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9日 星期日

地藏十輪經淺註卷十 福田相品第七之二


<<10-01 經文註釋  >>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般若大甲冑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註),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

云何般若大甲冑輪?善男子!菩薩般若有二種相(註):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

【註】初發心:初心,全稱初發意、初發心、新發意、新發心。指初發心求菩提道而未有深行者。  首楞嚴經卷一:「復有無量辟支無學並其初心,同來佛所。」


【云何菩薩世間般若?謂諸菩薩唯依讀誦、書寫、聽聞、為他演說三乘正法。欲求(註)除滅一切眾生無明黑暗,欲求發起一切眾生大慧光明。
謂於如來所說種種與聲聞乘相應正法,精勤讀誦、聽聞、書寫、為他演說,勸
正修行(註)
或於如來所說種種與獨覺乘相應正法,精勤讀誦、聽聞、書寫、為他演說,勸正修行。
或於如來所說種種與無上乘相應正法,精勤讀誦、聽聞、書寫、為他演說,勸正修行。
不求
賢聖(註)無漏道支、不求聖道(註)、不求聖道所攝解脫,不行(註)寂靜真實般若(註),常行有見、有相般若。
如是般若有取有著,是名菩薩世間般若。如是般若,共諸聲聞獨覺乘等,此不名為大甲冑輪,亦不由此名為菩薩摩訶薩也,及名一切聲聞獨覺真實福田。】


【註】相:形相或狀態之意。所有外顯的言談、處事表現。「性」的對稱。即諸法的形像狀態。在佛典中,曾以「相」來描述諸法的各類相狀、發展過程,乃至於真如的功德等等。
【註】欲求:希求滿足諸種欲望。
瑜伽九十六卷:「又無明界所隨六處諸界為緣,起無明觸。此無明觸以為緣故;於諸境界,起不如理執取相好所有諸想。此想為緣,於諸境界,發起希欲。希欲為緣,起彼隨法多隨尋思。由彼隨法多隨尋思以為緣故;發起思慕愁憂所作身心熱惱。身心熱惱以為緣故;於諸境界種種品類思求差別,皆可了知。如是當知依欲求故,安立諸界。」
【註】正修行:samyak-pratipanna: 修行正行, 勤修正行, 正修行, 正行, 能正行.
瑜伽八卷:於諸有情,遠離邪行,行無倒行;故名正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七:「又舍利子。汝等皆應於所聞義方便善巧。起無倒解 安住正行。若於法義 起顛倒解 不正修行。當知彼類於佛正法定無順忍。」
【註】賢聖:尚未證果的修行人稱為賢,已經證果的人稱為聖。
大乘、小乘俱云見道以上者是聖,見道以前為賢。「賢」是賢善調和義,修善根伏煩惱,心調和之意。「聖」是聖正義,意指起無漏智,正證聖理。
【註】聖道:聖者之道也。總稱三乘所行之道。
聖:正之義也。證正道,名為聖。勝鬘寶窟下本曰:「聖者正也。以理正物名為聖。」
又聖正之道。與「俗道」相對。即無漏智所行之正道,與「出世道」同義。成實論一曰:「聖道能破一切結使。」
【註】不行:不施行。
瑜伽八十三卷:不行者:由正了知,不現行故。
【註】真實般若:究竟實義的真慧。即是通達無相真理的智慧,無所照之境,亦無能照之心,一切寂靜。


【云何菩薩出世般若?謂諸菩薩精勤修習菩提道時,隨力讀誦、聽聞、書寫、為他演說三乘正法。而於其中,依無所得(註)方便而住,無所行動、無所思惟(註)、無有根本(註)

以如虛空心、普寂滅心、無增減慧(註)、無取著心、無生滅心、無退轉心、法平等心(註)、真如心(註)、實際(註)心、法界(註)心、無我(註)心、無分別心(註)、寂滅安忍離分別心,善巧安住無成壞(註)地,善巧安住無住無著勝妙慧(註)地。
如是般若無取、無著,是名菩薩出世般若大甲冑輪。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此般若大甲冑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得名菩薩摩訶薩也。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皆應供養承事守護。】


【註】無所得:又作無所有。略稱無得。為「有所得」之對稱。謂體悟無相之真理,內心無所執著,無所分別。反之,執著諸法差別之相,墮入有無邊邪之見,則稱有所得。
諸法均由因緣所生,本無自性,以無自性,故無決定相可得,稱為無所得。此即不墮於生滅、常斷、一異、來去等四雙八計之中道正觀。
瑜伽八十三卷:無所得者:謂離一切所有相故。 涅槃經十七曰:「無所得者,則名為慧。有所得者,名為無明。」
【註】思維: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三頁云:思惟者:謂居遠離,樂思惟法,推度其義,解了決定。
瑜伽八十三卷三頁云:言思惟者,隨所受持究竟法義,審諦觀察。
瑜伽八十三卷十一頁云:現量為依而起尋求,說名思惟。
【註】根本:The source of the arising of something. 引發其他物事的本源。

