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7日 星期四

地藏十輪經白話淺釋卷三 無依行品第三之一

<< 03-01 經文註釋 >>
【爾時會中有大梵天,名曰天藏,久殖善根,住第十地,具諸菩薩摩訶薩德,即從座起,合掌禮佛,而說頌言:
功德藏(註)慧海,我今問所疑,願慧海垂聽,為我除疑滯。
我等今渴仰,德藏勝
法味(註),及最上義味(註),舉眾咸欲聞。】
(譯)這時法會中有一位大梵天王,名為天藏,久種德本善根,已處在十地菩薩果位,具足了種種菩薩摩訶薩福慧智德,即時從座位上起身,合掌禮佛而說偈頌:
無邊功德智慧如海的世尊,我今天要向您請問心中的疑惑,願大慧如海的世尊能夠垂聽,為我開示,以解除疑惑滯難。
我們如今都非常仰慕,佛法無盡的功德寶藏,眾生們都渴望世尊開示,佛法最高境界的真諦法義。

功德無邊智慧如海的世尊,我今天要向您請問心中的疑惑,祈願智慧如海的世尊垂聽,為我開示,以解除心中的猶疑困惑。
我們如今都非常仰望,佛法含藏無盡功德的殊妙法味,及最高境界的真諦法義。眾生們都想聽聞世尊的開示。

(註)功德藏:
功德之寶藏。無量壽經下曰:「具足功德藏,妙智無等倫。」新譯仁王經下曰:「滿功德藏,住如來位。」

(註)法味:即妙法之滋味。又作佛法味、法智味。佛所說之法門,其義趣甚深,須細細咀嚼體得,方生快樂,故以美味譬之,稱為法味。
天親之淨土論:「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
新譯華嚴經卷二十五:「願一切眾生,得無量法味,了達法界。(中略)願一切眾生,法味增益,常得滿足。」

(註)義味:依文生義,如依食生味。蓋喻義為食味也。又義者言義,味者趣意,即言與意也。
行事鈔中二曰:「義味俱解。」資持記中二之一曰:「義謂言義,味即意趣。」  


【佛告天藏大梵天言:如來今者,恣汝意問,當隨問答,令汝心喜。
大梵天言:唯然。世尊!以頌問曰:

利慧(註)修定者,安住不放逸,為住勝義諦(註)為(註)依止生死?
晝夜於法義,精勤而誦習,為渡煩惱海?為退墮惡趣?
勇猛勤營福,為定趣涅槃?為處生死中,退墮於惡趣?
聰慧剎帝利,成就十種輪,為沈生死中?為當升佛果?

雜染心(註)難伏,諸煩惱所亂,以何淨其心,修定福誦業?】
(譯)世尊對天藏大梵天王說:如來今天任由你發問,我會應答你的問題,讓你歡喜滿意。
大梵天王說:太好了,世尊!就以偈頌發問:
智慧聰利修持禪定的人,安攝心念不怠惰放縱,能安住在最高出世境地嗎?還是仍舊維持在生死輪迴?
眾生日夜精進讀誦經典,研習法義,能安渡煩惱大海得生寂靜嗎?還是會退墮惡道?
勇猛精進勤作營福事業,一定能趨向證悟涅槃之道嗎?還是仍處在生死輪迴中?甚而退墮惡道?
智慧聰敏的剎帝利王,成就了十種王輪,依然會在生死中浮沈嗎?還是福德升進證得佛果?
眾生心念雜染嚴重極難調伏,有種種煩惱來擾亂,要修持禪定、習誦、營福那一種業輪來清淨心念? 

(註)利慧:瑜伽八十三卷:言利慧者:盡其所有,如其所有,皆善了知故。
佛地經論二卷十二頁云:入微細義,故名利慧。
利智:
另譯作「深利智慧、利智慧、明利智慧」,「利」是「犀利、銳利」,即「犀利之慧」,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利慧者」,其註解書解說為這是「能在一坐間迅速斷除所有的雜染而證果者」,《雜阿含276經》以利刀屠牛為譬喻說是「以智慧利刀斷截一切結、縛、使、煩惱、上煩惱、纏」。 

(註)為:為是,還是。
(註)勝義諦:真諦,真理上之實義,又聖者所見之實義也。
顯揚二卷:勝義諦者:謂聖智、及彼所行境義、及彼相應心心法等。

(註)雜染心:saṃkliṣṭa-citta, kliṣṭa.  不清淨心,煩惱。
雜染:一切有漏法之總名。該善惡無記之三性。唯言染,則煩惱局於惡性,言雜染,則與善及無記亦通。以有漏之善無記,與煩惱之惡性雜糅故也。唯識論述記二末曰:「諸有漏法,皆名雜染,非唯染法。梵云僧吉隸爍,此名雜染。若不言僧,即唯染也。」
雜染有三︰(1)惑雜染,(2)業雜染,(3)生雜染。
惑雜染──惑是煩惱︰是雜染、不乾淨,如布在染缸中染上了各種顏色,不再清淨潔白了。
業雜染──由煩惱而起的造作──行為名為業,善業、惡業,一切有漏的業,都叫業雜染,業是要感生死果報的。
生雜染──由業感到生死果報,或是人,或入地獄,或升天,種種業報,是生雜染。
此煩惱,業,果報,種種不清淨的雜染法,從何根源而來﹖「無而現故亂」,是生起這種種雜染的原因。我們常說了生死,生死是什麼事﹖就是煩惱、業、果報。從那裏了起﹖先得知道這雜染的根源在那裏。把此錯亂的根本消除了,煩惱、業、生雜染才可以解決。


【爾時世尊告彼天藏大梵天曰:善哉,善哉!汝善辯才能問斯義,汝於此法已作劬勞,汝於諸行已得圓滿。
汝於過去殑伽沙等佛世尊所,已勤三業,興隆正法,紹三寶種;今為饒益無量眾生,復問如來如是深義。】

(譯)這時世尊對天藏大梵天王說:很好!問得很好!你有傑出的辯才能問到這樣的法義,你已經辛勤研究過這義理,你的萬行功德已經圓滿。
過去你在如恆河沙數諸佛世尊處,勤修身口意清淨三業,興隆昌盛佛道正法,延續光大三寶傳承;今天你是為了利益無量眾生,才又請問如來這樣的深奧法義。


【善男子!有大記別(註)法,名無依行(註)
過去一切諸佛世尊,為欲成熟諸有情故,為令厭離生死法故,為令除斷業煩惱故,為令三乘速圓滿故,宣說
住持(註)此無依行大記別法。
現在十方諸佛世尊,亦為成熟諸有情故,為令厭離生死法故,為令除斷業煩惱故、為令三乘速圓滿故,宣說住持此無依行大記別法。
未來一切諸佛世尊,亦為成熟諸有情故,為令厭離生死法故,為令除斷業煩惱故、為令三乘速圓滿故,宣說住持此無依行大記別法。】

(譯)善男子!有個開示密理的大了義法,稱為無依行法。(功德善根無法依止這行法而生長)
過去一切諸佛世尊,為了要成熟有情眾生,為了使眾生厭離生死輪迴,為了使眾生斷除惑業煩惱,為了使眾生快速圓滿三乘果位,宣說了這無依行大了義法,讓法住持於世讓眾生受持。
現在十方諸佛世尊,也為了要成熟有情眾生,為了使眾生厭離生死輪迴,為了使眾生斷除惑業煩惱,為了使眾生快速圓滿三乘果位,宣說這無依行大了義法,讓法住持於世讓眾生受持。
未來一切諸佛世尊,也為了要成熟有情眾生,為了使眾生厭離生死輪迴,為了使眾生斷除惑業煩惱,為了使眾生快速圓滿三乘果位,會宣說這無依行大了義法,讓法住持於世讓眾生受持。

(註)記別:
金剛暎卷上:「三記別者。梵云和羅那。記別卽經。記別之經。通二釋也。
一.記大人當成佛事者。如𣵀槃云。何等名爲授記經。如爲經律如來説時爲諸人天授佛記別。汝阿逸多。未來爲王名曰穰佉。當於時世而成佛道號曰彌勒。是名授記經。
二.記弟子等者。雜集論云。謂於是聖弟子等謝往過去記別得𣵀槃。生處無別也。

三.記別諸法者。雜集云。又了義經説名記別。記別開示深密意故。

(註)無依行:不是功德善根所依止的行法。
十無依行:
又名十無依止。依行法以為生功德善根之所依處,然或緣邪見,或依惡緣,其行法有不為功德善之所依止者,此有十種,名為十無依行:一、意業不壞而加行壞者。二、加行不壞而意業壞者,三、加行意業皆壞者,四、戒壞而見不壞者,五、見壞而戒不壞者,六、戒見皆壞者,七、加行與意業,見與戒,皆不壞,而但依止於惡友之力者,八、雖依止於善友之力,而復愚鈍,猶如啞羊不能分別事理者,九、於種種之財寶眾具,常無厭足,以追求之因緣故,其心迷亂者,十、為眾病所逼近,求種種之咒術祠祀,為此因緣,而壞其行者。見大集地藏十輪經五。
(註)住持:安住於世而保持法也。
毘婆沙論曰:「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淨土論曰:「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


【汝於過去諸如來所,已具得聞此無依行大記別法。
我於今者亦為成熟諸有情故,為令厭離生死法故,為令除斷業煩惱故,為令三乘速圓滿故,宣說住持此無依行大記別法。
汝應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爾時天藏大梵天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譯)你在過去諸佛如來世尊前,已經圓滿聽受了這無依行大了義法。
今日我也為了成熟有情眾生,為了使眾生厭離生死輪迴,為了使眾生斷除惑業煩惱,為了使眾生快速圓滿三乘果位,宣說這無依行大了義法,讓法住持於世讓眾生受持。
你要仔細聽!認真思惟!我會為你分別解說。
這時天藏大梵天王說:太好了,世尊!我非常歡喜聽您開示。


【佛言:大梵!有十種無依行法。若修定者,隨有一行,尚不能成欲界善根,設使先成,尋還退失,況當能成色、無色定,乃至三乘隨成一乘。
何等為十?
一者、世有一類,雖欲修定,而乏資緣,
經求(註)擾亂。
二者、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犯
尸羅(註),行諸惡行。
三者、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
顛倒見(註),妄執吉凶,身心剛強(註)
四者、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心
掉動(註),不順賢聖,諸根輕躁。
五者、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離間語破亂彼此。
六者、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麁惡語毀罵賢聖。
七者、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雜穢語及虛誑語。
八者、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懷貪嫉,於他所得利養、恭敬,心不歡悅。
九者、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懷瞋忿,於諸有情,心常憤恚。
十者、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懷邪見,
撥無因果(註)。
大梵當知,是名十種無依行法。若修定者,隨有一行,尚不能成欲界善根,設使先成,尋還退失,況當能成色、無色定,乃至三乘隨成一乘。】
(譯)佛說:大梵!有十種無依行不善法。如果修行禪定的人,只要存有其中任何一種無依行法,欲界的禪定善根尚且無法成熟,即使先前有所成就,很快就會退失。更不用說去成就色界、無色界禪定,乃至無法成就三乘法中任何一乘的果位。
是那十種呢?
一、世間有一類人,雖想修行禪定,卻缺乏資糧,常被尋求資糧外緣的俗事擾亂。 
二、還有一類人,雖想修行禪定,卻違犯戒律,造作種種惡行。
三、還有一類人,雖想修行禪定,卻顛倒知見,迷執吉凶禍福,生性剛愎暴唳難以調伏。
四、還有一類人,雖想修行禪定,卻妄念紛亂,不遵從聖賢正教,六根輕浮不安。
五、還有一類人,雖想修行禪定,卻有兩舌口業,挑撥離間,破壞彼此和合。
六、還有一類人,雖想修行禪定,卻有惡語口業,詆毀辱罵賢聖。
七、還有一類人,雖想修行禪定,卻有綺語及妄語口業。
八、還有一類人,雖想修行禪定,卻心懷貪嫉,對於他人所得的利養、恭敬,心懷不悅。
九、還有一類人,雖想修行禪定,卻心懷瞋怒忿怨,對眾生們,常帶怨憤心念。
十、還有一類人,雖想修行禪定,卻心懷偏知邪見,愚癡無明,不信因果。
大梵應當明白!這就是十種的無依行不善法。修行禪定的人,只要有了其中任何一種無依行法,欲界的禪定善根尚且無法成熟,即使先前有所成就,很快就會退失。更不用說去成就色界、無色界禪定,乃至無法成就三乘法中任何一乘的果位。

