四種念住(註)皆得圓滿,乃至修習八支聖道(註)皆得圓滿。如是乃至修習十八不共佛法(註)皆得圓滿。如是乃至修一切種無生法忍、首楞伽摩三摩地等皆得圓滿。】

(註)新新:新之又新;不斷變新。
(註)三行:集異門論三卷:三行者:謂身行、語行、意行。
身行云何?答:身亦名身行,身業亦名身行,入息出息亦名身行。於此義中,意說入息出息身行。所以者何?入息者:呼吸外風,令入身內。出息者:引發內風,令出身外。由此勢力,令身動轉,通暢安隱。故入出息,說為身行。
語行云何?答:語亦名語行,語業亦名語行,尋伺亦名語行。於此義中,意說尋伺語行。所以者何?要尋伺已,能發語言;非無尋伺。是故尋伺,說為語行。
意行云何?答:意亦名意行,意業亦名意行,想思亦名意行。於此義中,意說想思意行。所以者何?以想及思,是心所法,依止於心,繫屬於心,依心而轉,扶助於心。是故想思,說為意行。
(註)隨觀:Anu-passanā,anu-有「隨順」、「再次地」、「漸次地」、「從各角度、各層次、各面向」
passanā「觀」,
隨著事件的發生作觀想或連續察看,或深切地觀察、仔細地觀察。
(註)四念住:四念處。念即能觀之觀,處即所觀之境。早期的佛教的修行方法,四念處的要義為如實觀,即「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
後期佛教,四念處為「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註)八支聖道:
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1)正見、(2)正志、(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精進、(7)正念、(8)正定。又譯為「八聖道」、「八正道」、「八道支」。
(註)十八不共佛法:不共通於聲聞、緣覺,唯佛與菩薩特有之十八種功德法。
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於一切眾生平等而無異想也;五無不定心,行住坐臥不離禪定也;六無不知已捨,佛照了一切法捨離之,而不執著也;七欲無減,欲度諸眾生而心無厭足也;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智見無減;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佛以清淨之勝相隨智慧而行,利益一切眾生也;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也。


【如是修習持來去念,入(註)諸靜慮,名住正法勝義(註)有情;
名為真實修習靜慮;名為真實供養三世諸佛世尊;名一切佛
心中之子,從佛口生、是法所成、是法所化(註)
或有菩薩如是修習漸漸退轉,乃至漏盡,成阿羅漢具六神通;
或有菩薩如是修習漸漸增長,功德圓滿成大菩薩,乃至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種智修習圓滿,此人不久當得無上正等菩提。
善男子!我以如是諸業法受因果報智,觀察三世諸佛法眼,安立有情,於此十種修定業輪令其修習。善男子!是名如來修定業輪。】


(註)入:悟真理謂為入。大乘義章一曰:「證會名之為入。」
新譯為處。即根境相涉入而生識稱為入;如十二入,新譯作十二處。

(註)勝義:最勝之義。又名第一義或真實。乃「世俗」之對稱。即最勝真實而非施設安立之義。
即是涅槃是最勝真實之法,故稱之為勝義。
《俱舍論》卷十三︰「勝義善者,謂真解脫。以涅槃中最極安隱,眾苦永寂,猶如無病。」
《順正理論》卷三十六:「勝謂最尊無與等者,義謂別有真實體性。此顯涅槃無等實有,故名勝義。如是勝義安隱名善。如是涅槃是善常故,於一切法其體最尊。是故獨標為勝義善。」

(註)
從佛心生: 佛心清淨,佛子諸行清淨,相應佛心。
               然覺第一義諦之人中最上最勝故云天中天。是即心王大日如來也。所謂三寶中佛寶也。從正覺心者即佛也。菩薩從佛心生故。云從正覺心所生子也。即僧寶也。
從佛口生:眾生聞佛口輪不思議的說法,遂生慧命。
從法化生:佛子法身慧命從佛法化現而生,得佛法後,轉化煩惱成菩提,轉化凡夫心、二乘心而成為大乘菩薩心,乃至究竟的佛心,這都叫作從法化生。。
               以聞、思、修三慧了解起行,伏斷一切無明,開顯一切功德,證入真如,而生於如來之家。


【善男子!云何如來習誦業輪?
謂諸苾芻,或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或復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善根微薄,依
世俗諦(註),根機未熟。】
我當安置如是有情,令其
習(註)誦(註)初夜後夜(註)精勤無怠。

(註)世俗諦:俗諦,又作世俗諦、世諦,即世間之真理。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謂,世俗之事乃覆蔽世間之真理者,故俗諦又譯作覆俗諦、覆諦。
真諦與俗諦。並稱真俗二諦。諦,謂真實不虛之理。真諦,又作勝義諦、第一義諦,即出世間之真理。

(註)習:習慣於、熟練於。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具足因由」。通曉。
(註)誦:背誦。止觀四之一曰:「誦者背文闇持也。」
(註)初夜後夜:古印度有兩種計時系統,一種是一天八時,一種是一天六時.
夜四時為初夜、中夜、中夜後、後夜。或夜三時為初夜、中夜、後夜。


【若諸有情求無上智,我當安置純淨大乘,令其自讀,或教他讀。令其自誦,或教他誦。令其自說,或教他說。
於大乘中,令其自
習(註)或教他習,為令自身及他身中大煩惱眾(註)皆除滅故,為令證得無上智(註)故,為除一切有情苦故,為令趣入無畏城故。
若諸有情求緣覺乘,我當安置諸
緣起法(註),令其習誦。
若諸有情求聲聞乘,我當安置百千文
頌(註)四阿笈摩(註),百千文頌毘奈耶藏(註),百千文頌阿毘達磨(註)毘婆沙(註),令其習誦。
善男子!是名如來習誦業輪。】


(註)習:
習慣於、熟練於。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具足因由」。
熟悉,通曉。《戰國策.秦策五》:「嘗無師傅所教學,不習於誦。」《管子.正世》:「明於治亂之道,習於人事之終始者也。」

(註)大煩惱眾:
一,根本煩惱,貪瞋痴慢疑惡見之六大煩惱,為一切諸煩惱生起之本,故名為根本煩惱。
二,隨煩惱,忿恨覆等二十之煩惱,以前之根本煩惱為體,或為由此流出者,故名為隨煩惱。是唯識之法相也。

煩惱眾:集論五卷:何等眾故?謂二眾煩惱。一、見所斷眾。二、修所斷眾。
見所斷眾、復有四種。一、見苦所斷眾。二、見集所斷眾。三、見滅所斷眾,四、見道所斷眾。
欲界見苦所斷、具十煩惱。如見苦所斷、見集滅道所斷、亦爾。
色界見苦等四種所斷、各九煩惱。除瞋。如色界,無色界、亦爾。如是見所斷煩惱眾、總有一百一十二煩惱。
欲界修所斷,有六煩惱。謂俱生薩迦耶見、邊執見、及貪、瞋、慢、無明。
色界修所斷、有五煩惱。除瞋。如色界,無色界、亦爾。如是修所斷煩惱眾、總有十六煩惱。

(註)無上智:大智度論卷第四十四:「天竺語法衆字和合成語。衆語和合成句。如菩爲一字提爲一字。是二不合則無語。若和合名爲菩提。秦言無上智慧。
薩埵或名衆生。或是大心。爲無上智慧故出大心,名爲菩提薩埵。願欲令衆生行無上道。是名菩提薩埵。」

(註)緣起法:十二因緣。
一切有為法都是因各種因緣和合而成,此理即為緣起。除十二緣起外,還有九緣起和十緣起等說法。品類足論六卷九頁云:緣起法云何?謂有為法。
(註)頌:
西域記三曰:「舊曰偈,梵文略也。或曰偈陀,梵音訛也。今從正音,宜云伽陀。伽陀唐言頌,頌三十二言也。」
(註)四阿笈摩:四阿含之新稱。
(註)毘奈耶藏:律藏。經、律、論三藏之一。舊作毘尼藏,譯曰滅。滅三業過非之義。別名優婆羅叉,譯曰律,毘奈耶之教能詮律,故別名謂之律。
(註)阿毘達磨:舊云阿毘曇。此云對法即論藏。
十二部經中有曰優婆提舍者,譯曰論議經。是佛自問答決擇法相者。佛弟子及滅後諸菩薩等准之而聚集解釋經義,論辨法相者,名為阿毘達磨藏,三藏之第三。
(註)毘婆沙:又作鼻婆沙,鞞婆沙,毘頗沙。譯曰廣說,勝說,異說。
俱舍光記一曰:「毘者名為廣,或名為勝,或名為異,婆沙名說。」


【善男子!云何如來營福業輪?
謂諸有情,根機愚鈍,未種善根,智慧微劣,懈怠
失念(註),染著種種受用資具,遠離善友。
我當安置如是有情使營福業,謂令
修作(註)佛法僧事,及親教師軌範師事。
善男子!是名如來營福業輪。】