【註】無增減慧:性相平等,本無增減。觀法平等。
【註】法平等心:諸法平等:證悟諸法平等之理,於一切眾生不起怨親等差別見解之慈悲心。
平等心:對一切眾生愛念相同毫無怨親的分別。
往生論注上曰:「平等是諸法體性,以諸法平等故發心等,發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
【註】真如心:大乘起信論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
真如:真者真實之義,如者如常之義,諸法之體性離虛妄而真實,故云真,常住而不變不改,故云如。
成唯識論二曰:「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註】實際心:真實到極點的意思,是真如法性的別名。
禪宗常用「實際理地」一語,表示超越斷絕一切差別妄見的平等一如之世界,或真實究竟之境地。
唯識述記九末曰:「無倒究竟,無倒所緣,名為實際。」
大乘義章一曰:「實際者,理體不虛,目之為實。實之畔齊,故稱為際。」
【註】法界:法者諸法,界者性之義,諸法在外相上雖千差萬別,但皆同一性,故稱法界。法界無限,本來一體。
法界者,眾生之心法也,此心能生諸法,故名法界,而今此法界心生萬法之佛身。故稱佛身曰法界身。即法界所生之身也。往生論註上曰:「法界是眾生心法也,以心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故名心為法界。法界能生諸如來相好身,亦如色等能生眼識,是故佛身名法界身。」
【註】無我:又作非身、非我;即沒有永遠不變、獨立自存、具有支配能力,為靈魂或本體之實有者。
常一之體,有主宰之用者為我,於人身執有此,謂之人我,於法執有此,謂之法我,於自己執有此,謂之自我,於他執有此,謂之他我。
然人身者五蘊之假和合,無常一之我體,法者總為因緣生,亦無常一之我體,既無人我,無法我,則無自我他我,不待言矣。如此畢竟無有我,是究竟之真理也。
人我見:一切凡夫,不了人身為五蘊假和合,固執人有常一我體之惡見也。
法我見:一切凡夫,不了諸法之空性,固執法有真實體用之妄見也。起信論下末曰:「人我見者,計有總相主宰,法我見者計一切法各有體性。」

【註】無分別心:又稱無分別智。指捨離主觀、客觀之相,而達平等之真實智慧。
又,正體會真如之智也。真如者,離一切之相而不可分別也。故以分別之心者,不能稱其體性,以離一切情念分別之無相真智方始冥符也。
即菩薩於初地入見道時,緣一切法之真如,斷離能取與所取之差別,境智冥合,平等而無分別之智。亦即遠離名想概念等虛妄分別之世俗認識,唯對真如之認識能如實而無分別。
此智屬於出世間智與無漏智,為佛智之相應心品。此智有加行、根本、後得等三種之別:
(一)尋思之慧,稱為加行無分別智,又作加行智,乃道之「因」。
(二)正證之慧,稱為根本無分別智,又作出世無分別智、根本智,乃道之「體」。
(三)出觀起用之慧,稱為後得無分別智,又稱後得智,乃道之「果」。
另據成唯識論卷十之說,根本無分別智與後得無分別智屬同一種智,惟作用不同,後得智依根本智方能掌握佛教真理,根本智則靠後得智方可於世俗世界之認識中發揮功能。

【註】成壞:1.成劫、住劫、壞劫、空劫。2.壞劫、成劫、中劫、大劫。
於佛教之宇宙觀中,一個世界之成立、持續、破壞,又轉變為另一世界之成立、持續、破壞,其過程可分為成、住、壞、空四時期,稱為四劫。
虛空十義中,有不動義,即虛空如真如之自體常住而不變不動,不成不壞。

【註】勝妙慧:悟因緣性空,故稱勝妙。能解了一切善法稱為妙慧。即無相覺慧。
楞嚴經六曰:「若諸有學,斷十二因緣,緣斷勝性,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緣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勝妙現圓者:殊勝妙慧即自然慧將現圓滿之相。
佛説一切如來眞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經 :「金剛妙法理相應 即能任持金剛法   。由金剛利法相應 即得諸佛勝妙慧  。  持習金剛輪因故 即能轉彼大法輪。」



<< 10-02 經文註釋  >>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善巧方便大甲冑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皆應供養承事守護。】



【云何名為善巧方便大甲冑輪?善男子!菩薩善巧方便有二種相: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
云何名為菩薩世間善巧方便?謂諸菩薩或為自利、或為他利、或為俱利,常懷彼此,示現種種工巧伎術。
為自及他得成熟故,承事供養諸佛世尊、或諸菩薩、或諸獨覺、或諸聲聞、或母或父、或諸病者、或諸羸劣無依怙者。若見厄難臨被害者,種種勤苦方便救濟,以
四攝事(註)成熟有情。】


【註】四攝事:即「四攝」,四種能攝受引領他人的方法。又稱為「四攝法」。一、佈施攝事,二、愛語攝事,三、利行攝事,四、同事攝事。
一、佈施攝事:佈施,即是施主佈施沙門及婆羅門、貧窮苦行道行乞者飲食、湯藥、衣服,花鬘,涂散等香,房舍、臥具、燈燭等物,是名佈施。
二、愛語攝事:愛語,即是可喜語、可味語、舒顏平視語、遠離顰蹙語、含笑前行語、先言慶慰語、可愛語、善來語,謂作是言:善來具壽,汝於世事可忍,可度安樂住不?汝於飲食衣服臥具,及餘資緣勿有乏少?諸如是等種種安慰、問訊語言,名善來語。此及前說,總名愛語。
以慰喻親愛言語來攝受引領眾生,生起愛我之心,而能親近開導;
三、利行攝事:利行,即是諸有情或遭重病,或遭厄難困苦無救,便到其所起慈愍心,以身語業方便供侍,方便救濟,是名利行。
以種種利益善行來攝受引領眾生,生起敬我之心,而能感化發心;
四、同事攝事:同事,即是於斷生命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斷生命;若於不與取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不與取;若於欲邪行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欲邪行;若於虛誑語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虛誑語;若於飲諸酒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飲諸酒。諸如是等,說名同事。
以同苦樂共禍福心來攝受引領眾生,生起愛我之心,而能信受所教。


【是諸菩薩自住大乘,於諸聲聞及獨覺乘非大乘器,若諸聲聞及獨覺乘根未熟者,為說微妙甚深法教令其修學;
或勸勤修諸聖靜慮;
或為開示最勝義諦,勸令修行,超
四顛倒(註),覺悟四種無墮法性(註)
或令趣入
四無礙解(註)
或復乃至勸令安住四念住、四正斷、
四神足(註)、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有餘、無餘道及道果(註),趣入巧智,令其成熟。】