(註)經求:尋求。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七: 或爲令子獲諸妙樂。艱辛經求所得財物。供給營4辦資生所須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汝所獲財。悉皆非法。我所得財。並是如法。然我不共汝等同居。二弟又曰。由彼婢子入於大海。往來經求。獲得財寶。
(註)尸羅:又云尸怛羅,正譯曰清涼,傍譯曰戒。身口意三業之罪惡,能使行人焚燒熱惱,戒能消息其熱惱,故名清涼。又,舊譯曰性善。
大乘義章一曰:「言尸羅者此名清涼,亦名為戒,三業之非,焚燒行人,事等如熱。戒能防息,故名清涼。清涼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為戒。」
義林章三本曰:「尸羅梵語,此言清涼。」
行事鈔中一曰:「尸羅此翻為戒。」智度論十三曰:「尸羅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羅。」
(註)掉動:即「掉舉」,心躁動不安。
(註)撥無因果:「撥」即否定、排除之意。撥無因果即否定因果之道理。
《俱舍論》卷十七所述,撥無因果是邪見,亦即無視善慧之因,亦否定依彼因而招致之異熟果,因此,能斷除善根。

(註)顛倒見:顛倒:如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反於本真事理之妄見也。是為無明之所使然,倒見事理也。
圓覺經曰:「一切眾生後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維摩經觀眾生品曰:「虛妄分別孰為本。答曰:顛倒想為本。」註曰:「什曰:有無見反於法相,名為顛倒。」宗鏡錄七十八曰:「顛倒是煩惱根本。」
凡夫和小乘行人所共有的八種顛倒見解,即非常計常、非樂計樂、非我計我、不淨計淨、常計無常、樂計非樂、我計非我、淨計不淨。

(註)剛強:謂心不柔和不能隨順於道。
心性狠戾,難於調伏教化。


【復次大梵。又有十種無依行法。若修定者隨有一行。終不能成諸三摩地。設使先成尋還退失。
何等為十。
一者樂著事業。二者樂著談論。
三者樂著
睡眠(註)。四者樂著營求。
五者樂著豔色。六者樂著妙聲。
七者樂著芬香。八者樂著美味。
九者樂著細觸。十者樂著
尋伺(註)
大梵當知是名十種無依行法。
若修定者隨有一行。終不能成諸三摩地。設使先成尋還退失。】

(譯)此外,大梵!還有十種無依行不善法。修行禪定的人,只要有了其中任何一種無依行不善法,終究不能成就各種三摩地正定,即使先前有所成就,不久就會退失。
是那十種呢?
一者、貪愛執著世間俗務。二者、貪愛執著虛談妄論。
三者、貪愛執著昏昧睡眠。四者、貪愛執著追求世俗名聞利養。
五者、貪愛執著豔麗美色。六者、貪愛執著美妙音聲。
七者、貪愛執著芬芳香味。八者、貪愛執著美味飲食。
九者、貪愛執著軟滑細觸。十者、貪愛執著種種尋思細念。
大梵!就是這十種無依行法。
如果修行禪定的人,有了其中任何一種無依行不善法,終究不能成就各種三摩地正定,即使先前有所成就,很快就會退失。

(註)睡眠:使心闇昧之精神作用也。意識惛熟,謂為睡。五識闇冥而不慟,謂為眠。心所之一。屬於煩惱。於五蓋中,名為睡眠蓋。於五欲中,謂為睡眠欲。釋氏要覽曰:「臥之垂熟也,此是心所法中四不定一也。令人不自在,昧略為性,障染為業,發覺淨心經有二十種睡眠過患。」
(註)尋伺:尋與伺。尋是尋求各種的事理,是一種粗相的動心;伺是伺察各種的事理,是一種細相的動心。
瑜伽五十八卷:當知尋伺、慧思為性;猶如諸見。若慧、依止意言而生;於所緣境,慞惶推究;雖慧為性,而名尋伺。於諸境界,遽務推求,依止意言、麤慧,名尋。即於此境,不甚遽務、而隨究察,依止意言、細慧,名伺。


【若不能成諸三摩地,雖集所餘諸善法聚,而有是事:追求受用信施因緣,發起惡心、心所有法(註),於諸國王大臣等所,犯諸過罪。或被呵罵、或被捶打、或被斷截肢節手足。
由是因緣,或成重病長時受苦,或疾命終於三惡趣,隨生一所,乃至或生無間地獄。
如嗢達洛迦、阿邏荼底沙、瞿波理迦、提婆達多,如是等類,退失靜慮,乃至墮於無間地獄,受無量種難忍大苦。】

(譯)如果不能成就三摩地正定,雖然累修了其他種種善法功德,卻會犯出種種過失:為了追求名聞利養及信眾布施,生起了種種攀緣的惡心惡念、及相應惡作意、惡觸、惡受等作用,在國王、大臣律法前,犯下種種罪行。有的會被呵斥責罵、或被鞭杖拷打、或被斬斷手足四肢。
有人因為這種種惡因緣而罹患重病,長期受到病苦折磨,或者很快命終,投生三惡道其中一道,甚至淪墮無間地獄。
譬如嗢達洛迦、阿邏荼底、瞿伽離、提婆達多等人便是如此,不但禪定毀壞退失,甚至淪墮無間地獄,遭受無量無數的難忍大苦。

(註)有法:對無法之語。如龜毛兔角體性都無者,謂之無法,如他之事物體用非無者,謂之有法。
瑜伽八十四卷:有法者:能引義故。依於苦等,有無量種出離遠離所生法故。
瑜伽六十六卷:復次云何有法?謂一切世間法,說名有法。問:阿羅漢等世間善法,是世間故,則有所攝。以何因緣,說名無漏?答:墮三有故;名有所攝。諸漏隨眠,永解脫故;說名無漏。
(註)心所有法:
顯揚一卷:「心所有法者:謂若法、從阿賴耶識種子所生,依心所起,與心俱轉相應。彼復云何:謂遍行、有五。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別境、有五。一、欲,二、勝解,三、念,四、等持,五慧。善、有十一。一、信,二、慚,三、愧,四、無貪,五、無瞋,六、無癡,七、精進,八、輕安,九、不放逸,十、捨,十一、不害。煩惱、有六。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見,六、疑。隨煩惱、有二十。一、忿,二、恨,三、覆,四、惱,五、嫉,六、慳,七、誑,八、諂,九、憍,十、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惛沈,十四、掉舉,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失念,十九、心亂,二十、不正。知不定、有四。一、惡作,二、睡眠,三、尋,四、伺。」
顯揚十八卷:「論曰:心所有法,依止能緣多境八種識故;各各造作自業而起;依心而有;故名心所有法。不應更思彼所緣境。由彼與識,等緣轉故。如經言:若於此受;即於此思。若於此思;即於此想。若於此想;即於此了別。」


【爾時世尊告阿若多憍陳那言:吾聽汝等給阿練若修定苾芻,最上房舍、最上臥具、最上飲食,一切僧事皆應放免。所以者何?
諸修定者,若乏資緣,即便發起一切惡心、心所有法,不能成就諸三摩地,乃至墮於無間地獄,受無量種難忍大苦。
修定行者,若具資緣,諸三摩地未成能成;若先已成,終不退失。
由此不起一切惡法,廣說乃至不善尋伺,往生天上證得涅槃。】

(譯)這時世尊對阿若多憍陳那說:我允許你們這些在寂靜處修習禪定的比丘,住最好的房舍,用最好的臥具,吃最好的飲食,免除了所有僧務雜事。為何如此呢?
修行禪定的人,倘若缺乏資糧助緣,便會生起種種惡心、惡心所的攀緣煩惱,不能成就各種三摩地,甚而淪墮無間地獄,遭受無數種難忍大苦。
修行禪定的人,如果資糧助緣具足,尚未成就三摩地的人終能成就;如果已有成就,就不會再退失。
一切惡不善法不會生起,乃至捨離尋伺覺觀、往生天道、得證涅槃。


【修定行者,若未成就諸三摩地,初夜、後夜當捨睡眠精進修學,遠離憒閙(註),少欲知足無所顧戀(註)
一切貪、瞋、忿、
覆(註)、惱害、憍慢、貢高、慳悋、嫉妬、離間、麁惡、虛誑、雜穢、一切人間嬉戲、放逸,皆悉遠離。
如是行者,應受釋、梵、護世四王、轉輪王等,讚歎、禮拜、恭敬、承事,奉施百千那庾多供,況剎帝利、婆羅門、茷舍、戍達羅等。
未得定者,尚應受此讚歎、禮拜、恭敬、承事,奉施供養,何況已得三摩地者!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修定能斷惑,餘業所不能,故修定為尊,智者應供養。】

(譯)禪定的修行人,如果尚未成就三摩地,應當捨棄初夜及後夜的睡眠時間精進修行,遠離喧囂混閙,少欲知足,不再顧戀所有得失。
遠離一切貪欲、瞋恚、忿恨、隱覆過失、惱害、驕慢、貢高、慳吝、嫉妒、兩舌、惡口、妄語、綺語,及遠離世間一切的嬉戲玩樂、懶惰放逸。
這樣的修行人,應當受到帝釋、梵天、護世四天王、轉輪王等的讚歎、禮拜、恭敬、侍奉,供奉無數無量供養。更何況還有刹帝利、婆羅門、吠舍、旃陀羅等世俗的供養。
還未證得禪定的修行人,尚且能到這樣的讚歎、禮拜、恭敬、侍奉、供養,更何況是已經圓滿三摩地的人。
這時世尊說了偈頌:
修定能斷惑業煩惱,其他道業所不能及,修定行者最為尊上,應受智者敬奉供養。

(註)憒閙:混亂喧鬧。憒:心智昏亂不明。
《大寶積經》云:菩薩應舍憒鬧樂於寂靜,舍諸世話觀於實義,舍於眾務及諸戲論,修出世道慈念眾生。
佛言:「彌勒,初業菩薩應當觀察,憒鬧過失有二十種。若觀察時,能令菩薩獨處閑靜,不生熱惱。彌勒,云何名為樂於憒鬧二十種過?
一者、不護身業,二者、不護語業,三者、不護意業,四者、多饒貪慾,五者、增長愚癡,六者、耽著世話,七者、離出世語,八者、於非法中尊重修習,九者、舍離正法,十者、天魔波旬而得其便,十一者、於不放逸未曾修習,十二者、於放逸行常懷染著,十三者、多諸覺觀,十四者、損減多聞,十五者、不得禪定,十六者、無有智慧,十七者、速疾而得非諸梵行,十八者、不愛於佛,十九者、不愛於法,二十者、不愛於僧。彌勒,是為菩薩觀於憒鬧二十種過。」

(註)顧戀:瑜伽八十四卷:顧戀者:謂於過去故。
(註)覆:小煩惱地法之一。二十隨煩惱之一。心所名。恐名譽之欲墮,隱覆自造之罪之精神作用也。
瑜伽八十九卷:隱藏眾惡,故名為覆。



<< 03-02 經文註釋 >>
【爾時天藏大梵天言:大德(註)世尊!於佛法中而出家者,若剎帝利、大臣、宰相,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肢節、或斷其命,為當合爾?為不合耶?
佛告天藏大梵天言:善男子!若諸有情於我法中出家,乃至剃除鬚髮被片袈裟。若持戒、若破戒、下至無戒,一切天人、阿素洛等,依
俗正法(註),猶尚不合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肢節、或斷其命,況依非法(註)
何以故?除其一切持戒多聞、於我法中而出家者,若有破戒行諸惡法,
內懷腐敗如穢蝸螺(註)
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恒為種種煩惱所勝敗壞
傾覆(註)
如是破戒諸惡苾芻,猶能
示導(註)一切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無量功德珍寶伏藏。】