(註)失念:失去專注力;混亂心的;念已忘失的。同義複詞「失念不定」。
(註)修作:修習、承辦,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二佛輪。
由此輪故,以其無上
三世業智(註),如實了知一切有情,諸業法受因及果報,隨其所應,立三業輪。成熟一切所化有情。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
摧諸天魔外道邪論,轉大梵輪,成大梵行,如實了知眾生因報。】


(註)三世業智:知三世業智力。
又稱:業異熟智力,又作知業報智力、知三世業智力、業報集智力、業力。謂如來於一切眾生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業緣果報生處,皆悉遍知。



<< 02-03 經文註釋 >>
【善男子!如剎帝利灌頂大王,成善巧智(註),觀察一切沙門、婆羅門、剎帝利、茷舍、戍達羅等,種種功德、多聞、勇健、工巧、伎藝。
若諸眾生富有功德,成巧便智,精進勇猛、堅固不退,種種福德而自莊嚴。
此剎帝利灌頂大王隨彼所應,給施珍寶、財穀、田宅、奴婢、僕使。】


(註)善巧智:方便智,達於方便法之智也。亦指行善巧方便之智。
大乘義章十九曰:「知一乘真實之法,名為實智。了知三乘權化之法,名方便智。」
善良巧妙之方便也。
佛地論七曰:「稱順機宜,故名善巧。」文句二曰:「顯善權曲折,明觀行精微。」
文句私記三末曰:「舊譯以方便並為善權,若唐三藏翻為善巧。」


【於自國土,若諸眾生德藝輕微,功業尠(鮮)薄。此剎帝利灌頂大王隨彼所應微加賑恤。
於自國土,若諸眾生功德薄劣,少於精進,懈怠懶惰,忘失正念,無慈悲心,不知恩報,於後世苦不見怖畏,
沒居家泥(註),積諸惡行。
此剎帝利灌頂大王隨彼所應種種讁罰,或以言教苦切呵責,或奪種種珍寶資財,或奪受用如意產業,或罰鞭杖,或禁牢獄,或斷支節,或斬身首,如是無量隨應讁罰。
善男子!剎帝利種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三王輪;
由此輪故,令自國土增長安樂,能伏一切怨敵惡友,善守護身,令增壽命。】


(註)沒居家泥:沉淪世俗愛欲泥沼。泥:阻滯
居家:又作住家、在家人。為「出家」之對稱。即指成家立業,過著家庭生活,而自營生計者。
家有二種,一為世俗之家,一為三界牢獄之家。出世俗之家易,出三界牢獄(五欲六塵)之家難。
身出家指出世俗之家,心出家則指出三界牢獄之家。在家而歸依佛教,受持三歸五戒者,亦成為佛教教團(廣義之僧伽)之一員,男眾稱為優婆塞,女眾稱為優婆夷。


【善男子!如是如來,成就善巧知根機(註)智。
若諸弟子,遠離福慧,巧方便智,及以布施、調伏、寂靜,
失念,心亂(註)
來至我所歸依於我,而我善知彼根、
意樂,隨眠(註)勝解(註)
隨其所應,為說治罰毘奈耶法。
若諸眾生其性佷戾,於諸
學處(註)不能奉持,為令久住我之聖教,多有所作:
或為制立
憶念治罰(註);或以言教恐怖呵責;或暫驅擯;或令折伏歸誠禮拜;或不與語不共同利(註);或如草布(註);或復滅擯(註)。】


(註)根機:人之性譬諸木而曰根。根之發動處曰機。修行之興廢,教法之進止,一由此根機之如何?
最勝王經七曰:「隨彼根機令習定。」寄歸傳二曰:「巧應根機,善誘人天。」

(註)失念:失去正念;失去專注力。
大乘百法中隨煩惱二十之一。使心散亂,於所緣之境不能明記之心所也。
唯識六曰:「失念,於所緣境不能明記為性,能障正念散亂所依為業。」
(註)心亂:心思迷亂
界身足論上:「心亂云何?謂心散性,心亂性,心異念性,心迷亂性,心不一境性,不住一境性,是名心亂。」

(註)意樂隨眠:
意樂:意譯為阿世耶、阿奢也。此字含有休息處、住處、意思、意向等意味,故意譯意樂、意欲、志願。
凡心裡所欲之作為,皆稱為意樂。
隨眠:煩惱的一種。,限定在為現行的煩惱,潛伏在內心深處如影「隨」形,幽微難知如「眠」,故稱為「隨眠」。
它是心的內在習性,潛伏於意識流中,一旦有外境的刺激,例如:踫到可意者,則貪隨眠即生起,踫到不可意者,瞋隨眠即生起。
(註)勝解:又作信解。心所之名。殊勝之了解之義。即於所緣之境起印可之精神作用(即作出確定之判斷)為俱舍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唯識百法中五別境之一。。
瑜伽十一卷:勝解者:由於是處,不染污轉。於諸煩惱,得離繫故。以於厭等棄背行中,正流轉時,心無罣礙。又復於捨,無有功用。
《十地經》卷一云︰「若有有情,善積善根,善集資糧。(中略)隨順廣大增上意樂,具妙勝解,悲愍現前,為求佛智。」

(註)學處:意謂所學之處。一般指戒律。即比丘、比丘尼學習戒律時,所遵循之戒條,如五戒、八戒、十戒等,稱為學處。
南傳佛教稱戒、定、慧三學為三學處。
另據菩薩地持經卷一所載,菩薩有七學處,即:自利、利他、真實義、力、成熟眾生、自熟佛法、無上菩提。
此外,大日經卷六受方便學處品分顯密而說所學之體,又譯之為「學句」。
瑜伽八十二卷十六頁云:學處者:謂所宣說五毀犯聚。
(註)憶念:憶念毘尼(梵 smrti-vinaya),又作憶止諍律。即諍議罪過之有無時,使餘人憶念陳述,依是決當人罪之有無;但僅限平生為善,以善知識為友者。
(註)不共同利:不予分享僧團共有之利養。
(註)草布:僧團處理紛爭的七原則(七滅諍)之一,另譯作「如草布地毘尼、如草覆地毘尼」諸比丘共諍,經年多犯諸罪而是非難判,故制此息諍。意思是「應該以一筆勾消的方式停止紛爭」。
(註)滅擯:律中科罪之名。比丘犯重罪而無悔心者,滅僧籍而擯斥之也。
行事鈔上一之四曰:「滅擯者,謂犯重已舉至僧中,白四除棄也。」同上二之二曰:「言滅擯者,謂犯重比丘,心無慚愧,不敢學悔,妄入清眾,濫居僧限。當三根五德舉來,詣僧憶念示罪,令自言已舉白四法。」
釋氏要覽下曰:「彌沙塞云:梵罰此有二法:一默擯,謂一切人不與來往言話等。二滅擯(滅即滅名也)。」
(註)七羯磨,治罰比丘之七種作法:一訶責,二擯出,三依止,四不至白家,五不見舉,六不懺舉,七惡見不捨舉。
一、訶責:厲聲叱責。
二、擯出:又作滅擯、驅擯、擯罰、驅出、驅遣、擯治驅遣、擯。此係對犯戒比丘、沙彌等出家眾處罰方法之一,即將其自教團逐放,不許其與僧眾共同起居。此相當於削除僧籍,故又稱擯籍。
三、依止:若比丘癡無所知多犯衆罪。共白衣雜住。而相親附。不順佛法。佛言。聽僧爲作依止白四。謂遣依止有徳人住。不得稱方國土等作。
四、遮止不至白衣家:比丘有十法。僧應與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惡説罵白衣家方便令白衣家損減。作無利。作無住處。鬥亂白衣。於白衣前謗佛法僧。在白衣前作下賤罵如法許白衣而不實此作及差使送懺懺解等。
五不見舉,六不懺舉,七惡見不捨舉:
三舉:指比丘違犯不見、不懺悔、惡見不捨等三罪,犯此三罪者,則宜行羯磨法,以舉其罪,棄彼等於眾人之外,稱為三舉。即:
(一)不見舉,對犯罪後雖經他人忠告,仍不自認有罪者。
(二)不懺舉,對有過而無心悔改之人。
(三)惡見不捨舉:惡邪不捨見。:對生惡見,謂己知佛所說一切法,並謂犯婬欲非障道法者。
邪心決徹,名之為見;見心違理,目之為惡。


【我以妙智,知諸有情補特伽羅根機、意樂、隨眠、勝解。
如應讁罰,為令皆破廣大積聚、
無義(註)黑闇(註),枯竭煩惱諸瀑流故、令
得生天涅槃樂故,
為行惡道補特伽羅得調伏故,隨其所應,說治罰法,
觀察
黑說大說(註)差別;隨其所應,授與治罰行惡道法。
我以妙智知諸有情,具足成就增上信敬純淨意樂。
隨其所應,為說種種善品差別令其修學,乃至令彼一切善根皆得圓滿,入無畏城。】