【註】四顛倒:指四種顛倒妄見。略稱四倒。可分為二:(一)有為之四顛倒,指凡夫對於生死有為法所執之四種謬見─常顛倒、樂顛倒、我顛倒、淨顛倒。即凡夫不知此迷界之真實相,而於世間之無常執常、於諸苦執樂、於無我執我、於不淨執淨。
(二)無為之四顛倒,指聲聞、緣覺二乘人雖對有為之四顛倒具有正見,然卻誤以為悟境(涅槃)是滅無之世界,而於涅槃無為法起四種妄見。即於涅槃之「常、樂、我、淨」妄執為「無常、無樂、無我、不淨」。前述之中,斷有為之四顛倒為二乘,斷有為、無為等八顛倒則為菩薩。

【註】覺悟四種無墮法性:大方廣十輪經.卷八譯為:依於四依
四依四墮:
四依:抉擇佛法時四個依從的準則:
一、依法不依人,謂依從真理,不依從人。
二、依義不依語,謂依從義理,不依顛倒違犯義理的言說。
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謂依從佛陀最圓滿的真理,不可捨棄前者依從權宜性的教法。
四、依智不依識,謂依從了悟真理的智慧,不依從凡夫的認知。
四墮:婬盜殺妄之四波羅夷罪也。是為退墮佛法海而不得再入僧從之重罪,故云墮。
 
【註】四無礙解:又云四無礙智,四無礙辯。是為諸菩薩說法之智辯,故約於意業而謂為解,謂為智,約於口業而謂為辯。
一法無礙,名句文能詮之教法名為法,於教法無滯,名為法無礙。
二義無礙,知教法所詮之義理而無滯,名為義無礙。
三辭無礙,又云詞無礙。於諸方言辭通達自在,名為辭無礙。
四樂說無礙,又云辯說無礙。以前三種之智為眾生樂說自在,名為樂說無礙。又契於正理起無滯之言說,名為辯無礙。無滯之言說即辯也。

【註】四神足:基於四種因素產生禪定、成就神通:又譯為「四如意足」。
謂由欲等四法之力所引發,現起種種神用的三摩地。又作四如意分、四如意足。乃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一科,即(1)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2)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3)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4)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此四神足又稱「四如意足」。「如意」是指如意自在的神通。從其「不測」這點來說,又稱為「神」,此種通以定為其依止的腳足,故稱「定」為「如意足」或「神足」。而得此定的方便有欲、精進、心、思惟四者,所以此「定」從因而分為四種。其中,「欲」是希望欲求的意思,即希求得到勝定。「精進」又稱「勤」,謂精勤策勵欲得勝定。「心」又稱為「念」,謂守攝心念欲得勝定。「思惟」又稱為「智」或「觀」,即以智慧思惟觀察而得定。

【註】四正斷:又名四意斷,四正勤,四正勝。為三十七科道品中,次四念處所修之行品也。法界次第中之下謂:「一對已生之惡為除斷,而勤精進。二對未生之惡,更為使不生而勤精進。三對未生之善為生而勤精進。四對已生之善為使增長而勤精進。」一心精進,行此四法。故名四正勤,能斷懈怠,故名四正斷,於正策勵身語意中此為最勝,故名四正勝,意中決定,而斷行之,故名四意斷。
大智度論十九曰:「破邪法,正道中行,故名正勤。」又曰:「四念處觀時,若有懈怠心,五蓋等諸煩惱覆心,離五種信等善根時,不善法若巳生為斷故,未生為生故,勤精進信等善根未生為生故,已生為增長故,勤精進。」
俱舍論二十五曰:「何故說勤名為正斷?於正修習漸習位中此勤力能斷懈怠故,或名正勝,於正持策身語意中此最勝故。」。

【註】道果:道為菩提,果為涅槃,涅槃由菩提之道而證,故曰果。
法華經藥草喻品曰:「漸次修行,皆得道果。」


【若諸有情貪求名稱、利養、富貴,諸根躁擾(註),善根未熟,勸令讀誦諸阿笈摩及毘奈耶、阿毘達磨(註);或勸讀誦除佛所說順解脫論(註),令其成熟。
若諸有情不樂布施,勸令惠捨種種珍財,令其成熟。
若諸有情暴惡不仁,勸令修學
四種梵住(註)
若諸有情心多忿恚,勸令修
忍(註)
若諸有情心多懈怠,勸修精進。
若諸有情心多散亂,勸修靜慮。
若諸有情具足
惡慧(註),為說正法,謂以記說(註)、教誡(註)方便,令其成熟。
若諸有情不敬三寶,具無依行,勸受三歸令敬三寶、或勸受學近事律儀、或勸受學近住律儀,令其成熟。
或勸修習種種工巧伎術
業處(註),令其成熟。
如是等菩薩摩訶薩種種世間巧方便智。】


【註】躁擾:躁動,不安靜,躁:性急。
【註】阿笈摩及毘奈耶、阿毘達磨:
阿笈摩:阿含之新稱。
毘奈耶:律藏。三藏之一,謂佛所說之戒律。譯曰滅,或律,新譯曰調伏。戒律滅諸過非,故云滅,如世間之律法,斷決輕重之罪者,故云律,調和身語意之作業,制伏諸要行,故云調伏。毘尼母論一曰:「毘尼,名滅。滅諸惡法,故名毘尼。」大乘義章一曰:「言毘尼者是外國語,此翻為滅。」
阿毘達磨:論藏。又作阿鼻達磨。論部之總名。舊稱阿毘曇。譯曰大法,無比法。大法,無比法,乃真智之尊稱,凡論部為發生其真智者,故附以大法,無比法之名。新稱阿毘達磨。譯曰對法。對法者智慧之別名。以智慧對觀諸法真之理義。蓋論部問答決擇諸法事理使人之智慧發達。智慧為對觀真理者,故轉指論部對觀真理者,即謂之阿毘達磨。出三藏記十曰:「阿毘曇者,秦言大法也。」大乘義章一曰:「阿毘曇者,此方正翻,名無比法。阿,謂無也。毘,謂比也。曇,謂法也。」
【註】順解脫論:順:適合,不違逆。 解脫論:集異門論十二卷:解脫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邪解脫過患,正解脫功德;故名解脫論。