(譯)這時天藏大梵天說:大德世尊!歸依佛法如法出家的僧眾,如果刹帝利、大臣、宰相,用鞭杖刑罰拷打身體,或關入牢獄、或喝斥責罵、或斬斷四肢手足、或殺害性命,是合乎法度嗎?還是不合法度?
世尊對天藏大梵天說:善男子!如果眾生歸依佛法如法出家,甚至只是剃除鬚髮身披短片袈裟。不論他是持守戒律的清淨僧眾、或是破戒僧人、下到從來沒有受戒的僧人,一切的天人、阿修羅等,依從經律論三藏所傳正法,尚且不能用鞭杖拷打他的身體,或關入牢獄、或喝斥責罵、或砍斷四肢手足、或殺害性命,更何況不是正法的非法處罰。
為何如此呢?除了一切持戒多聞、皈依佛法如法出家的正行比丘外,
還有一些破壞戒律造作惡業的惡行比丘,他們的內心腐敗如同將身體糞污都藏在殼內的臭穢蝸螺;
並不是精勤修道的沙門卻自稱沙門,並不是清修梵行的清淨僧人卻自稱是清淨梵行,心中總有種種煩惱,顛倒敗壞了正知正念。
這種破戒惡行比丘,仍然可以為一切天人、龍眾、藥叉、健達縛、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示導佛法所含藏的無量功德寶藏。

(註)大德:1.讚美詞,相當於「偉大的」,如「大德大力」。2.尊稱長輩,或出家年資比自己高者,如「大德阿難」。
於印度時,「大德」是對佛菩薩或高僧之敬稱。又比丘中之長老,亦稱大德。
於我國,不以「大德」一詞稱佛菩薩,而為對高僧之敬稱。於隋唐時代,凡從事譯經事業者,特稱大德.
(註)俗正法:(語言文字所記載的佛法)
大毗婆沙論一百八十三卷:此中有二種正法。一、世俗正法,二、勝義正法。
世俗正法,謂名句文身。即素怛纜,毘柰耶,阿毘達磨。
勝義正法,謂聖道。即無漏根力、覺支、道支。

(註)非法:不正確之法;不正當的行為;惡法。
五事毗婆沙論:「應知法聲、義有多種。謂或有處所、說名法。
如契經說:汝應諦聽,吾當為汝宣說妙法。或復有處、功德名法。
如契經說:苾芻當知,法謂正見。邪見非法。或復有處、無我名法。
如契經說:諸法無我。當知此中無我名法。法謂能持。或能長養。能持、於自;長養、望他。」

(註)內懷腐敗如穢蝸螺:蝸螺將身體及糞污一起藏在殼內,故稱內懷腐敗。
瑜伽八十四卷:水生蝸螺者:謂所聽受、與水相似,除渴愛故。若諸苾芻,犯禁戒等;如彼蝸螺,穢濁淨水。是故猶如有蝸螺水,不堪飲用,應遠離故。又云:毀辱所聞故;名水生蝸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當知彼名破正法者。墮黒暗類如穢蝸螺。自汚汚他如爛糞聚。若有信用破法者言。亦受如前所説大苦。
(註)示導:大毗婆沙論一百三卷:「現希有事,令他信伏,引入正法;故名示導。」
示、謂示現。導、謂導引。現希有事,引入正法;故名示導。
示現佛正法中微妙功德,方便導引所化有情,令其趣入;故名示導。

(註)傾覆:比喻覆滅敗亡。
傾覆,或俗稱翻船,是當艇或船在其側面翻轉或在水中倒置時發生的情況。而翻轉傾覆船隻的行為稱為「扶正」。


【又善男子!於我法中而出家者,雖破戒行,而諸有情覩其形相,應生十種殊勝思惟,當獲無量功德寶聚。何等為十?
謂我法中而出家者,雖破戒行,而諸有情或有見已,生於念佛
慇重(註)信敬(註)殊勝思惟(註)
由是因緣,終不歸信諸外道師、書、論、徒眾,乃至能入離諸怖畏
大涅槃(註)城。
或有見已,
生念(註)聖戒(註)殊勝思惟。
由是因緣,能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飲諸酒生放逸處,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

(譯)況且善男子!歸依佛法如法出家的僧眾,雖有破戒行為,但眾生們看到出家人的威儀形相,會生起十種殊勝思維,能得無量無邊福德妙果。是那十種呢?
就是皈依佛法如法出家的僧眾,雖有破戒行為,而眾生們看到了出家人的威儀形相,會生起懇切念佛、信敬三寶的殊勝思惟。
由這因緣,永遠不會歸依信奉各種外道邪師、邪典、邪論、邪徒眾,乃至能證入遠離一切怖畏的不生不滅大涅槃城。
或者見到了出家人的威儀形相,就會緣念生起清淨持戒的殊勝思惟。
由這因緣,便能斷離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不生各種放逸心行,乃至能證入遠離一切怖畏的不生不滅大涅槃城。

(註)慇重:懇切深厚。
(註)信敬:信奉崇敬;信任敬重。
(註)大涅槃:涅槃經曰:「涅言不生,槃言不滅,不生不滅名大涅槃。」
涅槃經二十三曰:「譬如有河,第一香象不能得底,則名為大。聲聞緣覺至十住菩薩不見佛性,名為涅槃,非大涅槃。若能了了見於佛性,則得名為大涅槃也。是大涅槃唯象王能盡其底。大象王者,謂諸佛也。」

(註)思惟:思量所對之境而分別之也。無量壽經上曰:「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
又對於定心之無思無想而定前一心之思想,謂之思惟。觀無量壽經曰:「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善導序分義曰:「言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憶念彼國依正二報四種莊嚴也。」
瑜伽三十七卷:思惟者:謂居遠離,樂思惟法,推度其義,解了決定。
瑜伽八十三卷:言思惟者,隨所受持究竟法義,審諦觀察。
瑜伽八十三卷:現量為依而起尋求,說名思惟。

(註)聖戒:聖人所愛慕戒故名聖戒。其戒體淨。
聖戒證淨︰謂起無漏智時,俱時而轉的隨心轉無漏戒。
聖戒是聖者所愛戒之意。有漏法是聖者所厭,無漏法是聖者所愛樂,今起無漏戒,故云聖戒。
聖戒成就:即「具足聖弟子的戒」,南傳經文作「具備聖所愛戒」,北傳經文均以「不缺戒、不斷戒、純厚戒、不離戒、非盜取戒、善究竟戒、可讚歎戒、梵行不憎惡戒」的定型句來形容,南傳經文均以「無毀壞的、無瑕疵的、無污點的、無雜色的、自由的、智者所稱讚的、不取著的、導向定的」的定型句來形容。

(註)生念:
生:生起,
法蘊足論五卷:「生、謂彼諸有情類,即於彼彼有情聚中,諸生,等生,趣入,出現,蘊得,界得,處得,諸蘊生,命根起,總名為生。」
念:於所對之境記憶不忘也。唯識論三曰:「云何為念?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法界次第曰:「念者,內心存意之異名也。」
又深思其事也。法華經信解品曰:「即作是念,我財物庫藏今有所付。」
又心之發動,遷流於三世,謂之念。如前念,後念,念念等是也。
1.專注,如「正念」、「四念住」。
2.念頭;想法,如「作是念」、「害念」。
3.憶念,如「六念」。
4.指「思」,如「念食」。
5.思想的維繫,如「繫念明相」、「念光明想」。
6.心思;尋,如「八大人念」。
7.在意的,如「可念」、「不可念」、「不捨念不念」。


【或有見已,生念布施殊勝思惟。
由是因緣,得大財位,親近供養
正至正行(註),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
或有見已,生念忍辱、
柔和(註)、質直殊勝思惟。
由是因緣,便能遠離離間、麁惡、雜穢、瞋忿,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
或有見已,生念出家、精勤修行殊勝思惟,
由是因緣,能捨家法,趣於
非家(註),勇猛精進修諸勝行,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
或有見已,生念遠離諸散亂心、靜慮、
等至(註)殊勝思惟。
由是因緣,心樂山林
阿練若處(注),晝夜精勤修諸定行,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

(譯)或者見到了出家人的威儀形相,就會緣念生起布施的殊勝思惟。
由此因緣,來世能得大財富,親近供養證道正行聖賢,乃至能證入遠離一切怖畏的不生不滅大涅槃城。
或者見到了出家人的威儀形相,就會緣念生起忍辱、不損惱他人、樸實正直的殊勝思惟。
由此因緣,便能遠離兩舌、惡語、綺語、瞋恨,乃至能證入遠離一切怖畏的不生不滅大涅槃城。
或者見到了出家人的威儀形相,就會緣念生起出家、精勤修行的殊勝思惟。
由此因緣,便能捨棄世俗雜欲,追求出離一切惡不善法,勇猛精進修行種種殊勝善法,乃至能證入遠離一切怖畏的不生不滅大涅槃城。
或者見到了出家人的威儀形相,就會緣生起遠離散亂心念,修持靜慮、等至等殊勝思惟。
由此因緣,喜愛身處寂靜山林,日夜精勤修行各種禪定法門,乃至能證入遠離一切怖畏的不生不滅大涅槃城。

(註)正至正行:
瑜伽八卷:「已趣各別煩惱寂靜;故名正至。」(已將三界愛見等各別煩惱種子斷除,證得聖道,因此名正至。)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正至謂涅槃是無漏道所應至故。」
瑜伽八卷:「於諸有情,遠離邪行,行無倒行;故名正行。」(應受持戒定慧三學,對於眾生應遠離貪瞋癡煩惱的邪行,而有正確不顛倒的行為,名為正行。)
《披尋記》已趣各別煩惱寂靜等者:如預流果,永斷一切見所斷惑故得;一來果、不還果,進斷欲界所餘煩惱故得;是名已趣各別煩惱寂靜。唯聖能證,故名正至。
瑜伽師地論略纂:正至即四果。可謂正行正至也。
瑜伽論記:正至即是四果。聖人名正至善士故。順正理説四向四果名正行正至。

(註)忍辱、柔和:忍辱,耐他違害;柔和、於他不作違損。
瑜伽九十二卷:「言柔和者:謂心無憤,性不惱他。」
瑜伽五十七卷:云何柔和?謂性賢善,由身語意,將護於他,令無惱害。若他所有無罪喜樂,未生令生,生已隨護;有罪憂苦,若未生者,遮令不生,若已生者,方便令脫。
(註)非家:無家;不擁有家人和財產;出家之後即是非家之人。
(注)等至:定之別名。梵名三摩鉢底,在定中,身心平等安和謂之等,定能令至此平等位,故名為等至。
是唯定而非散。通於有心無心,若有心定,則其心離昏沈與掉舉而為平等,謂之等,以定力得至此等,故謂之等至,若無心定,則約定中依身大種平等,而名為等至。外有等持等引之二、見三昧條。唯識述記六上曰:「在定定數勢力令身心等有安和相。至此等位名為等至。(中略)三摩鉢底,此云等至。」
(註)阿練若:義譯為山林,指山林寂靜處,另譯為「阿蘭若、阿練、無諍、無事、無事處、無事室、阿蘭若處」


【或有見已,生念智慧殊勝思惟。
由是因緣,欣樂聽聞讀誦正法,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
或有見已,生念宿殖
出離(註)善根殊勝思惟,軟語慰問,乃至禮足。
由是因緣當生尊貴大勢力家,無量有情咸共瞻仰,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

善男子!於我法中而出家者,雖破戒行,而諸有情覩其形相,生此十種殊勝思惟,當獲無量功德寶聚。
是故一切剎帝利王、大臣、宰相,決定不合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支節、或斷其命。】

(譯)或者見到了出家人的威儀形相,就會緣念生起開悟智慧的殊勝思惟。
由此因緣,歡喜聽聞、讀誦正法經典,研習法義,乃至能證入遠離一切怖畏的不生不滅大涅槃城。
或者見到了出家人的威儀形相,就會緣念起累世所修、出離生死善根的殊勝思惟。軟言慰問出家人,乃至恭敬頂禮。
由此因緣,來世當生尊貴勢力顯赫的家族,受到無量眾生同心敬仰,乃至能證入遠離一切怖畏的不生不滅大涅槃城。

善男子!歸依佛法如法出家的僧眾,雖有破戒行為,而眾生們見到出家人的威儀形相,就會生起這十種殊勝思惟,必能得到無量無邊功德福聚。
因此一切刹帝利王、大臣、宰相,絕對不能用鞭杖拷打出家人身體,或關入牢獄、或喝斥責罵、或斬斷四肢手足、或殺害性命。 