(註)無義:瑜伽八十四卷:能引苦故;說名無義。
(註)黑闇:瑜伽八十四卷:黑闇者:於其實事,不正了知。
(註)黑說大說: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二二:“謂若佛及弟子所説惡法名為黑説,所説善法名為大説。又四果人及獨覺菩薩等説名為黑説,若佛所説名為大説也。”
唐‧窺基《瑜伽師地論略纂》:「能善了知黑說大說」者:外道邪說及諸惡說名「黑說」;內道正說及諸善說名「大說」。黑說即此處所說默說。
《瑜伽師地論》卷十六:“三者能善了,知黑説大説。”
披尋記:能善了知默說大說者:不了義說,是名默說。為大乘說,是名大說。由於此二善了知故,於真實義無物無法能傾能動。
 唐‧遁倫《瑜伽論記》卷5下:「能善了知默說=黑說、大說」者:神泰法師說:無所稟承所發言說名為「默說」;有稟承如從佛菩薩處聞說者名為「大說」。窺基法師說:外道邪說及諸惡說名「默說」;內道正說及諸善說名「大說」。又卷19:「言黑說、大說者:即是惡說、善說。」卷36:「言黑說、大說者:謬言我從諸天聖弟子及大德等邊聞法故說名黑說;若實從聖弟子等邊聞法而說者清淨故名白說,白說故名大說。」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三佛輪,
由此輪故,知諸有情補特伽羅種種根機、意樂、隨眠,及與勝解、
諸業法受(註)
隨其所應,利益安樂,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
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於佛輪,摧諸天魔外道邪論,處大眾中正師子吼。】


(註)諸業法受: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諸業有三,法受有四。業及法受故名爲業。法受或業之法故名業法。」
瑜珈卷四九:「如是諸業品類差別復有三種。所謂身業語業意業。法受分別復有四種。」
瑜珈卷三五:「云何名為四種法受?
或有法受,現在受樂,於當來世受苦異熟。
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樂異熟。
或有法受,現在受樂,於當來世受樂異熟。
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苦異熟」


<<02-04 經文註釋>> 
【善男子!如剎帝利灌頂大王,知自國土有無量有情補特伽羅,歸依種種邪神外道,起於邪信及起邪見,學邪禁戒,執著修治邪吉凶相,具受種種無利益苦。
大王知已,數數召集,以其先王治國正法,
開悟(註)示現(註),教習誡勅(註),令其捨除倒信倒見,修學先王正直舊法。
令自國土一切有情,一趣一歸一意一欲,一切和合同依先王正法而轉,聽受詔命隨順奉行,率土和同作所應作。】


(註)示現:瑜伽八十一卷:「示現者:謂為令受學白品行故;示現四種真實道理。」
一觀待道理,又云相待道理。觀者觀對,待者待籍,如對長而籍長成短,對短而籍短得長,又如苦為所對而感樂,樂為所籍而感苦,總名觀待道理。十因中有觀待因是也。
二作用道理,又云因果道理。若因,若緣,能成辨果,或又生而已作種種之業用,是名作用道理。
三證成道理,又云成就道理。依現量比量聖教量而證成真正之理,名為證成道理。
四法爾道理,又云法然道理。如來出世說法,或無出世說法者,然法性常爾,不可思議,是名法爾道理。
莊嚴經論十二曰:「道理假建立有四種:一相待道理,二因果道理,三成就道理,四法然道理。」
(註)開悟:作動詞是「開導」的意思,作名詞是「解除疑惑」的意思。

(註)誡勅:規勸、告誡。
誡:警告;規勸。
勅:1.告誡;命令。「敕」的異體字。
2.吩咐。


【時剎帝利灌頂大王,常與群臣數數集會,共味嘉餚受諸快樂,嬉戲遊行,不相猜貳,咸共疇咨(註)理諸王務。
善男子!剎帝利種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四王輪。
由此輪故,令自國土增長安樂,能伏一切怨敵惡友,善守護身,令增壽命。】


  (註)疇咨: 亦作"疇諮"。 2.《書.堯典》:"帝曰:'疇諮若時登庸。'"孔傳:"疇,誰;庸,用也。誰能鹹熙庶績,順是事者,將登用之。"後以"疇諮"爲訪問﹑訪求之意。
禮記:疇 發也
楚辭: 二人爲疇 疇亦匹也 。
咨:謀, 説文:謀事曰咨 。


【善男子!如是如來,成就善巧知勝解智。
見諸世間種種邪歸、邪見、邪意樂、著邪法行、邪業行,由是因緣受無量苦。
如來見已,數數召集,於大眾前,以其過去諸佛世尊三寶,種姓因果、六種波羅蜜多、
瑜伽(註)依因、三律儀(註)等諸因果法。開悟(註)、示現(註)、 慶慰、誡勅一切眾會,令其解脫諸顛倒見,建立正見。


(註)瑜伽:相應的意思。
相應有五義,即與境相應、與行相應、與理相應、與果相應、與機相應。
梵語 yoga 意譯作相應。依調息(調呼吸)等方法,集中心念於一點,修止觀為主之觀行,而與正理相應冥合一致。於密教,盛行三密瑜伽相應之說(又作三密相應說)。行此等瑜伽觀行者,稱為瑜伽師。
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本之說,相應之義有五:(一)與境相應,謂不違一切法之自性。(二)與行相應,謂與定慧等行相應。(三)與理相應,謂安立非安立等二諦之理。(四)與果相應,謂能得無上之菩提果。(五)與機相應,謂既得圓果,利生救物,赴機應感,藥病相應。
於上記五義之中,顯教多取與理相應之義,如瑜伽唯識之瑜伽;密教多取與行相應之義,如瑜伽三密之瑜伽。
(註)三律儀:
一別解脫律儀,於欲界受戒法而發生之戒體也。
二靜慮生律儀,入色界諸定自發生之戒體也。
三道生律儀,入無漏定發生之戒體也。
前二者屬有漏,後一者屬無漏。舊作別解脫律儀,禪律儀,無漏律儀。
俱舍論十四曰:「律儀差別,略有三種:一別解脫律儀,謂欲纏戒。二靜慮生律儀,謂色纏戒。三道生律儀,謂無漏戒。」
(註)示現:瑜伽八十一卷:「示現者:謂為令受學白品行故;示現四種真實道理。」
一觀待道理,又云相待道理。觀者觀對,待者待籍,如對長而籍長成短,對短而籍短得長,又如苦為所對而感樂,樂為所籍而感苦,總名觀待道理。十因中有觀待因是也。
二作用道理,又云因果道理。若因,若緣,能成辨果,或又生而已作種種之業用,是名作用道理。
三證成道理,又云成就道理。依現量比量聖教量而證成真正之理,名為證成道理。
四法爾道理,又云法然道理。如來出世說法,或無出世說法者,然法性常爾,不可思議,是名法爾道理。
莊嚴經論十二曰:「道理假建立有四種:一相待道理,二因果道理,三成就道理,四法然道理。」
(註)開悟:作動詞是「開導」的意思,作名詞是「解除疑惑」的意思。


【安置十善正直舊道共諸有情,數數(註)同修,法隨法行(註),方便引攝因果等流(註)
為諸有情,四眾和合,同修一切殊勝善行。
便共
遊戲(註)四種念住,於三摩地、解脫智見(註)諸道品中,歡娛受樂,
為令聖教久住世故、紹三寶種不斷絕故。
便共遊戲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於其種種勝三摩地、解脫智見諸道品中,歡娛受樂。


(註)數數:1.屢次、常常。
2.急迫。《莊子.逍遙遊》:「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

(註)法隨法行: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二:「云何名爲法隨法行。謂彼旋環如理作意。審正觀察深妙義已。便生出離遠離所生五勝善法。謂信精進。及念定慧。彼於自内所生出離遠離所生五勝善法。脩習堅住。無間脩習。増上加行。如是名爲法隨法行。」
(註)等流:等,等同之義;流,流類之義。等流,即同一流類之義。俱舍論卷二十一:「無慚、慳、掉舉,是貪之等流。」即謂無慚等係由貪所流出,以無慚等皆為具有同於「貪」之法,故稱等流。
又若就時間之先後而論,對於前者而稱後者為等流果;反之,前者即稱為同類因或遍行因。又同類相續之法稱為「等流相續」。
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四列舉出色蘊之相續流轉有等流流、異熟生流、長養流等三類,其中之等流流又分為四種,即:異熟等流、長養等流、變異等流、本性等流(又稱自性等流)等