【註】四種梵住:四梵住,又云四梵行。慈悲喜捨之四無量心也。此四心為生梵天之行業,故名梵行。智度論二十五曰:「四梵行心說,故名梵輪。」
〔修四梵住的目的〕:
獲得毗婆舍那之樂及有的成就(善趣)為此等四梵住的共同目的;破除瞋恚等為(四梵住的)不共(各別)的目的。即破除瞋恚為慈的目的,其餘的(悲喜捨)以破除害、不樂及貪為目的。亦即所謂︰「朋友,瞋恚的出離,即慈心解脫……。朋友,害的出離,即悲心解脫……。朋友,不樂的出離,即喜心解脫……。朋友,貪的出離,即捨心解脫。」
〔四梵住之敵〕:
於此(四梵住)中各各有近與遠二種敵。即︰
「慈梵住」,(1)以貪為近敵,因其性質(與慈)同類故,好像行近其人的仇敵相似。那(貪)是很容易得有機會侵襲的,所以應該好生保護於慈。(2)瞋恚是遠敵,(與慈的)性質不同故,好像一人之敵藏於深山裡面相似。是故當以無恐怖(於瞋恚)而行慈。若人行慈而同時起瞋怒是不可能的。
「悲梵住」,(1)「未得願望的、好樂的、愛的、悅意的、適意的與世間品質相應的眼所識之色,而憶念其未得(而起憂),或者憶念過去已得的而今已成過去消滅及變易的而起憂,此等憂名為世俗的憂。」像此等所說的世俗的憂為(悲梵住的)近敵,因見失敗(與悲)同類故。(2)害是遠敵,(與悲的)性質不同故。是故當以無恐怖而行悲憫。若行悲憫而同時以手等去加害是不可能的。
「喜梵住」,(1)「所得願望的、好樂的、愛的、悅意的、適意的與世間品質相應的眼所識之色,憶念其所得(而起喜),或者憶念過去已得的而今已成過去消滅及變易的而起喜,此等喜名為世俗的喜。」像此等所說的世俗的喜為(喜梵住的)近敵,因見成功為同類故。(2)不樂是遠敵,(與喜的)性質不同故。是故當無恐怖而修喜。若修喜而同時對諸邊遠的住處或對(止觀等)殊勝的善法而抱不滿是不可能的。
「捨梵住」,(1)「愚者、癡者、凡夫、未能制勝(煩惱)者、未勝異熟者、不見(惡法的)過患者無聞的凡夫,以眼見色而起捨,這樣的捨,是不能超越於色的,故名為世俗的捨。」像這樣所說的世俗的、無智的捨是(捨梵住的)近敵,因為不能辨別過失與功德而視同類故。(2)貪與瞋是遠敵,因性質不同故。是故當無恐怖而行捨。若行捨而同時貪求及瞋害是不可能的。
【註】忍:忍耐也。忍耐違逆之境而不起瞋心也;又安忍也,安住於道理而不動心也。
瑜伽論曰:「云何名忍,自無憤勃,不報他怨,故名忍。」唯識論九曰:「忍,以無瞋精進審慧及彼所起三業處性。」大乘義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為忍。」同十一曰:「於法實相安住為忍。」
印順導師:
忍不但忍辱,還忍苦耐勞,忍可(即認透確定)事理。所以論說忍有三︰忍受人事間的苦迫,叫生忍;忍受身心的勞苦病苦,以及風雨寒熱等苦,叫法忍;忍可諸法無生性,叫無生忍,無生忍即般若慧。常人所不易忍的,即受人的欺虐等,所以經中多舉忍辱為例。不論世間事或出世大事,在實行的過程中,身心的、自然的、人事的,都有種種的糾纏、困難。尤其是菩薩發大心,行廣大難行,度無邊眾生,學無量佛法,艱苦是必然不免的。為眾生而實行利濟,眾生或不知領受,或反而以怨報德,在這情形下,如不能安忍,那如何能度眾生﹖所以為了度生,成佛大事,必需修大忍才能完成。忍是強毅不拔的意解力;菩薩修此忍力,即能不為一切外來或內在的惡環境,惡勢力所屈伏。受得苦難,看得徹底,站得穩當,以無限的悲願熏心,般若相應,能不因種種而引起自己的煩惱,退失自己的本心。所以,忍是內剛而外柔,能無限的忍耐,而內心能不變初衷,為了達成理想的目標而忍。佛法勸人忍辱,是勸人學菩薩,是無我大悲的實踐,非奴隸式的忍辱!