(註)出離:出離生死證入於涅槃也。
華嚴經五曰:「調伏眾生,令究竟出離。」
心地觀經四曰:「深著世樂,不樂出離。」
仁王經中曰:「天人俱修出離行,能習一切菩薩道。」佛地論五曰:「言出離者,即是涅槃。」


【復次,大梵!若有依我而出家者,犯戒惡行,內懷腐敗如穢蝸螺,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恒為種種煩惱所勝,敗壞傾覆。
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恒為種種煩惱所勝,敗壞傾覆。
如是苾芻,雖破禁戒,行諸惡行,而為一切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作善知識,示導無量功德伏藏。】

(譯)此外,大梵!如有歸依佛法如法出家的僧眾,違犯戒律造作惡行,內心腐敗如同將身體糞污都藏在殼內的臭穢蝸螺;
並不是精勤修道的沙門卻自稱沙門,並不是清修梵行的清淨僧人卻自稱是清淨梵行,心中總有種種煩惱,顛倒敗壞了正知正念。
這樣的比丘,雖然違犯戒律,造作各種惡行,仍然能成為一切天、龍、藥叉、健達縛、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的善知識,示導佛法所含藏的無量功德寶藏。


【如是苾芻雖非法器,而剃鬚髮被服袈裟,進止威儀同諸賢聖。因見彼故,無量有情種種善根皆得生長;又能開示無量有情,善趣生天涅槃正路。
是故依我而出家者,若持戒,若破戒、下至無戒,我尚不許轉輪聖王及餘國王、諸大臣等,依俗正法,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支節、或斷其命,況依非法!】

(譯)這樣破戒惡行的比丘,雖然不是能任持佛法的法器僧,但剃除了鬚髮穿著袈裟,行止威儀如同賢聖。無量眾生見到這威儀外相,種種善根都能啟蒙生長;又能為無量眾生開示生天善道涅槃正路。
因此歸依佛法如法出家的僧眾,不論他是持守戒律的清淨僧眾、或是破戒僧人、下至從來沒受過戒的僧人,如來尚且不允許轉輪聖王、國王、大臣等權眾,依照經律論三藏所傳正法,用鞭杖拷打他的身體,或關入牢獄、或喝斥責罵、或砍斷四肢手足、或殺害性命,何況是不依正法的邪法處罰。


【大梵!如是破戒惡行苾芻,雖於我法毘奈耶中名為死尸,而有出家戒德(註)餘勢(註)
譬如牛麝身命終後,雖是無識傍生死尸,而牛有黃,而麝有香
(註),能為無量無邊有情作大饒益。
破戒苾芻亦復如是,雖於我法毘奈耶中名為死尸,而有出家戒德餘勢,能為無量無邊有情作大饒益。】

(譯)大梵!這樣的破戒惡行比丘,在佛法律藏中雖然稱為死屍,卻仍有出家僧眾的未完全喪失的戒德威勢。
譬如牛、麝命終之後,雖是無意識的畜生屍體,然而牛體還有牛黃,麝身還有麝香,仍能利益著無量無邊眾生。
破戒比丘也是如此,在佛法律藏中雖然稱為死屍,卻仍有出家僧眾未完全喪失的戒德餘威,仍能利益著無量無邊眾生。

(註)戒德:戒律。戒律之功德。戒律的力量。
普超三昧經一曰:‘被戒德鎧,化度眾生。’行事鈔標宗顯德篇,廣引諸經論而顯戒德。
戒德香:
雜阿含經:阿難。是名有香順風熏逆風熏順風逆風熏。爾時世尊即説偈言    
非根莖華香 能逆風而熏   唯有善士女 持戒清淨香  逆順滿諸方 無不普聞知  多迦羅栴檀 優鉢羅末利    
如是比諸香 戒香最爲上   栴檀等諸香 所熏少分限  唯有戒徳香 流熏上昇天  斯等淨戒香 不放逸正受   
正智等解脱 魔道莫能入   是名安隱道 是道則清淨  正向妙禪定 斷諸魔結縛。
(註)餘勢:餘:不盡的、未完的。勢:威力。
(註)
牛黃:中藥名,多從病牛膽中取得,具有解熱、解毒、強心的功效,可治驚癇及小兒諸病。
麝香:中藥名,雄麝臍部麝腺的分泌物。黃褐色或暗赤色,香味甚烈,乾燥後可製成香料,亦可入藥。


<< 03-03 經文註釋 >>
【大梵!譬如賈客,入於大海殺彼一類無量眾生,挑取其目,與末達那果(註)和合擣簁(註),成眼寶藥。若諸有情盲冥無目,乃至胞胎而生盲者,持此寶藥塗彼眼中,所患皆除得明淨目。
破戒苾芻亦復如是,雖於我法毘奈耶中名為死尸,而有出家威儀形相,能令無量無邊有情,暫得見者,尚獲清淨智慧法眼,況能為他宣說正法!】

(譯)大梵!譬如一些藥商,在大海中補殺一種數量極多的海生動物,挑取眼睛,與醉人果混合搥擣篩末,製成治療眼疾的寶藥。如果眾生眼睛失明,甚至天生眼盲的人,用這種寶藥塗抹眼中,所有眼疾都能治癒,眼目明淨。
破戒比丘也是如此,在佛法律藏中雖然稱為死屍,卻仍有出家僧人的威儀形相;無量眾生僅僅見到這威儀形相,就能得到清淨無染、見察正法的智慧法眼,更何況比丘僧人還能為他們開示宣說佛道正法。

(註)末達那果:摩陀那,又作末達那、摩達那、摩陀羅。意譯為醉人果。
摩陀那屬茄科,學名 Datura metel。若食此果能令人醉。其樹皮、樹汁均有毒素,可供藥用,多產於印度西部之高原。
慧琳音義卷十八:「末達那果,梵語,西國果名也。此國無。其果大如檳榔,食之令人醉悶,亦名醉人果。堪入藥用也。」
(註)簁:篩子。《説文•竹部》:簁,簁箄,竹器也。
將物置於篩內搖動,使粗細分離。《齊民要術•大小麥》:「細磨,下絹簁,作餅,亦滑美。」


【大梵!譬如燒香,其質雖壞,而氣芬馥,熏他令香。
破戒苾芻亦復如是,由破戒故,非
良福田(註)
雖恒晝夜
信施所燒(註),身壞命終墮三惡趣,而為無量無邊有情作大饒益,謂皆令得聞於生天涅槃香氣。】

(譯)大梵!譬如所用的焚香,香體雖然會有破損,但仍能燒出芬芳濃郁的香氣,也能熏香他物。
破戒比丘也是如此,由於破戒緣故,已經不能作為世人的植福良田;
妄受信施的破戒罪業,日夜燒耗了福德,命終身後必定淪墮三惡道;但仍能利益無量無邊眾生,使眾生得聞生天涅槃的正法香氣。

(註)良福田:「良好的植福之田」,布施可得福,猶如植福之田,故稱所布施的對象為「福田」,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良田」。
(註)信施所燒:妄受信施罪業,燒耗了福德。
信施:謂信者之施物也。
資持記下三之三曰:「信奉者故曰信施。」
觀佛經五曰:「虛食信施以此因緣食諸鐵丸。」
涅槃經十一曰:「寧以此口吞熱鐵丸,終不敢以毀戒之口食信心檀越飲食。」
信施所燒:十誦云,未來世中,出家人入地獄,白衣生天者,
以俗人無法在身,但專信故,得生天也;出家有法,為世福田,乃反毀犯,妄受信施,開諸惡門,令多眾生習學放逸故。 


【是故大梵!如是破戒惡行苾芻,一切白衣(註)皆應守護、恭敬、供養。
我終不許諸在家者,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支節、或斷其命。
我唯許彼清淨僧眾,於
布薩(註)時、或自恣(註)時,驅擯(註)令出。
一切給施四方僧物、飲食、資具不聽受用;
一切沙門毘奈耶事,皆令驅出不得在眾。
而我不許加其鞭杖,繫縛斷命。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瞻博迦(註)華雖萎悴,而尚勝彼諸餘華,破戒惡行諸苾芻,猶勝一切外道眾。】

(譯)因此大梵!這種破戒惡行比丘,所有的白衣信眾仍然應該守護、恭敬、供養。
我從不允許在家信眾,用鞭杖拷打出家人的身體,或關入牢獄、或喝斥責罵、或斬斷四肢手足、或殺害性命。
我只允許清淨僧眾,在布薩懺悔儀軌中、或自恣發露懺悔時,將破戒比丘驅逐出僧團或擯除僧籍。
一切四方僧眾的物品、飲食、生活用具都不能讓他享用;
僧團一切有關戒律的各種法事,都要將他逐出禁止參與。
但我不允許對他用鞭杖刑罰、或繫縛禁閉、或傷害性命。
這時世尊說了偈頌:
瞻博迦花雖已枯萎,剩餘香氣仍勝他花;破戒惡行諸苾芻眾,功德猶勝一切外道。

(註)白衣:俗人之別稱。以天竺之波羅門及俗人,多服鮮白之衣故也。以是稱沙門,謂之緇衣,或染衣。
道宣律師感通錄曰:「白衣俗服,佛嚴制斷。」涅槃經疏十四曰:「西域俗尚穿白,故曰白衣。」遺教經曰:「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維摩經方便品曰:「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智度論十三曰:「白衣雖有五戒,不如沙門。」

(註)布薩:又作優波婆素陀、優婆娑、布薩陀婆、布灑他、布沙他、鄔波婆沙、逋沙陀、褒灑陀、烏逋沙他。
意譯為長淨、長養、增長、善宿、淨住、長住、近住、共主、斷、捨、齋、斷增長,或稱說戒。
即同住之比丘每半月集會一處,或齊集布薩堂(戒堂),請精熟律法之比丘說波羅提木叉戒本,以反省過去半月內之行為是否合乎戒本,若有犯戒者,則於眾前懺悔,使比丘均能長住於淨戒中,長養善法,增長功德。又在家信徒於六齋日受持八齋戒,亦稱布薩,謂能增長善法。
(註)自恣:鉢刺婆刺拏。舊翻自恣,新譯隨意。夏安居之竟日即在舊律為七月十六日,在新律為八月十六日,使他清眾恣舉己所犯之罪對他比丘而懺悔之,故曰自恣。又云隨意,又隨他人之意而恣舉其所犯,故云隨意。
寄歸傳二曰:「梵云鉢刺婆刺拏,譯為隨意,亦是飽足義,亦是隨他人意舉其所犯。」

(註)驅擯:又作滅擯、驅擯、擯罰、驅出、驅遣、擯治驅遣、擯。此係對犯戒比丘、沙彌等出家眾處罰方法之一,即將其自教團逐放,不許其與僧眾共同起居。此相當於削除僧籍,故又稱擯籍。
(註)瞻博迦:瞻蔔,梵語 campaka 。又作瞻波樹、瞻博迦樹、占婆樹、瞻婆樹、占博迦樹。意譯為金色花樹、黃花樹。產於印度熱帶森林及山地,樹身高大,葉面光滑,長六、七寸,葉裏粉白,並有軟毛;所生黃色香花,燦然若金,香聞數里,稱為瞻蔔花,又作金色花、黃色花。其樹皮可分泌芳香之汁液,與葉、花等皆可製成藥材或香料。以此花所製之香,即稱為瞻蔔花香。
玄應音義二十一曰:「瞻博花,舊言旃簸迦,或作瞻波花,亦作瞻匐,又作占婆花,皆方夏之差耳。此云金色花,大論云黃花樹也,樹形高大,花亦甚香,其氣逐風彌遠也。」



<< 03-04 經文註釋 >>
【復次,大梵!有五無間(註)大罪惡業,何等為五?
一者、故思殺父。二者、故思殺母。三者、故思殺阿羅漢。四者、倒見破聲聞僧。五者、惡心出佛身血。如是五種,名為無間大罪惡業。
若人於此五無間中,隨造一種,不合出家及受具戒。若令出家或受具戒,師便犯罪,彼應驅擯
令出(註)我法(註)
如是之人,以有出家威儀形相,我亦不許加其鞭杖、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支節、或斷其命。】