(註)遊戲:比喻純熟自在。
(註)四念住: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四念處」在早期的佛教中的修行方法,北傳漢譯的『念處經』及南傳巴利文第二十二經均有敘述。要義為如實觀察,即「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
在後期佛教,四念處為「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註)解脫智見:解脫知見。
自己知道已經獲得解脫的智慧,也就是觀照常明通達無礙的後得智。
解脫知見:另譯作「解脫見慧、解脫所見、便知解脫、解脫見慧、解脫智」,南傳作「有『[這是]解脫』之智」(vimuttamiti ñāṇaṃ ho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出現『這是已被釋放』的理解(智)」(there comes the knowledge:”It’s liberated”)
另作「解脫智見」(vimuttiñāṇadassan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釋放的理解與見解」(the knowledge and vision of liberation, AN.10.1或the knowledge and vision of deliverance, MN.32)。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四佛輪。
由此輪故,知諸有情補特伽羅種種勝解、歸趣、意樂,諸業法受。
隨其所應,利益安樂,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
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於佛輪,摧諸天魔外道邪論,處大眾中正師子吼 】


(註)諸業法受: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諸業有三,法受有四。業及法受故名爲業。法受或業之法故名業法。」
瑜珈卷四九:「
如是諸業品類差別復有三種。所謂身業語業意業。法受分別復有四種。」
瑜珈卷三五:「云何名為
四種法受
或有法受,現在受樂,於當來世受苦異熟。
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樂異熟。
或有法受,現在受樂,於當來世受樂異熟。
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苦異熟」

 


<< 02-05 經文註釋 >>
【善男子!如剎帝利灌頂大王,知自國土或他國土,有無量有情補特伽羅,於自財色耽染(註)無厭,於他財色貪求追愛。
即便安置堅固城郭、村坊、戍邏、國邑王宮,廣說乃至舍羅鸚鵡(註)、防守眾具,令無損失。
善男子!剎帝利種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五王輪,
由此輪故,令自國土增長安樂,能伏一切怨敵惡友,善守護身,令增壽命。】

(註)耽染:
耽:沉迷、嗜也玩也。
染:常曰染垢染污,不潔不淨之義。謂執著之妄念及所執之事物也。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頁云:染者:謂樂著受用故。

(註)舍羅鸚鵡:皆是能學人語的鳥類。
經義是一種小的防護措施。只怕原梵文就只是「Sāra  Śuka舍羅鸚鵡」。其他經典查無相關名相。
歷來先賢解釋:
(一) 教法,或法律的傳宣。
(二) 用舍羅鸚鵡能語鳥類,協助防護。
(三) 保護範圍小到舍羅鸚鵡等鳥類。
(四)........。


【善男子!如是如來,成就善巧知諸性智(註)
知諸惡魔及九十五眾邪外道,并餘無量眾魔外道所惑有情,於自財色耽染無厭、於他財色貪求追愛。
於我自身及我徒眾深生憎嫉。
為害我故,假設珍饌雜以毒藥;闇置火坑偽敷床座
(註)
推山石(註)、或放狂象(註)、拔劍追逐(註),散坌塵穢(註)、
謗行婬欲、毀是不男,或謂非人、或言幻化,以是諸惡而相誹毀。
於佛、法、僧亦起無量種種誹謗、罵詈、毀辱。
於我近住聲聞弟子,嫉妬因緣起諸毀謗。】


(註)性智:佛説法集經:「復次善男子。知微細智是名性智。知一切法根本。名爲界智。」
大薩遮尼乾子所説經 :「如實能知一切衆生無量種性。有漏種性。無漏種性。世間性。出世間性。常性。無常性。法界性。無差別性。又知衆生所樂習成難改之性。從性起欲。知其所樂。及知所起善性不善性。起聲聞性辟支佛性無上菩提性。皆如實知。隨宜説法。是名知性智力。」
寶雲經:「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微細智。何等爲十。
善知出要。善知出要法。善知一切法等同一相。善知一切法如幻相。善知一切法相。善知甚深十二因縁。善知諸業不可思議。善知一切法義。善知如實義。善知如實智。」

(註)近住:親近三寶宿住,受持八關齋戒或是住在寺院裡不享男女同居生活的人,男的叫做近住男,女的叫做近住女。
雜集論十卷十頁云:近住者:從初已來,為令其心於外不散;親近念住故。
(註)毒食火坑:大莊嚴論經:「尸利鞠多即還其家。施設供具。於飯食中盡著毒藥。於中門内作大深坑。滿中盛伽陀羅炭使無煙焔。又以灰土用覆其上。上又覆草。」
尸利鞠多害佛不得,號泣悔過。
(註)或推山石:
大方便佛報恩經:「提婆達多既不果願,復作是念:『如來今者坐耆闍崛山下。我今應當上山,頭頂上排山上石下,斷其命根。』作是念已,上山排石,傷佛足指。我慈悲心,怨親同等。」
(註)或放狂象:
大方便佛報恩經:「時提婆達多白阿闍世王言:「佛諸大弟子等,今皆不在。如來單獨一身。王可遣信,往請如來。若入宮城,即當以酒飲五百大惡黑象,極令奔醉。佛若受請來入城者,當放大醉象,而踏殺之。」
(註)拔劍追逐:
西域記六卷一頁云:善施長者宅側,有大窣堵波。是鴦窶利摩羅(唐言指鬘。舊曰央掘摩羅。訛也。)舍邪之處。鴦窶利摩羅者:室羅伐悉底之凶人也。作害生靈,為暴城國。殺人取指冠首為鬘。將欲害母,以充指數。世尊悲愍,方行導化。遙見世尊,竊自喜曰:我今生天必矣。先師有教,遺言在茲。害佛殺母,當生梵天。謂其母曰:老今且止,先當害彼大沙門。尋即杖劍,往逆世尊。如來於是徐行而退。凶人指鬘,疾驅不逮。世尊謂曰:何守鄙志,舍善本,激惡源。時指鬘聞誨,悟所行非。因即歸命,永入法中。精勤不怠,證羅漢果。
(註)散坌塵穢:
賢愚經:「爾時有異梵志徒眾千人。見王敬待羼提婆羅。甚懷妒忌。於其屏處坐。以塵土糞穢。而以坌之。爾時仙人。見其如是。即時立誓。我今修忍。為於群生。積行不休。後會成佛。若佛道成。先以法水。洗汝塵垢。除汝欲穢。永令清淨。」
「佛告比丘。欲知爾時羼提婆羅者。則我身是。時王迦梨及四大臣。今憍陳如等五比丘是。時千梵志塵坌我者。今郁卑羅等千比丘是。」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五佛輪。
由此輪故,以世、出世知諸性智,知諸有情補特伽羅種種無量諸性差別。
隨其所應,利益安樂,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
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於佛輪,摧諸天魔外道邪論,處大眾中正師子吼。】

(註)性:本性、本質之意,即指本來具足,不受外在影響而改變的體質。「相」、「修」之對稱。
《大智度論》卷三十一云︰「性名自有,不待因緣。若待因緣則是作法,不名為性。」同書卷三十二︰「法性者,法名涅槃,不可壞,不可戲論法。性名本分種,如黃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銀性,如是一切世間法中皆有涅槃性。」
《大乘莊嚴經論》卷一〈種性品〉「問︰若爾,云何名性﹖答︰功德度義故。度者,出生功德義。由此道理,是故名性。」此等皆謂不待其他因緣,無始法爾即有的本分因種,乃名為性。 



<< 02-06 經文註釋 >>
【善男子!如剎帝利灌頂大王,安置一切堅固城郭,村坊戍邏,國邑王宮,廣說乃至舍羅鸚鵡、防守具已。
處自宮中與諸眷屬、后妃、婇女而自圍遶,遊戲五欲種種樂具,放恣六根受諸喜樂。
善男子!剎帝利種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六王輪,
由此輪故,令自國土增長安樂,能伏一切怨敵惡友,善守護身,令增壽命。】


【善男子!如是如來,與諸菩薩摩訶薩眾及大聲聞,安置一切堅固聖教(註)防守之事。
即便
現入(註)最初靜慮,乃至現入第四靜慮;
現入無邊虛空處定,廣說乃至現入非想非非想定,如是乃至現入一切佛所行定。】


(註)聖教:聖者正也。與正理合名為聖。聖人之所說,謂為聖教。
解深密經一曰:「已善奉行如來聖教。」
宗輪論述記曰:「聖者正也,與正理合。目之為聖,又契理通神,名之為正。此所說教,名為聖教。」
瑜伽十三卷:云何聖教?謂授以歸依,制立學處,施設說聽,建立師徒,施論、戒論、生天之論,訶欲愛味,示欲過失,顯說雜染、及清淨法,教導出離、及與遠離,稱贊功德,乃至廣說無量無邊清淨品法。

(註)現入:示現證悟之相。
大日經曰:「復次秘密主,次於一身示現三種,所謂佛法僧。復次秘密主,從此成立說三種乘,廣作佛事,現般涅槃,成熟眾生。」般涅槃,譯曰入滅。佛八相成道中示現入涅槃之相也。