【註】惡慧:不正之智見,缺乏真智正慧。
瑜伽六十二卷:云何惡慧?謂住自見取,執不平等難捨言論。
《披尋記》執不平等難捨言論者:謂如沙門、或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凡諸世間所有士夫補特伽羅所受,彼一切或以自在變化為因,或餘丈夫變化為因。由彼起邪決定,謂此為諦為實,餘皆癡妄,是名執不平等。不了言說自性唯假,難可捨離,是名難捨言論。
【註】記說:記說示導。念念記憶不忘而說法。使眾生憶念佛之教法,而去邪行正者。此憶念之名,雖就眾生之機法而言之。然使之憶念,亦本於佛之意輪。
【註】教誡:教誡示導,菩薩憫彼地獄之苦,發慈悲喜捨之心,說法教誡,令諸眾生藉此教誡,從地獄出,生天、人中,受諸快樂。

【註】業處:1.工作之所在處,如「工巧業處」。2.實行、行為之所在處;修定的所緣,如《清淨道論》說的「四十業處」。
或指行業,類別。


【過殑伽沙菩薩摩訶薩,以是一切書論、工巧伎術業處,加行(註)精進巧方便智,摧伏一切外道異學。
如是名為菩薩世間善巧方便,此巧方便共諸聲聞獨覺乘等,亦作一切佛法
依因(註),亦是善巧諸行依處,亦是善巧任運無思滅退墮法。】


【註】加行:謂為獲得自勝義利,猛利樂欲為所依故;或怖當來墮諸惡趣,或怖現法他所譏毀;於諸學處,常勤護持;無間所作,殷重所作。
【註】依因:依止而生。依:為依止、依憑之意。
瑜伽十一卷:於出離時,正可憑仗;故名為依。
雜集論十一卷:依者:謂轉依。捨離一切麤重,得清淨轉依故。

‧ 
 俱舍論有六因,成實論因之立三因:
一、生因,法生之時能為因者,如善惡業為苦樂報之因,即六因中之異熟因也。
二、習因,如習貪欲而益長貪欲,即六因中之同類因也。
三、依因,如以六根六境為所依而生六識,即六因中俱用相應徧行之三因也。
1.俱有因,為俱有果之因,故名俱有因。謂是必二個已上之法相依而生,如束蘆之相依,地等之四大種,生住等之四相是也。蓋四大種之生,必互相依而生,缺一不可也。是為同時俱有之法,互為因互為果者,此謂之互為果俱有因。此因所得之果,名士用果。
2.相應因,心與心所之法,必同時相應而生,故名相應法。就此一聚之心心所,以一望他,名為相應因,如彼之俱有因。蓋於俱有因中,特別開心心所之法而立此因也。故所得之果,以俱有因為例,稱為士用果。
3.徧行因,是為由同類因,特開煩惱法而立者。蓋在見惑,苦諦下之五見及疑與無明,集諦下之邪見見取二見及疑與無明。徧生一切之惑,故名徧行因。是不過為同類因之一種,故所得之果,即等類果也

【註】無思:梵 avikalpa,無思維,無分別。
梵語 vikalpa。推量思惟之意。又譯作思惟、計度。即心及心所(精神作用)對境起作用時,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不依明師,不依善友,修行世間善巧方便,是諸菩薩愚(註)於世間善巧方便,向諸惡趣。
不能隨順(註)安住出世巧方便智,亦非一切真實福田。
不能善巧知諸有情根行(註)差別,以於善巧方便愚故,為諸聲聞、及獨覺乘、非大乘器及於大乘根未熟者,宣說大乘,令其修學。
又為大乘法器有情,宣說聲聞、獨覺乘法,令修聲聞、獨覺乘行。
為獨覺乘法器有情說聲聞乘,令其修習聲聞乘行。
為聲聞乘法器有情,說生死法,令其愛著,不為宣說厭生死法。】


【註】愚:迷惑。
【註】隨順:
1.依從,信他之教,從他之意也。
2.依著次第;照著順序的意思。
瑜伽八十一卷:隨順者;謂解釋次第故。
無住釋一卷:言隨順者,是能對向;是能順義

【註】根行:根性高低及行業果報。又指品德修養及造詣。


【又於善巧方便愚故,若諸有情樂行殺生,廣說乃至執著邪見,為彼宣說甚深大乘,不為宣說生死流轉,死此生彼,眾苦果報,令其厭怖,離諸惡法。
又於善巧方便愚故,乃至若諸有情,樂修淨戒,令修布施。
若諸有情,樂修安忍;勸捨安忍,令修淨戒。
若諸有情,樂修精進;勸捨精進,令修安忍。
若諸有情,樂修靜慮;勸捨靜慮,令修精進。
若諸有情,樂修般若;勸捨般若,令修靜慮。
如是菩薩愚於世間善巧方便,不能真實利樂有情,與諸有情為惡知識。

此巧方便依有所得(註)、有所執著,如是名為菩薩世間善巧方便。
如是世間善巧方便,共諸聲聞、獨覺乘等,此不名為大甲冑輪,亦不由此名為菩薩摩訶薩也,及名一切聲聞獨覺真實福田。】


【註】有所得:執著之心。分別之心也。
智度論六十曰:「有所得者,所謂以我心於諸法中取相故。」佛藏經一曰:「有所得者,說有我人壽者命者。」


【云何名為菩薩出世善巧方便?謂諸菩薩但為利他,不為自利,示現種種工巧伎術。
為成熟他,承事供養諸佛世尊、或諸菩薩、或諸獨覺、或諸聲聞、或母或父、或諸病者、或諸羸劣無依怙者;
若見厄難臨被害者,種種勤苦方便救濟,以四攝事成熟有情,隨其意樂隨其根器,為諸有情宣說正法。
又能漸次勸諸聲聞修獨覺乘,勸諸獨覺修習大乘。
若於聲聞及獨覺乘根未熟者,為說厭離生死苦法,令其修學厭離生死,欣求涅槃。】



【若諸有情樂行殺生,廣說乃至樂著邪見,隨其根性,或為宣說,生死流轉,死此生彼眾苦果報,令其厭怖離諸惡法;
或為宣說與聲聞乘相應正法;或為宣說與獨覺乘相應正法;或為宣說無上乘中淺近之法,令漸修學。
若諸有情已樂布施,為說勝上受持淨戒,令其修學;廣說乃至若諸有情已樂靜慮,為說勝上無漏聖道所攝般若,令其修學。
此巧方便,依無所得、無所執著,如是名為菩薩出世善巧方便大甲冑輪。】