(譯)此外,大梵!有五種會淪墮無間地獄的大罪惡業,是那五種呢?
一、故意殺父,二、故意殺母,三、故意殺阿羅漢,四、顛倒邪見破壞僧眾和合,五、惡意傷害佛身以致出血。這五種罪行,稱為無間大罪惡業。
如果有人在這五無間罪中,無論犯了任何一種,都不允許出家及受具足戒。倘若戒師讓他出家或受具足戒,戒師便是違犯戒律,應被驅出僧團擯除僧籍。
即使犯了這種重罪的僧人,因為具有了出家人的威儀形相,我也不允許對他用鞭杖刑罰,或關入牢獄,或喝斥責罵,或斬斷四肢,或殺害性命。

(註)無間:梵語阿鼻Avici,譯曰無間。如無間地獄,無間修,等無間緣等。
無間地獄。涅槃經十九曰:「阿者言無,鼻者名間,間無暫樂,故名無間。」受苦無間斷之義。八大地獄之一。是最苦處。極惡之人墮之。
玄應音義二十五曰:「阿鼻旨,或言阿毘至,亦云阿毘地獄,或云阿鼻地獄,一義也,此云無間。
無間有二:一身無間,二受苦無間。」身無間者,謂常不死而保苦命也。
(註)令出:
令:使、讓。《戰國策.趙策四》:「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文選.李陵.答蘇武書》:「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
(註)我法:我之正道、正法。對於同道者言之也。
楞嚴經曰:「佛告阿難: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


【復有四種,近五無間大罪惡業根本之罪。何等為四?
一者、起不善心殺害獨覺,是殺生命大罪惡業根本之罪。
二者、婬阿羅漢苾芻尼僧,是欲邪行大罪惡業根本之罪。
三者、侵損所施三寶財物,是不與取大罪惡業根本之罪。
四者、
倒見(註)破壞和合(註)僧眾,是虛誑語大罪惡業根本之罪。
若人於此四近無間大罪惡業根本罪中,隨犯一種,不合出家及受具戒。若令出家、或受具戒,師便得罪,彼應驅擯令出我法。
如是之人,以有出家及受具戒威儀形相,我亦不許加其鞭杖、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支節、或斷其命。】

(譯)還有四種,近似五無間大罪惡業的根本罪。是那四種根本罪呢?
一者、生起惡心殺害獨覺,是殺生大罪惡業根本罪。
二者、奸淫阿羅漢,比丘僧、尼,是邪淫大罪惡業根本罪。
三者、侵佔損壞信眾布施的三寶財物,是偷盜大罪惡業根本罪。
四者、顛倒邪見言語作惡,破壞僧眾和合,是妄語大罪惡業根本罪。
如果有人在這四種近似無間大罪惡業的四根本罪中,犯下了任何一種罪,都不允許出家及受具足戒。倘若戒師讓他出家或受具足戒,戒師便是違犯戒律,應被驅出僧團擯除僧籍。
即使犯了這根本重罪的僧人,因為已有出家及受具足戒的威儀形相,我也不允許對他用鞭杖刑罰,或關入牢獄,或喝斥責罵,或斬斷四肢,或殺害性命。

(註)倒見:顛倒的見解,有四種,即無常為常、以苦為樂、無我為我、不淨為淨。
(註)和合:
唯識述記五卷:「和合體者:能令實等不相離而相屬,此能詮緣因,名和合。又云:和合是一。」
瑜伽五十二卷:「復次云何和合?謂能生彼彼諸法諸因諸緣、總略為一,說名和合。即此亦名同事因。又此差別者,或有領受和合。謂六處緣觸,或色等緣,或作意等緣;或觸緣受。或有引生後有和合。謂無明緣行等,受緣愛,愛緣取,廣說乃至生緣老死。或有六處住和合。謂四食及命根。或有工巧處成辦和合。謂工巧智及彼相應業具士夫作用。或有清淨和合。謂十二種無雜集會,即自他圓滿等。又有世俗和合。謂諸有情,依彼意樂增上力故;互不相違,無諍無訟,亦不乖離。」



如是,或有是根本罪非無間罪,有無間罪非根本罪,有根本罪亦無間罪,有非根本罪亦非無間罪。

何等名為是根本罪亦無間罪
謂我法中先已出家受具戒者,故思殺他已到究竟
見諦(註)人等,如是名為是根本罪亦無間罪。此於我法毘奈耶中,應速驅擯

何等名為是根本罪非無間罪?
謂我法中,先已出家受具戒者,故思殺害他
異生(註)人,下至方便與人毒藥墮其胎藏,如是名為是根本罪非無間罪。
此人不應與僧共住,諸有給施四方僧物,亦不應令於中受用。

何等名為是無間罪非根本罪?
謂若有人,或受三歸、或受五戒、或受十戒。於五無間隨造一種,如是名為是無間罪非根本罪。
如是之人,不合出家及受具戒。若令出家或受具戒,師便得罪,彼應驅擯令出我法。】

(譯)在這些大罪業中還有區分:是根本罪但不是無間罪;或者是無間罪但不是根本罪;或者既是根本罪也同樣是無間罪;或者既不是根本罪也不是無間罪。

什麼是「既是根本罪也同樣是無間罪?」
就是歸依佛法已經出家受具足戒的僧人,故意殺害已經見道證果的聖人,就稱為既是根本罪也同樣是無間罪。按照佛法律藏戒律,應當盡速將他驅出僧團擯除僧籍。

什麼是根本罪但不是無間罪?
就是歸依佛法已經出家受具足戒的僧人,故意殺害他人,甚至經由不同的方法給人毒藥讓人墮胎,這種罪行就是根本罪但不是無間罪。
這種僧人不應該與僧團同住,所有各方布施供養的四方僧祇物,也不能讓他享用。

什麼是無間罪但不是根本罪?
是說如果有人領受過三皈依、或者領受過五戒、或者領受過十戒。無論造作了任何一項五無間罪,就是所謂無間罪但不是根本罪。
這樣的人不允許出家及受具足戒。倘若戒師讓他出家或受具足戒,戒師便是違犯戒律,應被驅出僧團擯除僧籍。

(註)見諦:證悟真理也。聲聞預流果已上,菩薩初地以上之聖者也。
(註)異生:凡夫之異名,凡夫輪迴六道,受種種別異之果報,又凡夫種種變異而生邪見造惡,故曰異生。
大日經疏一曰:「凡夫者,正譯應云異生,謂由無明故。隨業受報,不得自在。墮於種種趣中,色心像類,各各差別,故曰異生也。」
探玄記十曰:「異生者,執異見而生,故曰異生。即舊名凡夫也。」
秘藏寶鑰上曰:「凡夫作種種業,感種種果,身相萬種而生,故名異生。」



【何等名為非根本罪亦非無間罪?
謂若有人,或受三歸、或受五戒,於佛、法、僧而生疑心,或歸外道以為師導,或執種種若少若多吉凶之相,祠祭鬼神。
若復有人於諸如來所說正法、或聲聞乘相應正法、或獨覺乘相應正法、或是大乘相應正法,誹謗
遮止(註)。自不信受,令他厭背;障礙他人讀誦書寫,下至留難(註)一頌正法。
如是名為非根本罪亦非無間,而生極重大罪惡業,近無間罪。
如是之人,若未懺悔除滅如是大罪惡業,不合出家及受具戒。若令出家或受具戒,師便得罪,彼應驅擯令出我法;
若已出家或受具戒,犯如是罪若不懺悔,此於我法毘奈耶中,應速驅擯。】

(譯)什麼是「既不是根本罪也不是無間罪」?
如果有人,已受了三皈依、或領受了五戒,卻對佛法僧三寶心生懷疑,或是歸依外道以外道為師,或者迷執種種吉凶感應去祭祀鬼神。
還有些人,造謠誹謗諸佛世尊所宣說的正法,或是聲聞乘相應正法,或者是獨覺乘相應正法,或者是大乘相應正法,阻止正法流傳。非但自己不信受正法,也使他人感到厭惡而背離正法;障礙他人讀誦書寫經典,甚至連一句偈頌的正法經文都會刁難阻止。
這就稱為「既不是根本罪也不是無間罪」,而是造作了極重的大罪惡業,類同是無間大罪。
犯這種罪業的人,如果不通過懺悔來滅除這種重大罪業,是不允許出家及受具足戒。倘若戒師讓他出家或受具足戒,戒師便是違犯戒律,應被驅出僧團擯除僧籍。
倘若已經出家或已受具足戒的僧人,犯下這種罪業而不懺悔,依照佛法律藏戒律,應當盡快將他驅出僧團擯除僧籍。。

(註)遮止:攔阻、阻止。遮:掩蓋,掩蔽。
(註)留難:阻留、刁難。邪魔來留止人之善事,為修行之障難也。
涅槃經三曰:「云何知天魔為眾作留難?」往生論註上曰:「第六天魔,常於佛所作諸留難。」


【所以者何?此二種人,習行(註)破毀正法眼行;習行隱滅正法燈行;習行斷絕三寶種行;
令諸天人習行
無義無利(註)苦行(註),墮諸惡趣。
此二種人,自謗正法毀呰賢聖,亦令他人誹謗正法毀呰賢聖。命終當墮無間地獄,經劫受苦,不可療治。】

(譯)為何如此呢?這兩種人的習行造作,毀壞了眾生徹見真理的清淨法眼;隱滅了照亮無明黑暗的正法明燈;斷絕了三寶的傳承;
讓所有天、人,也常常造作招引惡趣苦果、無利生死解脫的惡行。
這二種人,不但自己誹謗正法詆毀賢聖,也教使他人誹謗正法詆毀賢聖。命終必當淪墮無間地獄,經歷長劫苦難折磨,無法救拔得到解脫。

(註)無義無利:
瑜伽八十四卷:能引苦故;說名無義。
瑜伽八十四卷:無義者:不能修得涅槃因故。無利者:不能得彼涅槃果故。
(註)習行:
1.常行;習慣做。
abhyāsa:薰習
2.修習,學習。
pratisevyamāna:a meaning or sense of a passage or literary work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literal one), that emerges from a deep and keen study.
(註)無義苦行:
大毗婆沙論三十九卷:何故世尊作如是說:修餘苦行,無義俱耶?答:彼行趣死近死至死;非如是苦行能超越死故。謂諸有情,為欲超越老死海故;修彼苦行。然彼苦行,從見趣起,倍令沉沒老死海故;佛說修彼與無義俱。
生老死三,遍在諸有。老死正是有情所厭;死起厭強;故此偏說。
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一切流轉,皆名無義。一切還滅,皆名有義。
如是苦行,從見趣起,違背還滅,隨順流轉;故說修彼,與無義俱。
大德說曰:三惡趣苦,皆名無義;善趣解脫,皆名有義。
如是苦行,邪方便起,違善趣等,順惡趣苦;故說修彼,與無義俱。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如是苦行,能令眾生墮在生死,恆受諸界諸趣諸生諸處眾苦;故說修彼,與無義俱。


<< 03-05 經文註釋 >>
【復次,大梵!或有遮罪(註)無依行(註)法,或有性罪(註)無依行法;於性罪中,或有根本無依行法。
云何根本無依行法?
謂若苾芻行非梵行犯根本罪,或以故思殺異生人犯根本罪,或復偷盜非三寶物犯根本罪,或
大妄語(註)犯根本罪。
若有苾芻,於此四種根本罪中,隨犯一種,於諸苾芻所作事業令受
折伏(註),一切給施四方僧物,皆悉不聽於中受用。
而亦不合加其鞭杖、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支節、或斷其命。
如是名為,於性罪中,根本重罪無依行法。
何故說名為根本罪?
謂若有人犯此四法,身壞命終墮諸惡趣,是諸惡趣根本罪故,是故說名為根本罪。】

(譯)此外,大梵!還有世尊制定禁戒的遮罪無依行法,還有自性不善造作惡行的性罪無依行法;在性罪中,還有根本罪無依行法。
什麼是根本罪無依行法?
就是說,比丘造作了不淨淫行,是犯了邪淫根本罪;或故意殺人,是犯了殺生根本罪,或偷盜非三寶物,是犯了偷盜根本罪,或大妄語欺騙世人謀取利養,是犯了妄語根本罪。
比丘在這四種根本罪中,無論犯了任何一種,都禁止他參與比丘所能從事的各種法事,一切信眾所供養的僧祇物,也都不允許讓他享用。
但仍然不能對他用鞭杖刑罰,或關入牢獄,或喝斥責罵,或斬斷四肢,或殺害性命。
這就是性罪無依行法中的根本重罪無依行法。
為何說這罪行是根本罪呢?
就是說,如有違犯了這四種戒法的人,身壞命終必定淪墮三惡道,因為這罪業是墮轉惡道的根本,所以稱為根本罪。