【入此定已,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天、龍、藥叉、羅剎、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彌荔多、畢舍遮、布怛那、羯吒布怛那等,於諸眾生常懷毒惡損害之心,無慈無悲,於後世苦不見怖畏。
而彼見我入於一切佛所行定,皆於我所生大歡喜起淨信心,於三寶中皆生最勝歡喜淨信,尊重恭敬得未曾有;於一切惡慚愧
發露(註),深心悔過誓願永斷。
由是因緣,一剎那頃,無量無數諸
煩惱障(註)、業障(註)、法障(註)皆得銷滅;無量無數福慧資糧(註)皆得成滿;背離生死,趣向涅槃,護持如來無上正法。】

(註)發露:顯露表白所犯之過失而無所隱覆。
天台四教儀:「如是五逆十惡及餘一切,隨意發露,更不覆藏,畢故不造新;若如是則外障漸除,內觀增明。」

(註)煩惱障︰又作惑障。指妨礙至菩提之道(即聖道),而使無法證得涅槃之煩惱而言。
涅槃經十一曰:「煩惱障者,貪欲瞋恚愚痴。(中略)常為欲覺恚覺害覺之所覆蓋,是名煩惱障。」
俱舍論十七曰:「煩惱有二:一者數行,謂恒起煩惱。二者猛利,謂上品煩惱。應知此中唯數行者名煩惱障。」
根本煩惱有十種;隨煩惱,又有大隨、中隨、小隨等煩惱。一切煩惱,是以薩迦耶見──我見為主的。薩迦耶見是自我見,使我們以自我為中心而營為一切,起善、作惡,將來能得人天等樂報,地獄等苦報,在生死中流轉。
煩惱障能使我們感生死果,不能得涅槃,障礙涅槃。
這種煩惱障,是二乘所共斷的,斷了煩惱障,才能了生死,得涅槃。煩惱障中,有見道所斷的煩惱、修道所斷的煩惱,古譯或稱為見、思煩惱。

(註)業障︰惡業之障礙。惡業妨正道者。
由前生所作的種種罪惡而生今生的種種障礙,如所作所為皆不如意,就是業障的緣故。
涅槃經十一曰:「業障者,五無間罪重惡之病。」
俱舍論十七曰:「一者害母,二者害父,三者害阿羅漢,四者破和合僧,五者惡心出佛身血。如是五種名為業障。」

(註)法障:因前世之因緣,無法遇善知識,故有不得聞法之障。
又,已生無障之處,又有悟道之機,以先世障法等緣故,不逢善友,不得聞正法。

(註)福慧資糧:福德資糧、智慧資糧。
資糧:資是資助,糧是糧食,如人遠行,必假糧食,資助其身。修道亦如遠行,要有善根福德正法等糧食資助其身,才能到達。
最勝王經六曰:「具足資糧,超諸聖眾。」
唯識論九曰:「為趣無上正等菩提,修習種種勝資糧故。」同述記九末曰:「菩薩,因之初位資益己身之糧,方至彼果,故名資糧。」
又,諸經論多說資糧有福德、智慧二種之別,如《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六云︰「我常擁護令彼眾生離苦得樂,能成福智二種資糧。」
《大寶積經》卷五十二︰「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善能通達二種資糧,何者是耶﹖謂福及智。舍利子,云何名為福德資糧﹖所謂布施體性福所作事、尸羅體性福所作事、諸修體性福所作事及大慈定大悲方便。(中略)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智德資糧善巧﹖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由住如是如是因緣法故,攝取於智,是故名曰智德智糧。」
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舉出修行佛道之四種資糧,即:
(一)福德資糧,謂由宿世修諸福德,於今生獲得豐饒財寶,遇善知識,離諸障礙,能勤修行。
(二)智慧資糧,謂由宿世修習智慧,而於今生聰慧明敏,解了法義。
(三)先世資糧,謂由宿世積集善根,於今生諸根完具,家財富足。
(四)現法資糧,乃今世修習之福智資糧,謂於今世有善法,故善根成熟,具戒律儀。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六佛輪。
由此輪故,如來遊戲
靜慮、解脫、等持、等至(註)無量百千微妙深定,
以淨智
隨轉(註),滅諸有情無量煩惱。
隨其所應,利益安樂,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
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於佛輪,摧諸天魔外道邪論,處大眾中正師子吼。】


(註)隨轉:法相宗之用語,
隨佛菩薩之本意而明其實義,謂之真實理門。
隨轉他之機情而為方便之說,謂之隨轉理門。
以此二門會諸乘中之相違也。
唯識樞要上本曰:「開隨轉真實理門,令知二藏三藏等不相違故。」
菩提心義一曰:「古法相師用二種門:一隨轉理門,二真實理門。」
大毗婆沙論十六卷:問:何故名隨轉?答:相隨順義,是隨轉義。相攝益義,是隨轉義,辦一事義,是隨轉義。隨心轉法,義語心言:汝所作事,我亦作之。心心所法,展轉相望,由五事故;說名隨轉。謂所依故,所緣故、行相故、果故、異熟故。心與隨心轉色,心不相應行,展轉相望,由二事故,說名隨轉。謂果故,異熟故。

(註)等引:梵三摩呬多,此云等引。此地復有四種。一者、靜慮。二者、解脫。三者、等持。四者、等至。
(註)靜慮:為梵語“禪那”之漢譯,即於一所緣境繫念寂靜、正審思慮之意。靜慮有四種,就是通常所說的四禪。
瑜伽三十三卷:言靜慮者,於一所緣,繫念寂靜,正審思慮;故名靜慮。
攝論二卷:又能消除所有散動;及能引得內心安住;故名靜慮。
(註)解脫:涅槃之別稱。以涅槃之體,離一切之繫縛故也。
唯識述記一本曰:「言解脫者,體即圓寂。由煩惱障縛諸有情恒處生死,證圓寂已能離彼縛,立解脫名。」
解脫類定,包括了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三種。
(註)等持:定之別名。梵語舊稱三昧,譯曰定,新稱三摩地,譯曰等持。謂心住於一境平等維持也。是通於定散二心也。假使在於散心而心專注於一境即三摩地。故譯為定者不可也。
唯識述記七上曰:「等持者平等持心等,但於境轉,故名為等持。故通定散。(中略)三摩地,此云等持。」
俱舍論二十八曰:「等持者為定,名異體同。故契經說心定等定,名正等持。此亦名為心一境性。」
(註)等至:定的別名。身心平等安祥叫做等,以定力才能達至此種等的境界,所以叫做等至。
梵語三摩缽底,譯為等至,是等引(指勝定地,離昏沉、掉舉等,平等能引諸功德)之果,故名等至。此通指一切有心、無心諸定位中所有定體,包括了五現見等至、八勝處、十遍處、四無色定(此三已如前說)、二無心定(無想定和滅盡定)等。
唯識述記六上曰:「在定定數勢力令身心等有安和相。至此等位名為等至。(中略)三摩鉢底,此云等至。」


<< 02-07經文註釋 >>
【善男子!如剎帝利灌頂大王,與諸群臣領四兵(註)眾,周巡觀察一切自國城邑、聚落、山川、谿澗、園苑、田澤、陂河、池沼、曠野、叢林、鎮邏等處。隨彼所在國界諸方,嶮阻多難不任營理,有疑有怖堪容外境怨敵、惡友投竄藏伏。
此剎帝利灌頂大王,隨其力能,方便安置種種修理堅固防守,令彼諸方平坦無難堪任營理,無疑無怖
遮(註)其外境怨敵惡友投竄藏伏。安撫自國一切人民,皆離眾苦,受諸快樂。
善男子!剎帝利種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七王輪。
由此輪故,令自國土增長安樂。能伏一切怨敵惡友,善守護身,令增壽命。】


(註)四兵:又作四軍、四部兵、四兵眾。為印度古代戰場上之四種軍兵。依據摩訶僧祇律卷十八所舉,即:(一)象軍,又作象兵,即每四人組成一隊,共護象足。(二)馬軍,又作馬兵,每八人組成一隊,共護馬足。(三)車軍,又作車兵,每十六人組成一隊,共護軍車。(四)步軍,又作步兵,每三十二人組成一隊,執持兵杖。
(註)遮:阻檔,障礙。


【善男子!如是如來:
以其佛眼如實了知一切有情補特伽羅,有貪、有瞋、有癡心等,如實了知是諸有情種種煩惱
病行差別(註)
如來知已,便起無量精進勇猛方便勢力,隨其所宜,授以種種修定妙藥,令諸有情精勤修學,除煩惱病。】


(註)病行差別: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病行差別復有七種。謂貪行、瞋行、癡行、慢行、尋思行、等分行、薄塵行。」
病行:謂菩薩以平等心,運無緣之大悲,示現出同於眾生之煩惱、病苦等之行,故稱病行。