【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善巧方便大甲冑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得名菩薩摩訶薩也。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

爾時世尊欲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所修慧有二,世間出世間,取著名世間,無取著出世。
修善巧方便,依二種差別,有所得世間,無所得出世。
若唯說一乘,是名惡說法,不能自成熟,亦不能度他。
一向惡眾生,為說三乘教,是則為愚癡,不名摩訶薩。
有堪趣三乘,欣求聞正法,為說樂生死,非為智者相。 
專意諦思惟,隨根欲教化,此善巧方便,智者所稱譽。
眾生雖有惡,而堪入三乘,隨根器教導,令解脫眾惡。】



<< 10-03經文註釋  >>
【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大慈(註)大甲冑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

【註】大慈大悲:
大慈與一切衆生樂。大悲拔一切衆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縁與衆生。大悲以離苦因縁與衆生。
菩薩大慈者於佛爲小。於二乘爲大。此是假名爲大。佛大慈大悲眞實最大。
復次小慈但心念與衆生樂實無樂事。小悲名觀衆生種種身苦心苦。憐愍而已不能令脱。
大慈者念令衆生得樂亦與樂事。大悲憐愍衆生苦亦能令脱苦。


【云何大慈大甲冑輪?善男子!慈有二種,謂法緣慈(註)有情緣慈(註)
法緣慈者,名為大慈,名大甲冑。有情緣慈,不名大慈,非大甲冑。
所以者何?有情緣慈,共諸聲聞獨覺乘等。
聲聞獨覺為自利樂,不為有情,精勤修習有情緣慈。
聲聞獨覺為自寂靜、為自涅槃、為滅自
惑(註)、為滅自結(註),不為有情精勤修習有情緣慈。是故,此慈不名大慈,非大甲冑。】

【註】有情緣慈:眾生緣慈,非但緣一切眾生而起慈悲,也是緣眾生相而起,故云眾生緣。即緣某甲某乙等眾生之姿而起,故云眾生緣慈悲。
【註】法緣慈︰諸聖者破吾我相,滅一異相,觀眾生但為五陰假和合而起慈悲。亦即此等眾生,不知法空,妄起欲念,故聖者憐之,令隨意得樂。
【註】無緣慈︰佛心不住有為、無為性中,不住過去、未來、現在世,知諸法不實、顛倒虛誑之相,心無所緣,故以其無緣佛心,愍念眾生不知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執著諸法,分別取捨,為此,令眾生得諸法實相之智慧
《大智度論》卷20:「慈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論者言:「眾生緣是有漏,無緣是無漏,法緣或有漏、或無漏。」
《大智度論》卷40:「復次,慈悲心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凡夫人,眾生緣;聲聞、辟支佛及菩薩,初眾生緣,後法緣;諸佛善修行畢竟空,故名為無緣,是故慈悲亦名佛眼。」

【註】惑:迷妄之心,迷於所對之境而顛倒事理謂之惑。貪瞋等煩惱之總名也。
探玄記十三曰:「心迷前境,目之為惑。」仁王經合疏中曰:「所言惑者,謂迷妄之心。」

【註】結:結集之義,繫縛之義。煩惱之異名。為煩惱因而結集生死,故謂之結,又繫縛眾生,而不使解脫,故謂之結。即為生死之因者。
大乘義章五本曰:「結集生死,目之為結。結縛生死,亦名為結。」同五末曰:「煩惱闇惑,結縛行人,故名為結。又能縛心,亦名為結。亦能結集一切生死故。」
三藏法數二十四曰:「結即繫縛之義。謂眾生因煩惱妄惑造諸惡業。而為眾苦繫縛。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故云結也。」


【其法緣慈,不共聲聞獨覺乘等,唯諸菩薩摩訶薩眾所能修行。
菩薩摩訶薩普為利樂一切有情,精勤修習此法緣慈。
菩薩摩訶薩普為一切有情寂靜,及得涅槃,滅煩惱結,精勤修習此法緣慈。
是故,此慈名為大慈,是大甲冑。】



【又諸菩薩修法緣慈,不依諸蘊、不依諸處、不依諸界;
不依念住,乃至不依道支、
不依欲界、不依色界、不依無色界、

不依此世、不依他世(註)
不依此岸、不依彼岸、
不依
得(註)、不依不得。
如是菩薩修法緣慈,超諸聲聞獨覺乘地,是名菩薩法緣大慈大甲冑輪。

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此大慈大甲冑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得名菩薩摩訶薩也。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

【註】不依此世、不依他世:他世:對於今世而言過去未來也。
大方廣十輪經:不依止此世後世故而修行慈。
【註】得:一切法造作成就而不失,稱為得;反之,一切法不能成就,稱為非得。
得有「獲」(梵 pratilambha)與「成就」(梵 samanvāgama),非得有「不獲」與「不成就」等之別。
獲,即指未得或已失而今得;得,則是「未來生相位」將入「現在位」作用之別名;
成就,即指得而至今相續不失;得,則是入現在位之際的別名。以此類推,不獲與不成就亦具同義。


【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
聲聞及獨覺,修有情緣慈,心帶
十三過(註),唯求自利樂。
菩薩大名稱,普為諸有情,修不共大慈,心離十三過。
心除十三垢,為趣大菩提,修法緣大慈,成福田非遠。
安住
十三力(註)出過(註)諸有情,猶如師子王,超勝諸禽獸。
降伏十三怨,離斷常邊執,心無有染濁,速證大菩提。】
.