(註)無依行:無依止。以行法為生功德善根之所依處,然或緣邪見、或依惡緣,其行法有不為功德善根之所依止者,共有十種,稱十無依行。
(註)遮罪:為「性罪」之對稱。違犯遮戒(因應時間、地點、情況所制定之戒),稱為遮罪。通常較性罪為輕。若犯性罪,必遭僧團驅逐;若犯遮罪,則可在眾僧之前懺悔,謹慎言行即可。
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九:「云何遮罪?謂佛世尊觀彼形相不如法故,或令眾生重正法故,或見所作隨順現行性罪法故,或為隨順護他心故,或見障礙善趣壽命沙門性故,而正遮止。若有現行如是等事,說名遮罪。」
(註)性罪:二罪之一為「遮罪」之對稱。指自性之罪過。又作自性罪、性重、實罪。謂不論處於何種環境,若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均屬本質之罪惡行為,稱為性罪。
反之,伴隨性罪所引起之各種過失,或為避免世間之誹謗,而觸犯釋尊所制止之戒律,屬極輕之罪,稱為遮罪,如飲酒為一般視作遮罪。
對性罪之禁戒,稱為性戒、性重戒、主戒、舊戒;對遮罪之禁戒,稱為遮戒、離惡戒、客戒、新戒。即使佛陀未制定性戒,性罪仍屬罪惡;而遮罪則是佛陀制定遮戒後始成為罪。
瑜伽九十九卷:云何性罪?謂性是不善;能為雜染,損惱於他;能為雜染,損惱於自。雖不遮製;但有現行,便往惡趣。雖不遮製;但有現行,能障沙門。

(註)大妄語:言語不誠實,欺騙他人,叫做妄語。於聖道中,未得言得,未證言證,或說我受天龍鬼神的供養等語,以誑愚人,以取利養,皆名大妄語,其罪很重,死後當入大地獄。
(註)折伏:
折:斷也 。  伏:屈伏也,伏伺也 ,犬伺人便即伏故從人從犬會意字也。


【何故無間及近無間根本罪等,說名極重大罪惡業無依行法?
善男子!譬如鐵摶、鉛錫摶等,擲置空中,終無暫住必速墮地。
造五無間及近無間四根本罪,并謗正法疑三寶等,二種罪人亦復如是。
若人於此十一罪中,隨造一種,身壞命終無餘間隔,定生無間大地獄中,受諸劇苦,故名極重大罪惡業無依行法。
犯此極重大罪惡業無依行法補特伽羅,於現身中,決定不能盡諸煩惱,尚不能成諸三摩地,況能趣入
正性離生(註)!彼人命終定生地獄受諸重苦。】

(譯)為何無間罪及近似無間的四根本罪,稱為最嚴重大罪惡業無依行法?
善男子!譬如鐵塊、鉛錫塊等,拋擲空中,必然快速墜地沒有一刻暫停。
造作五無間及近似無間罪業的四根本罪,與誹謗正法、懷疑三寶的兩種罪人也是如此。
在這十一種罪中,無論犯了任何一種罪行的人,身壞命終後沒有片刻時間暫停,立即投生無間大地獄中,遭受各種劇苦,因此稱為最嚴重大罪惡業無依行法。
犯了這最嚴重大罪惡業無依行法的眾生,在今生中,必定不能盡除各種煩惱,尚且不能成就各種三摩地,又豈能出離生死證得涅槃!這些人命終身後必定投生地獄遭受各種劇苦。

(註)正性離生:見道之別名。為法性、法相家之用語。又作聖性離生。
「正性」,係指無漏聖道。涅槃、聖道等其性正純而不邪曲。
「離生」指斷除由「分別」而生起的煩惱。一說謂「離生」,係指脫離凡夫之生。蓋入見道位則得聖道涅槃的正性,遠離煩惱之生,故云。
「生」是煩惱的異名。或指善根未熟,有如諸種生物至腹中為害,能使有情輪迴生死。
而涅槃所證之理能離煩惱之生;無漏聖道之智能超越善根之未熟,故名正性離生。
概括而言,不只是見道,即使是修道、無學道亦有正性離生之義。但因見道為其初,意義較為偏重,故成為正性離生的異名。
俱舍論卷二十三︰「正性所謂涅槃,或正性言因諸聖道,生謂煩惱,或根未熟,聖道能越故名離生。」
發智論卷一︰「如是心心所法,為等無間,捨異生性得聖性,捨邪性,得正性,能入正性離生故名世第一法。」


【復次,大梵!若善男子若善女人,以淨信心歸依我法,或趣聲聞乘、或趣獨覺乘、或趣大乘,於我法中淨信出家,受具足戒;於諸學處(註)深心敬重,於四根本性罪戒中,堅固勇猛精勤守護。
如是之人,常為一切人、非人等隨逐擁衛,名不虛受人天供養;
於三乘中隨所欣樂,速能
趣入(註)成辦究竟(註)
是故,真實求涅槃者,寧捨身命終不毀犯如是四法。】

(譯)此外,大梵!無論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信心清淨歸依佛法,志向修學聲聞乘、或者志向修學緣覺乘、或者志向修學大乘,如法歸依淨信出家,領受了具足戒;對於所受持的各種戒律,發自內心深深敬重,心念堅定精勤守護殺、盜、淫、妄,四根本性罪戒。
這樣清淨持戒的出家人,時時受到一切人、非人等眾生的追隨擁護,真正值得人界、天界來供養;
隨心所喜修學任何一乘佛法,必定能夠快速證悟究竟圓滿。
因此,真心志求涅槃解脫的修行人,寧捨生命也絕不會毀犯這四種根本罪。

(註)學處:1.修學之處,如五戒也叫五學處。2.科目,即修學佛法的科目。3.方法,即修學佛法的方法。
一般指戒律。即比丘、比丘尼學習戒律時,所遵循之戒條,如五戒、八戒、十戒等,稱為學處。南傳佛教稱戒、定、慧三學為三學處。
另據菩薩地持經卷一所載,菩薩有七學處,即:自利、利他、真實義、力、成熟眾生、自熟佛法、無上菩提。此外,大日經卷六受方便學處品分顯密而說所學之體,又譯之為「學句」。
(註)趣入:趨入。朝...進入.
瑜伽三十七卷:趣入者:謂得淨信增上力故;或有在家,遠離惡行,受持學處。或趣非家,遠離諸欲,受持學處。
(註)成辦究竟:
成辦:完成。accomplishes。
究竟:形容至高無上之境界,或對事物徹底極盡之意。
大毗婆沙論三十三卷:「此中何故名究竟耶?答:世尊或時於道說究竟聲;或時於斷說究竟聲。出世因果、俱究竟故。
於道說究竟聲者:如世尊說:一類聰慢者,不能知究竟,彼不證道故;不調伏而死。一類者、謂外道。彼實愚癡,自謂聰慧,而生憍慢;名聰慢者。究竟者、謂勤勇究竟。彼於此究竟,不如實知見;名不能知。八支聖道,說名為道。彼於此道,不能證故。不調伏而死,謂有煩惱生,有煩惱而死。不得真實調伏道故。
於斷說究竟聲者:如世尊說:已到究竟者、無怖無疑悔。永拔有箭故。彼住後邊身。此是最究竟、無上寂靜跡,清淨不死跡。諸相皆盡故。究竟者、謂事成究竟。」


【所以者何?諸有情類要由三因得涅槃樂:一者、依止如來為因;二者、依我聖教為因;三者、依我弟子為因。
諸有情類依此三因,精勤修行得涅槃樂。若人毀犯如是四法,我非彼師,彼非弟子。
若人毀犯如是四法,則為違越我所宣說、甚深廣大、無常、苦、空、無我相應,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別解脫(註)教。
若越如是別解脫教,則於一切靜慮、等持,皆成
盲冥(註),不能趣入;為諸煩惱惡業纏縛;於三乘法亦為非器,當墮惡趣受諸重苦。】

(譯)為何如此呢?所有眾生必須憑依三正因才能證得不生不滅的涅槃快樂:
一.依止如來,以佛為因;二.依從佛法正教,以法為因;三.依從佛法正位弟子,以僧為因。
眾生憑依佛法僧三因,精勤修行才能證得不生不滅的涅槃快樂。如果有人毀犯了四根本罪,如來就不是他的師父,他也不是如來弟子。
如果有人毀犯了四根本罪,就是違越了如來所宣說廣大深妙,與無常、苦、空、無我相應的佛法教示,違越了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的別解脫戒。
如果違越了這別解脫教戒,則一切的止觀禪修都無法見聞,無法趣入修習。被各種煩惱惡業纏縛;也無法受持三乘佛法,必當淪墮惡道遭受各種劇苦。

(註)別解脫:戒律的別名,因受戒能使身口意惡業,別別解脫,故名。
波羅提木叉Pratimokṣa之異稱。譯言別解脫,為戒律之一名。
婆羅提木叉,鉢喇底木叉。戒律三名之一。譯曰別解脫,又曰處處解脫。七眾所受之戒律,各就解脫身口七支之惡之義而簡別為定共戒道共戒,稱之曰別解脫戒。又翻曰隨順解脫。以戒律隨順有為無為二種解脫之果故也。

(註)盲冥:謂盲昧闇冥,為無明煩惱所覆蔽,則無見理之明,如盲者之無法見物。
大智度論卷四十:「舍利弗說:『我師不出者,我等永為盲冥。』」法華經卷一偈:「以貪愛自蔽,盲瞑無所見。」



【若善男子若善女人,於我所說別解脫教,所制四種根本重罪,清淨無犯,我是彼師,彼是弟子;
隨順我語,
善住(註)我法,一切所作(註)皆當成滿。
此人善住
尸羅蘊(註)故,名為善住一切善法、或名具足住聲聞乘(註)、或名具足住獨覺乘、或名具足住於大乘。
所以者何?若能護持如是性罪四根本法,當知則為建立一切有漏、無漏善法
勝因(註)。是故,護持如是四法,名為一切善法根本。】

(譯)無論是善男子或善女人,對於如來所教示的別解脫戒,如來所制定的四種根本重罪,能夠清淨持守而不違犯,如來就是他的上師,他也是如來的弟子;
隨順如來教誨,安住佛法正道,一切修行都能究竟圓滿。
此人能夠安住持守所有戒律諸惡不作,就是安住持守一切善法,或是圓滿安住聲聞乘法、
或是圓滿安住緣覺乘法、或是圓滿安住大乘法。
為何如此呢?應當明白,如能護持性罪四根本法,是建立一切有漏、無漏各種善法的殊勝善因。因此,護持這四種根本法,就是一切善法的根本。

(註)一切所作:瑜伽十六卷披尋記:諸修行者一切所作皆得究竟者:所作有八:一、滅依止,二、轉依止,三、遍知所緣,四、喜樂所緣,五、得果,六、離欲,七、轉根,八、引發神通。
(註)尸羅蘊:戒蘊,戒的類集,又稱戒身、戒品、“身、品、蘊三者係表示複數“。

(註)勝因:殊勝之善因也。佛說無常經曰:「勝因生善道,惡業墮泥犁。」
(註)具足住聲聞乘:圓滿修習聲聞乘,並安住其境界。
具足:謂修習圓滿。住者:謂於入住出,隨意自在。
法蘊足論六卷:具足者:謂此依出家,及依遠離所生善法精勤修習,無間無斷,方得圓滿;故名具足。住者:謂成就此,靜慮現行,隨行,遍行,遍隨行,動轉解行;故名為住。
具足住:增壹阿含經譯作「自遊戲;自娛樂」,雜阿含經譯作「具足住」,中阿含經譯作「成就遊」,南傳作「進入後住於」(upasampajja vihara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進入及住在」(enter and dwell in),即 「保持在……中」的意思。
(註)善住:安定、安住之意。
瑜伽十一卷:住者:謂於所緣,不流散故。
瑜伽四十六卷:諸行生已;即時未壞;正觀為住。


【如依大地,一切藥穀、卉木、叢林、皆得生長;
如是依止極善護持四根本戒,一切善法皆得生長。
如依大地,一切諸山,小輪圍山、大輪圍山、妙高山王,皆得
安住(註)
如是依止極善護持四根本戒,諸聲聞乘及獨覺乘、無上大乘,皆得安住。
如依大地,求得一切世間美味;
如是依止極善護持四根本戒,求得一切念定、總持、安忍聖道,乃至無上正等菩提。】

(譯)譬如,一切的藥材五穀、花卉、叢林,憑依著大地,才能生長茁狀;
同樣的,憑依著盡心護持四根本戒,一切善法才都能生長。
譬如,所有山嶺,小鐵圍山、大鐵圍山、妙高山王等,憑依著大地,才能安住不動;
同樣,
憑依著盡心護持四根本戒,才能
安住身心無所動搖的修行聲聞乘法、緣覺乘法、無上大乘法。
譬如憑依著大地,能求得到一切世間美味飲食;
同樣,
憑依著盡心護持四根本戒,才能修得一切正念正定、陀羅尼、安忍等解脫正道,乃至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註)安住:supratiṣṭhitaḥ。安立身心而不動搖。
雜集論十卷:安住者:或時失念,於外馳散;尋復斂攝故。
瑜伽七十八卷:安住者:謂或安立補特伽羅;或復安立諸法遍計所執自性;或復安立一向,分別,反問,置記;或復安立隱密,顯了,記別差別。
安住  (1) Existence, subsistence (sthiti). (2) To commit, or yield up mind and body; to pacify mind and body. To be steadfast.