【若諸有情,宜修不淨(註)除煩惱病,即便授以修不淨藥;
若諸有情,宜修
梵住(註)除煩惱病,即便授以修梵住藥;
若諸有情,宜修
緣起(註)除煩惱病,即便授以修緣起藥;
若諸有情,宜修
息念(註)除煩惱病,即便授以修息念藥;
若諸有情,宜可修於
三解脫門(註)除煩惱病,即便授以修於三種解脫門藥;
若諸有情,宜修
靜慮(註)除煩惱病,即便授以修靜慮藥;
若諸有情,宜修
無色(註)除煩惱病,即便授以修無色藥;
若諸有情,乃至宜修
首楞伽摩諸三摩地除煩惱病,即便授以首楞伽摩三摩地藥。】


(註)不淨:污穢、鄙陋、醜惡、過罪等之總稱。五停心觀中,有觀自身、他身不淨之觀法,稱為不淨觀。
(註)梵住:得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定〕者,住於梵住。
瑜伽十四卷:言梵住者:謂慈住,悲住,喜住,捨住。
瑜伽九十八卷:四無量定,名為梵柱。

(註)緣起:事物之待緣而起也。一切之有為法,皆自緣而起者。
中論疏十末曰:「緣起者體性可起,待緣而起,故名緣起。」
俱舍論九曰:「諸支因分,說名緣起,由此為緣能起果故。諸支果分,說緣已生,由此皆從緣所生故。」

(註)息念:又作「出入息念」。以心念入、出息(呼吸),對治散亂,安止行者之心,以便入定。
Ānāpāna,舊稱安般,譯曰數息觀。數出息入息鎮心之觀法名。
大乘義章十二曰:「安那般那觀,自氣息繫心數之,勿令忘失,名數息觀。」
安般守意經曰:「安名出息,般名入息。」智度論慧影疏六曰:「阿那般那者,阿那名出息,般那名入息。」

(註)三解脫門:由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而獲得解脫。
「空三昧」是觀五陰無常、本空,而入的定境。
「無相三昧」是觀色、聲、香、味、觸、法相斷,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
「無願三昧」是觀貪瞋癡相斷,沒有任何願求、造作,而入的定境。
又譯為「三三昧」。

(註)靜慮、無色:八定,色界之四禪定與無色界之四空定。
靜慮:四禪定。
第一初禪定(新譯云初靜慮次下同),得生於初禪天之禪定也,此定具尋與伺之二心所,喜與樂之二受。
第二第二禪定,得第二禪天生果之禪定也,此定無尋伺,但有喜樂之二受。
第三第三禪定,得第三禪天生果之禪定也,此定但有樂受。
第四第四禪定,得第四禪天生果之禪定也。此定離尋伺喜樂,最為寂靜。
無色定:四空定:
第一空無邊處定,可生無色界空無邊處之禪定也。此乃作空為無邊解,破一切色相之禪定,故名無邊。
第二識無邊處定,可生無色界識無邊處之禪定也。此乃作識為無邊解,破第一空無邊能觀心相之禪定,故名識無邊。
第三無所有處定,可生無色界無所有處之禪定也。此乃作所觀能觀皆為無所有解之禪定,故名無所有。
第四非想非非想處定,可生無色界有頂天即非想非非想處之禪定也,此禪定極為寂靜,心想雖有如無,故名非想非非想。

(註)首楞伽摩:首楞嚴,譯曰健相,健行,一切事竟。佛所得三昧之名也。
健相者,譬幢旗之堅固也。以比佛德堅固,諸魔不能壞。一切事竟者,佛德之究竟也。
智度論四十七曰:「首楞嚴三昧者,秦言健相。分別知諸三昧行相多少淺深,如大將知諸兵力多少。復次,菩薩得此三昧,諸煩惱魔及魔人無能壞者,譬如轉輪聖王,主兵寶將所住至處,無能壞伏。」
涅槃經二十七曰:「首楞嚴者名一切事竟。嚴者名堅,一切畢竟而得堅固,名首楞嚴。以是故言首楞嚴定,名為佛性。」
玄應音義二十三曰:「首楞伽摩,此云健行定,亦言健相,舊云首楞嚴也。」


【所以如來授諸有情如是法藥,
不令一切所化有情,為
四魔怨(註)之所繫攝。
不令一切所化有情,
背人天乘(註),向諸惡趣。
不令如來無上法眼、三寶種姓速疾壞滅。由是如來授諸有情如是法藥。


(註)四魔怨:惡魔者佛之怨敵,故云魔怨。
止觀輔行二曰:「魔為佛怨,故云魔怨。」
一,煩惱魔,貪等煩惱,能惱害身心,故名魔。
二,陰魔,又云五眾魔,新譯云蘊魔,色等五陰,能生種種之苦惱,故名魔。
三,死魔,死能斷人之命根,故名魔。
四,他化自在天子魔,新譯云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之魔王,能害人之善事,故名魔。此中第四為魔之本法,他三魔皆類從而稱魔也。

(註)背人天乘:背離人天善果報。
背:背離。瑜伽十一卷:何等為背?謂由於彼,後見過患,棄背為性。
乘:乘載之義,以名行法,乘行人使至其果地之意。
人乘,乘五戒之行法而生於人間者。二、天乘,乘十善之行法而生於天上者。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七佛輪。
由此輪故,以其無上
遍行行智(註),授諸眾生種種法藥,令勤修學除煩惱病,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
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於佛輪,摧諸天魔外道邪論,處大眾中正師子吼。】


(註)遍行行智:遍趣行智力。又作知一切至處道力。指如來如實遍知六道之有漏行及涅槃之無漏行等一切因果之智力。
妙法蓮華經玄賛:「若即如是諸趣門中隨順正行。如貪行者修不淨觀等名遍趣行。或趣一切五趣之行。或諸外道沙門婆羅門。各各異見品類諸行。或此世他世無罪趣行名遍趣行。於此正知名遍趣行智力。能於遍行諸趣之行而了知故 亦名遍行行。」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如實知一切至處道,七力也…」
玄奘大師。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謂佛十力。何等爲十。謂
處非處智力。業異熟智力。種種界智力。種種勝解智力。根勝劣智力。
遍行行智力。靜慮解脱等持等至雜染清淨智力。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漏盡智力。」



<< 02-08 經文註釋 >>
【善男子!如剎帝利灌頂大王,憶念自他本昔種姓,初生、童子、嬉戲等事。
謂憶自他於如是處,初生沐浴、懷抱乳哺、按摩支節,乃至戲笑;
或弄灰土、或與侍從種種遨遊、或習伎藝、或復修營種種事業、或遊他國夙夜
栖泊(註)、或奉事王、或理王務、或為太子、或登王位,得大自在受諸快樂,廣大名稱遍諸方維。
念是事已,安立先王所遵正法,撫育一切國土人民,守護自國不侵他境。
善男子!剎帝利種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八王輪,由此輪故,令自國土增長安樂。能伏一切怨敵惡友,善守護身,令增壽命。】


(註)栖泊:棲泊:居留;停泊;寄居。
唐 陳子昂 《古意》詩:“聞君太平世,棲泊靈臺側。”
清 譚嗣同 《仁學》二五:“心棲泊於外,流轉不停,寖至無所棲泊,執爲大苦。”
栖:爾雅:栖息.(棲息)。
泊:止。 水流停止曰泊。
楚詞曰:陵陽烏之汎濫忽翱翔之栖泊。

(註)大自在:言廣大之力用無論何事皆作得也。法華經弟子授記品曰:「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


【善男子!如是如來,處大眾會,憶念自他宿世所經無量種事。
謂憶一生、或二、或三,乃至無量百千生事,或憶成劫、或憶壞劫、或憶無量
成劫壞劫(註)
曾於過去,住如是處、如是名字、如是種姓、如是種類、如是飲食、如是領納苦受樂受、如是壽量、如是久住、如是極於壽量邊際,從彼處沒來生此間,復從此沒往生彼處。
憶念宿世如是等事無量無邊。隨諸眾生根性差別,建立正法為作饒益。】


(註)四劫:
一、成劫:有二十增減,初一增減之間,由初禪天下至地獄界次第成立,後十九增減,自光音天(新曰極光淨天)有情次第降生,最後無間地獄生有情一人,即為器世間有情世間之成立,謂之成劫。
二、住劫:二種世間安穩存住之時也。其間亦經二十劫。
三、壞劫:亦有二十增減。其中前十九增減,自初禪天至地獄之有情,各隨其業因或出於二禪以上,或移於他界,至不留一人,謂之有情世間壞。其後一增減,發大火災,蕩盡初禪以下。謂之壞劫。
四、空劫:即壞了後,虛空無一物也,故曰空劫。亦有二十增減。依之四劫合成八十增減。
增減者,於住劫所立之數量也。人壽八萬四千歲每百年減一歲,至人壽十歲為一減,又自十歲,每百年增一歲,至八萬四千歲為一增。此一增或一減,為一小劫。二十增減即二十小劫也,此為一成劫之量。餘三劫之時量,與此等。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八佛輪,
由此輪故,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
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於佛輪,摧諸天魔外道邪論,處大眾中正師子吼。】