(註)十三過:十三過,是個暫無明確解釋的名相,其他經典中查無「十三過」記載陳述。
有些法師說法時會以《菩薩本業瓔珞經》所載的「七見六著」十三煩惱來說:
七見:邪見、我見、常見、斷見、戒盜見、果盜見、疑見等七妄見。六著:貪、愛、瞋、癡、欲、慢等六執著。
或是以《瑜伽師地論》的「十五種犯戒過失」來說。
一、事重過失;二、猛利纏過失;三、匱乏不喜足過失;四、他所譏嫌過失;五、無淨信者倍令不信、有淨信者令其變異過失;六、多諸財寶、多諸事業過失;七、染著過失;八、惱他過失;九、發起疾病過失;十、障往善趣沙門過失;十一、於應避護不正避護、不應避護而反避護過失;十二、不應為依反與為依、應與為依而不為依過失;十三、於應恭敬而不恭敬、不應恭敬而反恭敬過失;十四、於應覆藏而不覆藏、不應覆藏而反覆藏過失;十五、於應習近而不習近、不應習近而反習近過失。.

.
但在地藏十輪經本處所論,是專指聲聞及獨覺二乘人修有情緣慈,自求利樂的心帶十三過,並非眾生常犯的邪見過失。因此無論是「七見六著」或「十五種犯戒過失」皆非妥當說法。
菩薩道與二乘在十度(六度)修行上明顯不同,心行過失,也可由此而見。
地藏十輪經第九及第十卷所述的「財施、法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善巧方便、大慈、大悲」等十種大甲冑輪,明白闡述了菩薩道與二乘的心行不同處。
而十波羅蜜尚有: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十輪經中未直接講述,但也是二乘所不及之處。
.
.
此外經 文中的「不依諸蘊;不依諸處;不依諸界;不依念住,乃至不依道支;不依欲界;不依色界;不依無色界;不依此世;不依他世;不依此岸;不依彼岸;不依得;不依不得。」也有十三不依著。

(註)十三力:菩薩十三力。一、因力,宿世之善根力也。二、緣力,善智識之教誨力也。此因緣和合,能起行。三、意力,如理作意之力也。四、願力,求菩提之力也。五、方便力,依法巧修之力也。六、常力,常依法而修之力也。七、善力,正修之善根力也。八、定力,修止成就之力也。九、慧力,修觀成就之力也。十、多聞力,多聞信正法之力也。十一、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力,成就五度之力也。十二、正念正觀諸通明力,成就正念正觀六通三明之力也。十三、如法調伏諸眾生力,如法調伏剛強眾生之力也。西方淨土之菩薩,具足此十三力,能自利利他。
(註)出過:超出;超越。
顯揚二卷:出過者:謂離彼欲故。


<< 10-04經文註釋  >>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大悲(註)大甲冑輪,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
所以者何?一切聲聞獨覺乘,但為己身得利樂故而修行悲,不欲普為一切有情得利樂故修行大悲。
菩薩摩訶薩不為己身得利樂故而修行悲,但欲普為一切有情得利樂故修行大悲。
是故,菩薩成就大悲大甲冑輪,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皆應供養承事守護。】


【註】大悲:悲,意為拔苦。諸佛菩薩不忍十方眾生受苦而欲拔濟之,其心稱大悲,乃佛菩薩為救度眾生痛苦之悲愍心。
悲與大悲的差別:
大毗婆沙論八十三卷:問:悲與大悲、有何差別?答:名即差別。謂名為悲,名大悲故。
復次悲以無瞋善根為自性。大悲以無癡善根為自性。
復次悲對治瞋不善根。大悲對治癡不善根。
復次悲在四靜慮。大悲唯在第四靜慮。
復次悲是無量攝。大悲非無量攝。
復次悲在異生聖者身中成就。大悲唯在聖者身中成就。
復次悲在聲聞獨覺及佛身中成就。大悲唯在佛身成就。
復次悲但能悲而不能救。大悲能悲亦復能救。如有二人、住大河岸,見有一人為水所溺。一唯扼手悲嗟而已,不能救之,悲亦如是。第二悲念,投身入水、而救濟之。大悲亦爾。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悲但緣欲界苦所苦有情。大悲緣三界苦所苦有情。
復作是說:悲但緣麁苦所苦有情。大悲緣麁細苦所苦有情。
復作是說:悲但緣苦苦所苦有情。大悲緣三苦所苦有情。
復作是說:悲但緣身苦所苦有情。大悲緣身心苦所苦有情。
復作是說:悲但緣現法苦所苦有情。大悲緣現法及後法苦所苦有情。
復作是說:悲但緣近苦所苦有情。大悲緣近遠苦所苦有情。
復作是說:悲但緣現在苦所苦有情。大悲緣三世苦所苦有情。
大德說曰:大悲是佛第四靜慮不共住法。能遠隨行,能細隨行,能遍隨行。普於一切怨親中品諸有情類,平等而轉。悲與異生聲聞獨覺、皆等成就。定不能緣色無色界。悲與大悲、是謂差別。


【是菩薩摩訶薩普為饒益諸有情故,行四攝事而成熟之。謂由大悲,普為利樂諸有情故,行布施攝,能捨一切珍寶財物、禽獸僕使、國城妻子、乃至身命無所悋惜。
無所得(註)為方便故,不見(註)一切所化有情、不見施者、不見受者、不見施物、不見施行、不見施行所得果報,乃至不見無所得行。
如是大悲普為利樂諸有情故,行愛語攝、行利行攝、行同事攝,隨其所應如上廣說,乃至不見無所得行。】