【又如大地,於淨、不淨皆等任持(註)
極善護持四根本戒諸善男子及善女人亦復如是,於其法器及非法器,其心平等,不譏不弄,不自貢高,
不卒(註)呵舉(註),能為一切善法生處。
又如大地,一切有情皆共受用而得存活;
極善護持四根本戒諸善男子及善女人亦復如是,於諸如來所說正法,生長第一歡喜淨信;
於諸有情無差別想,以四攝法平等攝受一切有情,皆共依止受用法樂,而自存活。】

(譯)又譬如大地,對於所有清淨、不清淨萬物都能平等載受;
盡心護持四根本戒的善男子及善女人也是如此,對於能任持正法的法器僧或非法器僧,都以平等心來看待,不會去譏諷嘲弄,不會有貢高慢心,對於犯戒僧人不會輕率呵責或舉發過失,自己就能成就為生長一切善法的寶地。
又譬如大地,一切眾生都能共同受用大地萬物而存活;
盡心護持四根本戒的善男子及善女人也是如此,對於諸佛所說正法,都能生起最大歡喜心來淨信受持;
對於一切眾生不起分別心,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平等引領一切眾生,一切眾生都能相互依止,享受法喜安樂,安養法身慧命。

(註)任持:攝持。承受維持。
To keep, maintain, preserve, support (ādhāna, dhāraṇa, dhṛti).

(註)卒:倉猝、突然。《漢書.卷六○.杜周傳》:「卒搖易之則民心惑,若是者誠難施也。」
(註)呵舉:訶舉,呵:呵罵責難。舉:指摘、糾正。


<< 03-06 經文註釋 >>
【爾時,尊者優波離聞佛所說,從座而起整理衣服,頂禮佛足,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極善護持四根本戒諸善男子及善女人,於其法器及非法器,其心平等,不譏不弄、不自貢高、不卒呵舉。
若如是者,於未來世,有諸苾芻破戒惡行,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諸苾芻僧於是人等,云何方便
呵舉(註)驅擯?】

(譯)這時,優波離尊者聽聞了世尊的開示,就從座位起身整理好衣服,頂禮佛足,偏袒一肩右膝跪地,合掌恭敬對佛說:世尊!如佛所說,盡心護持四根本戒的善男子善女人,對於能任持正法的法器僧或非法器僧,都以平等心來看待,不會去譏諷嘲弄,不會有貢高慢心,對於犯戒僧人不會輕率呵責或舉發過失。
若是如此,在未來世,若有比丘違犯戒律造作惡行,並非精勤修道的沙門卻自稱沙門,並非清修梵行卻自稱是清淨梵行;比丘僧眾對於這些犯戒比丘,應當如何呵責舉過驅逐擯籍?

(註)呵舉:訶舉,呵:呵罵責難。舉:指摘、糾正。



【佛告尊者優波離言:我終不許外道俗人舉苾芻罪,我尚不許諸苾芻僧,不依於法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何況驅擯!
若不依法,
率爾(註)呵舉破戒苾芻或復驅擯,便獲大罪。
優波離!汝今當知有十非法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便獲大罪。諸有智者皆不應受。何等為十?
一者、
不和(註)僧眾,於國王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
二者、不和僧眾,
梵志(註)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
三者、不和僧眾,宰官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
四者、不和僧眾,於諸長者居士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
五者、女人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
六者、男子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
七者、淨人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
八者、眾多苾芻、苾芻尼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
九者、宿怨嫌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
十者、內懷忿恨,率爾呵舉破戒苾芻。
如是十種,名為非法,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便獲大罪;
設依實事而呵舉者,尚不應受,況於非實,諸有受者亦得大罪。】

(譯)世尊對優波離尊者說:我從不允許外道或白衣俗人揭舉比丘罪過,我尚且不許比丘僧眾不依戒律正法,輕率呵責揭舉破戒比丘,何況是驅逐出僧團擯除僧籍這種大事!
如果不依戒律正法,輕率呵責揭舉破戒比丘或是驅逐擯籍,就是違戒犯了大罪。
優波離!你要知道,有十種違律輕率呵舉破戒比丘的非法行為,是犯大罪的。有智慧的人都不應當這麼做。是那十種呢?
一者、不和合僧眾,在國王前輕率呵責揭舉破戒比丘。
二者、不和合僧眾,在婆羅門眾(淨道修行人)前隨意輕率呵責揭舉破戒比丘。
三者、不和合僧眾,在宰官眾前輕率呵責揭舉破戒比丘。
四者、不和合僧眾,在長者居士眾前輕率呵責揭舉破戒比丘。
五者、不和合僧眾,在白衣女眾前輕率呵責揭舉破戒比丘。
六者、不和合僧眾,在白衣男眾前輕率呵責揭舉破戒比丘。
七者、不和合僧眾,在淨人眾前輕率呵責揭舉破戒比丘。
八者、不和合僧眾,在眾多比丘、比丘尼前輕率呵責揭舉破戒比丘。
九者、不和合僧眾,在與破戒比丘有舊怨嫌隙的人前,輕率呵責揭舉破戒比丘。
十者、不和合僧眾,心懷忿恨,輕率呵責揭舉破戒比丘。
這十種不合戒律,輕率呵舉破戒比丘的非法行為,是犯大罪的。
即使是依照事實來舉罪,比丘在這眾人前也不應該承認,更何況是不實的污衊;若有比丘遭到非法舉罪而認罪,也犯大罪。

(註)率爾:輕率、急遽。
(註)梵志: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音譯為「婆羅門」。
原為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佛陀則表示婆羅門不應以出生來界定,而要以行為來界定,因此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註)不和:不和合、不相好喜。
瑜伽五十六卷:問:依何分位,建立不和合?此復幾種?答:與和合相違,應知不和合若分位,若差別。
和合:戒本疏‧釋戒經序:「言和合者,將欲廣說,情事相違,義須先和,方應後集,故言和也。」
瑜伽十卷:云何和合義?謂諸緣聚集義。
瑜伽五十六卷:問:依何分位,建立和合?此復幾種?答:依所作支無闕分位,建立和合。此復三種。謂集會和合,一義和合,圓滿和合。
行宗記釋云:「和合中,初科。情事,情即僧心,事即說戒。事涉是非,情容異見,故有相違。」



【復有十種非法呵舉破戒苾芻,便獲大罪。諸有智者亦不應受。
何等為十?
一者、諸餘外道,呵舉苾芻。
二者、不持禁戒在家白衣,呵舉苾芻。
三者、造無間罪,呵舉苾芻。
四者、誹謗正法,呵舉苾芻。
五者、毀呰賢聖,呵舉苾芻。
六者、
癡狂心亂(註),呵舉苾芻。
七者、
痛惱所纏(註),呵舉苾芻。
八者、四方僧淨人,呵舉苾芻。
九者、守園林人,呵舉苾芻。
十者、被罰苾芻,呵舉苾芻。
如是十種非法呵舉破戒苾芻,便獲大罪。設依實事而呵舉者,亦不應受,況於非實!諸有受者亦得大罪。】

(譯)還有十種呵舉破戒比丘的非法行為,是犯大罪的。有智慧的人都不應當這麼做。是那十種呢?
一者、其他外道,呵責揭舉比丘。
二者、不受淨戒的在家白衣,呵責揭舉比丘。
三者、造作無間罪的人,呵責揭舉比丘。
四者、誹謗正法的人,呵責揭舉比丘。
五者、詆毀聖賢的人,呵責揭舉比丘。
六者、癡狂心亂意識不清的人,呵責揭舉比丘。
七者、受煩惱痛苦纏縛,心智不正的人,呵責揭舉比丘。
八者、服務僧團的淨人,呵責揭舉比丘。
九者,照護寺院園林的人,呵責揭舉比丘。
十者,犯戒受罰的比丘,呵責揭舉比丘。
這十種非法呵舉破戒比丘的行為,是犯大罪的;
即使是依照事實來舉罪,比丘在這眾人前也不應該承認,更何況是不實的污衊;若有比丘遭到非法舉罪而認罪,也犯大罪。

(註)癡狂心亂:精神不正常。意識不清楚。
言癡狂者,以不憶識是比丘故。

(註)痛惱所纏:病痛煩惱纏縛,心智已有缺損不正。相當現代之心智缺陷。


【復次,優波離!若有苾芻毀犯禁戒,與僧共住;於僧眾中有餘苾芻,軌則所行皆悉具足,一切五德(註)無不圓滿。
應從坐起整理衣服,恭敬頂禮苾芻僧足,便至破戒惡苾芻前,求聽舉罪,作如是言:
長老憶念,我今欲舉長老所犯,以實非虛妄,應時不非時,軟語非麁獷,慈心不瞋恚,利益非損減,為令如來
法眼(註)法燈(註)久熾盛故。長老聽者,我當如法舉長老罪。】

(譯)此外,優波離!如果有比丘毀犯禁戒,與僧團同住;在僧團中,持戒清淨威儀具足,五德全都圓滿的其他比丘。
應從座位起身整理好衣服,恭敬頂禮比丘僧眾,來到破戒比丘面前,請他聽取舉發罪過,應當這樣說:
長老大德請您回想思惟,我現在要舉發長老您所犯罪過,所舉發的罪行是事實不是虛假,現在舉罪是合適的時間,我用柔和不粗惡的語氣來舉罪,我是以慈悲不帶瞋忿的心念來舉罪,舉罪為了利益長老您而不是損害長老您,為了能使如來徹見真理的智慧法眼、照破黑暗的正法明燈久住興盛。請長老您傾聽,我要如法來舉發長老您的罪過。

(註)五德:戒師五德。即:(一)持戒,(二)十臘,(三)解律藏,(四)通禪思,(五)慧藏窮玄。
或於結夏安居畢日,舉行自恣舉罪,選任此自恣舉罪者,必具二種五德,即:
一、自恣五德,即不愛、不恚、不怖、不癡、自恣不自恣知。
二、舉罪五德,即知時、真實、利益、柔軟、慈心。

(註)法眼:指徹見佛法正理之智慧眼。係五眼之一。此眼能見一切法之實相,故能分明觀達緣生等差別法。菩薩為度眾生,以清淨法眼觀諸法,能知能行,得證是道;又知一切眾生之各各方便門,故能令眾生修行證道。
(註)法燈:正法能照破世之冥闍,譬以燈火。心地觀經二曰:「法寶猶如一切明燈。」華嚴經二曰:「能燃照世妙法燈。」燃此法燈者為佛祖,故指佛祖云法燈。傳法者云傳燈。