<< 02-09 經文註釋 >>
【善男子!如剎帝利灌頂大王,隨念(註)觀察自國有情種姓、伎藝及諸事業,死此生彼因果勝劣差別不同。
知彼有情生如是家,其身勇健或復怯弱,於諸伎藝已學未學,所有事業善作惡作,富貴貧賤,端正醜陋。

如是等類乃至命終(註),或有自業(註)未盡而死、或有自業已盡而死;
或犯王法刑戮而死、或有遞相殘害而死、或因鞭杖捶楚而死、或因囹圄幽縶而死,
或因習學伎藝而死、或因戰陣傷殺而死、或因鬪諍毆擊而死;
或因財寶貪悋而死、或因色欲耽湎而死、或因忿恨結憤而死;
或因勞倦頓弊而死、或因飢渴乏絕而死;
或有過死、或無過死,或耆年死、或壯年死、或幼年死;
或作種種善業而死、或作種種惡業而死。】


(註)隨念:反復回憶;處於緊隨著記住的狀態;深切地注意。
於前觀心中了知諸法實相,雖出觀後亦得憶持不忘。
(註)如是等類乃至命終:乃至 命終等類 如是:……

(註)自業:發智論十二卷:「云何自業?答:若業已得今有異熟,及業異熟已生正受。自業是何意?答:是得自果、自等流、自異熟義。復次此業所招異熟,於自相續,現熟非餘。於自相續,養、隨養,育、隨育,護、隨護,轉、隨轉,益、隨益;故名自業。」


【知諸有情,行善行者身壞命終當往善趣。
知諸有情,行惡行者,身壞命終當往惡趣。
知是事已,復自思惟:我當正勤修身善行、修語善行、修意善行;
我當施設種種方便修行、布施、調伏、寂靜,身壞命終,當往善趣,勿墮惡趣。
此剎帝利灌頂大王,思惟是已,勇猛精進,修身語意三種善行;
常行布施,一切所有飲食衣服、象馬騎乘、臥具醫藥、房舍燈明,及餘資具、奴婢僮僕、種種珍財、頭目手足,乃至身命無所悋惜;
離(註)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麁惡語、離離間語、離雜穢語、離諸貪欲、離諸瞋恚、離諸邪見。】


(註)離:解脫束縛。
另譯為「出離;出要」,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的過程。(同義詞「調伏貪欲→斷貪欲→越貪欲」)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云何第四名離行相?謂於永斷常住性中,正觀行相。


【由是因緣,此剎帝利灌頂大王,當獲十種功德勝利。何等為十?
一者、具大名稱,二者、具大財寶,
三者、具妙色相,四者、具多眷屬,
五者、少病少惱,六者、朋友眷屬聰慧多聞,
七者、
正至正行(註)親近供養,八者、廣美聲譽流振十方,
九者、大威德天神常隨衛護,十者、身壞命終當生天上,常居善趣安樂國土。
善男子!剎帝利種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九王輪,
由此輪故,令自國土增長安樂。能伏一切怨敵、惡友,善守護身,令增壽命。】


(註)正至正行:
瑜伽八卷:已趣各別煩惱寂靜,故名正至。如預流果,永斷一切見所斷惑故得;一來果、不還果,進斷欲界所餘煩惱故得;是名已趣各別煩惱寂靜。唯聖能證,故名正至。
於諸有情遠離邪行,行無倒行,故名正行。


【善男子!如是如來,如實了知一切有情死生等事。
謂如實知。
若諸有情,成身惡行、成語惡行、成意惡行、誹謗賢聖,具足邪見;
邪見業因,身壞命終墮諸惡趣、或生地獄、或生傍生、或生餓鬼。
若諸有情成身善行、成語善行、成意善行,不謗賢聖,具足正見;
正見業因,身壞命終,昇諸善趣,或生天上、或生人中、或盡諸漏。】



【如來如是如實知已,於彼眾生起大慈悲,勇猛精進,現三神變(註),令彼眾生歸趣佛法。教誡(註)安置,成立世間、出世間信。
何等為三?一者、神通變現。二者、記說變現。三者、教誡變現。
由是三種變現威力,勸發有情,教誡安置,成立世間、出世間信,令於一切有趣死生皆得解脫。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九佛輪。
由此輪故,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
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於佛輪,摧諸天魔、外道、邪論,處大眾中正師子吼。】


(註)三種神變:
一說法神變(記說神變),如來無礙之大智,知諸眾生之善惡業因及善惡果報,應之而為說法,名為說法神變。
二教誡神變,如來對諸弟子教誡是法應作,是法不應作,是道得聲聞乘,是道得緣覺乘,是道得大乘,名為教誡神變。
三神通神變,如來為調伏憍慢之眾生,現種種之神通,名為神通神變。
見大寶積經八十六。是總以佛之三業為神變也。
瑜伽二十七卷:復有諸相圓滿教授。其事云何?謂由三種神變教授。
三神變者:一、神境神變。二、記說神變。三、教誡神變。
由神境神變,能現種種神通境界,令他於己,生極尊重。由彼於己生尊重故;於屬耳聽瑜伽作意,極生恭敬。
由記說神變,能尋求他心行差別。
由教誡神變,如根、如行、如所悟入,為說正法。於所修行,能正教誡。故三神變,能攝諸相圓滿教授。

(註)教誡:開示說法教誨弟子。又譯為「教誡示現」、「教訓示現」。
瑜伽三十八卷:云何教誡?當知教誡、略有五種。
一者、遮止有罪現行。
二者、開許無罪現行。
三者、若有於所遮止開許法中,暫行犯者;如法諫誨。
四者、若有於彼法中,數數輕慢,而毀犯者;以無染濁,無有變異,親善意樂,如法呵擯,與作憶念。
五者、若有於所遮止開許法中,能正行者;慈愛稱歎真實功德;令其歡喜。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五種教誡。所謂遮止,開許,諫誨,呵擯,慶慰。



<< 02-10經文註釋 >>
【善男子!如剎帝利灌頂大王,為除四洲無量有情種種身病,棄捨王位,以諸香湯沐浴身首,著鮮淨衣,端坐思惟,於諸眾生,其心平等,慈悲護念。
為令解脫一切病故,以其種種香花、伎樂及餘供具,供養一切大威德天神。
爾時一切天帝、龍帝乃至莫呼洛伽神帝,知是事已,各相謂言:此剎帝利灌頂大王,具諸功德,有大威神,應作輪王,統四洲渚。我等宜應共往建立,令復王位,統四洲渚,令諸眾生無病安樂。】



【時諸天帝乃至莫呼洛伽神帝,即便共往,立剎帝利灌頂大王轉輪王位,令具七寶(註),統四大洲,皆得自在。千子具足,勇健端正,能摧怨敵。
跨王大地亘窮海際,讁罰皆停刀杖不舉,咸修正法普受安樂。

善男子!剎帝利種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十王輪。
由此輪故,於四大洲爰及八萬四千小渚,安立其中諸有情類十善業道,善守護身,令增壽命,身壞命終,當生天中,受諸妙樂。】


(註)七寶:
一、總稱轉輪聖王所擁有之七種寶。即: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又稱主藏寶)與主兵臣寶(將軍)。
二、又稱七珍。指世間七種珍貴之寶玉。諸經說法不一,阿彌陀經、大智度論卷十等謂七寶即:(一)金。(二)銀。(三)琉璃,又作琉璃、毘琉璃、吠琉璃等。屬青玉類。(四)頗梨,又作頗胝迦,意譯作水精(晶)。指赤、白等之水晶。(五)車渠,又作硨磲。經常與碼瑙混同,概指大蛤或白珊瑚之類。(六)赤珠,又稱赤真珠。(七)碼瑙,深綠色之玉,但異於後世所稱之碼瑙。法華經卷四則以金、銀、琉璃、硨磲、碼瑙、真珠、玫瑰為七寶。


【善男子!如是如來,昔菩薩位,知自他身有無量種諸煩惱病,以定香水洗浴其身,及以諦法大慈大悲灌沐其首,著慚愧衣。
十方一切諸佛世尊,以諸靜慮、等持、精進、方便、智意、慈悲護念,

咸作是言:如是大士,是大福慧莊嚴寶器,堪容一切三種不護(註)、四無所畏、如來十力,及與十八不共佛法。堪得無上一切智智。】


(註)三種不護:不覆藏身、語、意三種過失。
大乘義章十九曰:「如來之三業,純淨離過,不須防護,名為三不護。諸羅漢之三業雖淨而常須防護,方能離過,如來與彼異,故立三不護。」
法華經藥草喻品曰:「知道者,開道者,說道者。」文句七曰:「知道謂意不護,開道謂身不護,說道謂口不護。」
若加上命不護(如來之生活本自清淨,不須特加防護),則稱為四不護。佛陀之此等特性,與阿羅漢不同。阿羅漢之三業雖然清淨,然仍須常加防護,方能離過。