【彼若聽者,便應如法如實舉之。
彼若不聽,復應頂禮上座僧足,恭敬白言:如是苾芻犯如是事,我依
五法(註)如實舉之。
時僧眾中上坐苾芻,應審觀察能舉、所舉,及所犯事虛實輕重,依
毘奈耶(註)素怛纜(註),方便撿問,慰喻呵責;以七種法(註)如應滅除;若犯重罪應重治罰、若犯中罪應中治罰、若犯輕罪應輕治罰,令其慚愧懺悔所犯。】

(譯)如果犯過比丘允許被舉罪,就應該如法如實舉發罪行。
如果這比丘不允許被舉罪,應當再次頂禮上座比丘,恭敬陳述:這位比丘違犯了某種戒律,我是依照舉罪五法來如實舉罪。
此時僧眾的上座比丘,應當詳細審察舉發人、被舉發人,及所舉發罪行的真假與輕重,依照律藏及經典所記載的方法來檢察詢問,或是安慰開導、或是訶斥責備;以七羯磨法,處以相當治罰來滅罪;若犯重罪則應重罰、若犯中罪則應中罰、若犯輕罪則應輕罰,使他發起慚愧心,懺悔所犯罪過。

(註)毘奈耶:律藏。一作鼻那夜,毘那耶,又云毘尼,鞞尼迦。三藏之一,謂佛所說之戒律。譯曰滅,或律,新譯曰調伏。
戒律滅諸過非,故云滅,如世間之律法,斷決輕重之罪者,故云律,調和身語意之作業,制伏諸要行,故云調伏。
毘尼母論一曰:「毘尼,名滅。滅諸惡法,故名毘尼。」大乘義章一曰:「言毘尼者是外國語,此翻為滅。」行事鈔中一曰:「毘尼,或云毘奈耶,或云毘那耶,此翻為律。或以滅翻從功能為號。終非正譯,故以律翻之,乃當正義。」義林章二本曰:「毘奈耶者,此云調伏。」
(註)素怛纜:又作蘇多羅,或修多羅,華譯為經、契經、綖經等,是經典的通稱。
(註)五法:
雜阿含經: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被舉比丘復以幾法,安己之心?
佛告舍利弗:被舉比丘,當以五法,令安其心。念言:他從何處得?令實在莫令不實,是正時而非非時,義理饒益而非不饒益,言詞柔軟而非粗惡,是以慈心而非瞋恚。舍利弗!被舉比丘當具此五法,自安其心。

(註)七種法:七羯磨,治罰比丘之七種作法:一訶責,二擯出,三依止,四不至白家,五不見舉,六不懺舉,七惡見不捨舉。
一、訶責:厲聲叱責。
二、擯出:又作滅擯、驅擯、擯罰、驅出、驅遣、擯治驅遣、擯。此係對犯戒比丘、沙彌等出家眾處罰方法之一,即將其自教團逐放,不許其與僧眾共同起居。此相當於削除僧籍,故又稱擯籍。
三、依止:若比丘癡無所知。多犯衆罪。共白衣雜住。而相親附。不順佛法。佛言。聽僧爲作依止白四。謂遣依止有徳人住。不得稱方國土等作。
四、遮止不至白衣家:比丘有十法。僧應與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惡説罵白衣家方便令白衣家損減。作無利。作無住處。鬥亂白衣。於白衣前謗佛法僧。在白衣前作下賤罵如法許白衣而不實此作及差使送懺懺解等。

三舉:指比丘違犯不見、不懺悔、惡見不捨等三罪,犯此三罪者,則宜行羯磨法,以舉其罪,棄彼等於眾人之外,稱為三舉。即:
(一)不見舉,對犯罪後雖經他人忠告,仍不自認有罪者。
(二)不懺舉,對有過而無心悔改之人。
(三)惡見不捨舉:惡邪不捨見。:對生惡見,謂己知佛所說一切法,並謂犯婬欲非障道法者。
邪心決徹,名之為見;見心違理,目之為惡。



<< 03-07 經文註釋 >>
【時優波離復白佛言:世尊!若實有過惡行苾芻,恃白衣力、或財寶力、或多聞力(註)、或詞辯力、或弟子力,以如是等諸勢力故,凌拒僧眾,上坐苾芻持素怛纜及毘奈耶、摩怛理迦(註)者,如法教誨皆不承順。如是苾芻云何治罰?
佛言:優波離!上座苾芻持三藏者,應和僧眾,遣使告白國王、大臣令助威力,然後如實依法治罰。】

(譯)這時優波離尊者又再請問佛:世尊!如果實際犯戒有罪的惡行比丘,憑藉自己世俗在家勢力、或財寶力、或博學多聞威望力、或機巧詞辯力、或眾多弟子力,憑藉著這種種勢力,高傲抗拒僧眾舉罪,對於上座比丘奉循經、律、論三藏的如法教誨,全都不順從領受,這樣的比丘要如何來治罰?
佛對優波離說:如法奉持經、律、論三藏的上座比丘,應當聯合僧眾,派人稟明國王、大臣,借助他們令人威服的勢力,再依法來如實治罰。

(註)多聞力:多聞力者,多聞經法之解力;施、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力者,乃由多聞之解力,而起六度之修行;
漢字「多聞」一詞,是梵文Bahusruta一語翻譯的,巴利文寫作Bahusruta。這一詞語由Bahu(義為「多、廣、博」等),加上Sruta(義為「聞說、聽取」之意)二字組合。這一詞的意義一般認為是「多聞」(heard much)、「廣知」(Well informed)、博學(of widelearning)。

(註)摩怛理迦:又作摩怛履迦,摩夷,摩得勒伽,摩德勒伽,摩侄梨迦,摩多羅迦。論藏之別名。
譯曰本母,行母。本為理,論藏為生理之母,故曰本母,又為生行法之母,故曰行母。
玄應音義一曰:「摩夷,正言摩怛理迦,此云本母。理為教本,故以名焉。」同十六曰:「摩得勒伽,或言摩侄梨迦,或言摩怛履迦,此譯云母,以生智故也。」顯揚論六行瑫音義曰:「摩怛履迦,此云行母。」慧琳音義十八曰:「摩怛理迦,唐云本母,亦云論也。」



【時優波離復白佛言:世尊!若彼有過惡行苾芻,以財寶力、或多聞力、或詞辯力、或以種種巧方便力,令彼國王大臣歡喜,皆住破戒非法朋中;容縱如是惡苾芻罪,不聽如實依法治罰。爾時,僧眾應當云何?
佛言:優波離!若彼苾芻行無依行,於僧眾中麁重罪相未彰露者,是時僧眾應權捨置。
若彼苾芻行無依行,於僧眾中麁重罪相已彰露者,是時僧眾應共和合,依法驅擯令出佛法。】

(譯)這時,優波離尊者又再請問佛:世尊!如果那個有罪的惡行比丘,藉著財力、或多聞威望力、或詞辯力,或以種種機巧方法,使得國王大臣們歡喜,與這破戒比丘結成了非法朋黨,因此縱容犯戒比丘種種罪行,不允許僧團如實依律治罰。此時僧眾應當如何處理?
佛對優波離說:如果這比丘所作的無依惡行,在僧團中尚未清楚顯露惡劣罪相時,僧團可權宜不去處理。
如果這比丘所作的無依惡行,在僧團中已經清楚顯露出惡劣罪相,僧團應當和合一心,依律將他逐出僧團擯除僧籍。



【優波離!譬如鷰麥(註)在麥田中,牙莖枝葉與麥相似,穢雜淨麥。乃至彼草其穗未出,是時農夫應權捨置。穗既出已,是時農夫恐穢淨麥,并根剪拔棄於田外。
行無依行破戒苾芻,亦復如是。恃白衣等種種勢力,住於僧中,威儀形相與僧相似,穢雜清眾,乃至善神未相覺發。於僧眾中麁重罪相未彰露者,是時僧眾應權捨置。
若諸善神已相覺發,於僧眾中麁重罪相已彰露者,是時僧眾應共和合,依法驅擯令出佛法。
優波離!譬如大海
不宿死尸(註),我聲聞僧諸弟子眾,亦復如是,不與破戒惡行苾芻死尸共住。】

(譯)優波離!譬如鷰草生長在麥田中,芽莖枝葉與一般麥子相似,混雜生長在淨麥中。在那鷰草禾穗還沒長出前,芽苗小到無法清楚區別時,農夫可以權宜不去處理。直到他的草穗長出,這時農夫擔心鷰草與淨麥雜混生長不利收成,才將他連根拔除丟棄田外。
造作無依惡行的破戒比丘也是如此。憑藉俗家的種種勢力,住於僧團中,威儀形象與一般僧眾相似,不淨僧人混處在清淨僧眾中,甚至護法善神也未察覺善惡。
他在僧團中還沒明顯出現惡劣罪相時,僧團可以權宜不去處理。
如果護法善神已經察覺惡相,他在僧團中也明顯出現了惡劣罪相,這時僧團應當和合一心,依律將他逐出僧團擯除僧籍。
優波離!譬如清淨大海中不會覆藏死屍,如來聲聞弟子僧眾也是如此,不與破戒惡行比丘這樣的死屍共住。

(註)鷰麥:鷰麥者草名也,似麥而非麥也,苗瘦而無實,如禾有莠,如稻有稗之類也,說文從鳥燕聲也
(註)不宿死屍:大海中,活的海生物可以生活,死的東西不管什麼,一律浮上來,所以大海雖然總匯百川,無所不包,卻是相當乾淨的。
智度論二十二曰:「眾僧大海中,結戒為畔際。若有破戒者,修不在僧眾。譬如大海水,不共死屍宿。」


【時優波離復白佛言:世尊!若彼破戒惡行苾芻,僧眾和合共驅擯已。彼惡苾芻,以財寶力、或多聞力、或詞辯力、或以種種巧方便力,令彼國王、大臣歡喜,皆住破戒非法朋中,以威勢力凌逼僧眾,還令如是破戒苾芻與僧共住。爾時僧眾當復云何?
佛言:優波離!爾時,僧中有能
悔愧持戒(註)苾芻,為護戒故,不應瞋罵破戒苾芻,但應告白國王大臣,或恐凌逼而不告白,應捨本居別往餘處。】

(譯)這時優波離又再請問佛:世尊!如果僧眾已經和合一心將這破戒惡行比丘驅擯。而這惡行比丘,憑藉財寶力、或多聞威望力、或辯才力、或以種種機巧方法,使得國王大臣們歡喜,與這破戒比丘結成了非法朋黨;以威權力逼迫僧團,仍讓這破戒比丘與眾僧共住。這時僧團又該如何處理?
佛說:優波離!僧團中持戒清淨正行悔愧的比丘,為了護持戒律,不應生起瞋怨斥罵破戒比丘,應將真相稟告國王大臣,如果害怕受到威勢侵迫而不稟告真相,就應棄離本來居所遷往他處。

(註)悔愧持戒
瑜伽卷四十二:「 云何菩薩清淨戒。當知此戒略有十種。
一者初善受戒。唯爲沙門三菩提故。非爲命故。

二者不太沈戒。於違犯時遠離微薄生悔愧故。及不太擧戒。遠離非處生悔愧故。
(不太沈戒,是若有毀犯時,能發起很猛利的厭惡所作,後悔自己所造作的事,很快的慚愧懺悔。
不太舉戒,是對於自己作的事有犯戒或沒有犯戒能夠正確的了知,不會於不應該產生惡作及慚愧的處所,生起惡作及慚愧。)

三者離懈怠戒。於睡眠樂倚樂臥樂不耽著故。晝夜勤修諸善品故。
四者離諸放逸所攝受戒。修習如前所説。五支不放逸故。
五者正願戒。遠離利養恭敬貪故。不願生天而自要期修梵行故。
六者軌則具足所攝受戒。於諸威儀所作衆事善品加行妙善圓滿。如法身語正現行故。
七者淨命具足所攝受戒。離矯詐等一切邪命過失法故。
八者離二邊戒。遠離受用欲樂自苦二邊法故。
九者永出離戒。遠離一切外道見故。
十者於先所受無損失戒。於先所受菩薩淨戒。無缺減故。無破壞故。如是十種。是名菩薩清淨戒。」


白話地藏十輪經註釋卷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