【大慈大悲無不具足。常欣利樂一切眾生。
是求佛寶商人導首,能救有情生死眾苦,能施有情涅槃大樂。
我等一切諸佛世尊,應以誠言與其所願,令成如來,應正等覺,得無上法,為大法王。
我於爾時,依福慧力勇猛精進,於四聖諦如實知已,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善男子!如轉輪王統四大洲,皆得自在。
如是如來,於四靜慮、四無色定、四種梵住、
四無礙解(註)四聖諦觀(註)四無所畏(註)、如來十力,及與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種智(註)皆得自在。
如轉輪王具足七寶。
如是如來,成就
七種菩提分寶(註)
如轉輪王千子具足,勇健端正,能伏怨敵。
如是如來,有阿若多憍陳那為最初、蘇跋陀羅蘇剌多為最後;
諸大聲聞,
從佛心生、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註)
諸漏永盡名為勇健。具四梵住名為端正,能伏一切天魔、外道、異論、怨敵。】


(註)四無礙解:又云四無礙智,四無礙辯。是為諸菩薩說法之智辯,故約於意業而謂為解,謂為智,約於口業而謂為辯。
一法無礙,名句文能詮之教法名為法,於教法無滯,名為法無礙。
二義無礙,知教法所詮之義理而無滯,名為義無礙。
三辭無礙,又云詞無礙。於諸方言辭通達自在,名為辭無礙。
四樂說無礙,又云辯說無礙。以前三種之智為眾生樂說自在,名為樂說無礙。又契於正理起無滯之言說,名為辯無礙。無滯之言說即辯也。
智度論二十五曰:「四無礙智者:義無礙智,法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
涅槃經十七曰:「菩薩摩訶薩,能如是知得四無礙: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

(註)四聖諦觀:依苦集滅道四聖諦觀察道理。
「觀」指住於定心,以慧推求思察某一特定的理趣或事物之謂。相關的語詞有觀念、觀察、觀法、觀行、觀門等。
所謂「觀」,相對於「止」而言;指由「止」使心止於一境,再由「觀」顯現分明照見之。
此外,意指止觀均行的「優畢叉」,或意指靜慮均等的「禪那」也往往被譯作「觀」。
但是,「觀」是修道上的要行,各宗派的見解均不相同,故不必侷限於原語的意思。

(註)四無所畏:又作「四無畏」,佛具十力之智,於大眾中說法,無恐懼之相,故名無所畏。
(1)正等覺無畏︰謂佛於一切法等皆覺知,即使面對因不知諸法而施種種問難的眾生也不怖畏。此無畏又稱一切智無所畏,因佛於一切世間、出世間法盡悉知見,宣言我是一切正智之人,得安穩,得無畏,故有此稱。
(2)漏永盡無畏︰又稱漏盡無所畏,謂佛自宣言,我諸漏已盡,更不怖畏外難。
(3)說障法無畏︰謂佛說「染法必能為障」,並對因此而有的任何非難無所怖畏。此無畏又稱說障道無所畏,意指佛無畏地宣說「染法能障礙聖道」。
(4)說出道無畏︰謂佛說能出離之道,修道必能出離苦果。此無畏又稱說盡苦道無所畏,謂佛無畏地宣說能盡滅諸苦的道法。

(註)一切種智:佛智知一切種種之法,名為一切種智。
智度論二十七曰:「一切種智是佛事,聲聞辟支佛,但有總一切智,無有一切種智。」(註)七種菩提分寶:
又稱七等覺支、七遍覺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寶、七覺分、七覺意、七覺志、七覺支法、七覺意法,略稱七覺。乃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覺,意謂菩提智慧;以七種法能助菩提智慧開展,故稱覺支。七者即:
(一)  念覺支,心中明白,常念於禪定與智慧。(二)擇法覺支,依智慧能選擇真法,捨棄虛偽法。(三)精進覺支,精勵於正法而不懈。(四)喜覺支,得正法而喜悅。(五)輕安覺支,又作猗覺支,指身心輕快安穩。(六)定覺支,入禪定而心不散亂。(七)捨覺支,心無偏頗,不執著而保持平衡。
(註)
從佛心生:然覺第一義諦之人中最上最勝故云天中天。是即心王大日如來也。所謂三寶中佛寶也。
從正覺心者即佛也。菩薩從佛心生故。云從正覺心所生子也。即僧寶也。 
從佛口生:眾生聞佛口輪不思議的說法,遂生慧命。
從法化生:以聞、思、修三慧了解起行,伏斷一切無明,開顯一切功德,證入真如,而生於如來之家。
得佛法分:謂證入佛身之少分。


【如轉輪王,化及八萬四千小渚。
如是如來,於百俱胝南贍部洲、於百俱胝西瞿陀尼洲、於百俱胝東毘提訶洲、於百俱胝北俱盧洲、於百俱胝諸大溟海、於百俱胝諸妙高山、於百俱胝四大王天、於百俱胝乃至非想非非想天、於百俱胝大輪圍山、於此高廣一佛土中,
言音施化(註),皆得自在。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十佛輪。
由此輪故,如實了知自身他身,諸漏永盡,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
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於佛輪,摧諸天魔、外道邪論,處大眾中正師子吼。】


(註)言音施化:
言音:如來說法之五種方法:一言說,以言音而說法。二隨宜,隨順眾生之機根而說法。三方便,以善巧方便而導之。四法門,說妙法,開解脫之門,而使入於清淨之地。五大悲,起大悲心一念一剎那不捨眾生而說法。
施化:施教化。法華玄義一曰:「如來施化之意。」


【善男子!我成如是十種佛輪,本願力故。
居此佛土五濁惡世一切有情,損減一切白淨善法,匱乏所有七聖財寶,遠離一切聰慜智者,斷常羅網之所覆蔽;常好乘馭諸惡趣車,於後世苦不見怖畏;
常處遍重無明黑闇,具十惡業,造五無間,誹謗正法,毀呰賢聖,離諸善法,具諸惡法。
我於其中,成就如是佛十輪故,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
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於佛輪,降諸天魔外道邪論。摧滅一切諸有情類猶如金剛堅固煩惱。
隨其所樂,安立一切有力眾生,令住三乘不退轉位。】



【爾時會中一切菩薩摩訶薩眾、一切聲聞、一切天龍,廣說乃至一切羯吒布怛那眾、人非人等皆大歡喜,同唱善哉!
雨大香雨、雨大花雨、雨眾寶雨、雨大衣雨,一切大地皆悉震動。
聞說如是十種佛輪,於眾會中,有八十四百千那庾多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
復有無量菩薩摩訶薩獲得種種諸陀羅尼、三摩地
忍(註)
復有無量無數有情,初發無上正等覺心得不退轉。
復有無量無數有情逮得果證。】


(註)忍:或譯為羼提、忍辱。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云︰「心不動故應具足羼提波羅蜜。」即將心靜止於真理上不為其他惱害、侮辱所動。有二忍、三忍、四忍、五忍、六忍、十忍等之分類。
瑜伽四十二卷:云何名忍?自無憤勃,不報他怨;亦不隨眠流注恆續;故名為忍。
攝論二卷二:又能滅盡忿怒、怨讎;及能善住自他安隱;故名為忍。
十忍:
菩薩斷無明之惑,證得諸法本來寂然時,所得之十種安住心。即:(一)音聲忍,又作隨順音聲忍、隨聲忍。聞說一切真實法不怖畏,能信解受持,愛樂順入,修習安忍。(二)順忍,如實觀察諸法而無違,隨順了知,令心清淨。(三)無生法忍,略作無生忍,即觀一切法無生無滅平等寂靜。(四)如幻忍,觀一切法皆如幻,一備一切,一切成一,因緣虛集無定性。(五)如焰忍,覺悟一切世間如熱時之焰,為誑相之虛集,無有真實。(六)如夢忍,解知一切世間如夢中所見,非有非無,不壞不著。(七)如響忍,善覺究竟彼岸,知一切法皆如響,不從內出、外出、內外出,但從緣起,而亦能以種種巧便說法。(八)如電忍,又作如影忍。菩薩照見一切法,如電光照諸色像,無有分別。(九)如化忍,菩薩知一切法非有非無,如世之化法,故不取不捨。(十)如虛空忍,又作如空忍。如虛空之寂無所有、清淨體性、平等無差別、不生不滅,菩薩知一切法亦復如是。
又菩薩之心如虛空無所分別,於一切法無所不容,菩薩之身口意如虛空之廣大無邊、不生不滅。又據仁王護國般若經疏載,通教菩薩觀五陰三界及因果二諦等法,成就十忍,即:(一)戒忍,(二)知見忍,(三)定忍,(四)慧忍,(五)解脫忍,(六)空忍,(七)無願忍,(八)無相忍,(九)無常忍,(十)無生忍。





白話地藏十輪經 註譯卷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