【註】無所得:又作無所有。略稱無得。為「有所得」之對稱。謂體悟無相之真理,內心無所執著,無所分別。反之,執著諸法差別之相,墮入有無邊邪之見,則稱有所得。
諸法均由因緣所生,本無自性,以無自性,故無決定相可得,稱為無所得。此即不墮於生滅、常斷、一異、來去等四雙八計之中道正觀。
大智度論卷十八:「諸法實相中,受決定相不可得故,名無所得。」
瑜伽八十三卷:「無所得者:謂離一切所有相故。」
【註】不見:無能照看之心,亦無所照看之境。即是言語、諸行不起執著,分別心。
瑜伽八十九卷:「妄觀諸行為我我所;或分別起,或是俱生;說名為見。」


【是菩薩摩訶薩,常以最勝能調伏心(註)、能寂靜心(註)無數量心(註)不行(註)一切蘊處界心,所生無動(註)無住(註)大悲大甲冑輪,成熟一切所化有情心無厭倦,如是名為菩薩大悲大甲冑輪,不共一切聲聞獨覺。

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此大悲大甲冑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得名菩薩摩訶薩也。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皆應供養承事守護。】

【註】調伏心:制服煩惱,降伏妄心。即是「降伏其心」的道理。
調伏:向內:調伏身口意三業而制伏諸惡行。對外:調理惡魔使降伏我也。又柔者以法調之,剛者以勢伏之。
探玄記四曰:「調者調和,伏者制伏。謂調和控御身口意業,制伏除滅諸惡行故。」。維摩經淨影疏曰:「調令離惡,離過順法,故名調伏。」
又,調伏。律藏之義。佛開示的戒律有調和控制身語等業以及制伏滅除諸惡行的作用,所以佛開示關於戒律方面的事稱為調伏,又名律。
瑜伽七十八卷十九頁云:曼殊利室!若於是處,我依聲聞,及諸菩薩,顯示別解脫,及別解脫相應之法;是名調伏。
俱舍論十五卷六頁云:言調伏者,意顯律儀。由此能令根調伏故。

【註】寂靜心:寂靜心者:謂從諸蓋(煩惱),已得解脫。不寂靜心者:謂從諸蓋,未得解脫言。
蓋:煩惱之異名。覆蓋之義。覆行者之心,使善心不開發者。有五法,能蓋覆心性而不生善法也。一、貪欲蓋,執著五欲之境以蓋心性者。二、瞋恚蓋,於違情之境懷忿怒以蓋心性者。三、睡眠蓋,心昏身重,而不為其用以蓋心性者。四、掉悔蓋,心之躁動,謂之掉,於所作之事而心憂惱,謂之悔,以蓋心性者。五、疑法,於法猶豫而無決斷,以蓋心性者。
法界次第上之上曰:「蓋以覆蓋為義。能覆蓋行者,清淨信心,不得開發。」
寂靜:離煩惱曰寂,絕苦患云靜,即涅槃之理也。離煩惱曰寂,絕苦患云靜,即涅槃之理也。

【註】無數量心:無眾生之心。
金剛經:「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註】不行:不作「緣眼、色,生惡不善覺,貪、恚、癡俱」的行為。乃至六根六境六識。
瑜伽八十三卷:「不行者:由正了知,不現行故。」
【註】無動:瑜伽八十三卷:無動者:謂一切相,皆遠離故。
【註】無住:住,所住之意,意為住著之所。指無固定之實體;或指心不執著於一定之對象,不失其自由無礙之作用者。又稱不住。
將無住引申為否定固定狀態之用語,故謂「一切諸法無自性,故為無所住」。蓋事物不會凝住於自身不變之性質,人之認識亦不應以固定概念作為其固有本質。般若理論據此作為諸法性空之重要內容。
摩訶般若波羅蜜序品載,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應色中住,不應受、想、行、識中住。此因諸法均處於因緣聯繫與生滅無常中,故不應住。


【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甚深微妙法,所成之大悲,難測類虛空,無色無安住。
菩薩大精進,具
杜多(註)功德,勝智成大悲,勇健超諸世。
無依怙有情,生死苦穢縛,大悲水沐浴,令解脫眾苦。
菩薩行大悲,能竭生死海,非諸聲聞眾,及獨覺所行。
眾生貪恚癡,迷謬墮惡趣,濯以大悲水,脫苦得蕭然。】

(譯)這時,世尊再次昭顯這義理而說偈頌:
無上甚深微妙法,成就無上大悲心,廣大難測如虛空,無色無相無所住。
菩薩勇猛大精進,具足修治淨功德,殊勝妙智成大悲,勇健超越諸眾生。
眾生孤苦無所依,生死苦惱諸垢纏,沐浴大悲拔苦水,可令眾苦都解脫。
菩薩殊願大悲行,枯竭煩惱生死海,此非聲聞獨覺眾,所能成就大福德。
貪瞋痴毒惑眾生,迷謬無明墮惡趣,洗滌濯沐大悲水,解脫眾苦得安閒。

【註】杜多:又作杜荼。與梵語頭陀同。
譯曰抖擻,抖揀,洮汰,浣洗等。謂抖擻衣服飲食住處三種貪著之行法也。
行事鈔頭陀行儀編曰:「善見云:頭陀者漢言抖擻,謂抖擻煩惱,離諸滯著。」同資持記曰:「抖擻舉棄於物令盡無餘,從喻為名。」
瑜伽倫記六下曰:「舊言頭陀訛也,今名杜多,此云修治,或翻抖揀,翻洗浣等。」
大乘義章十五曰:「頭陀胡語,此方正翻名為抖揀,此離著行,從喻名之。如衣抖揀能去塵垢,修習此行,能捨貪著,故曰抖揀。」
釋氏稽古略曰:「宗一禪師往開元寺受具,雪峰以其苦行,呼為頭陀。」按俗稱僧人之行腳乞食者為頭陀。亦稱行者。



<< 10-05 經文註釋  >>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能引遍滿虛空、無量無邊、廣大眾具,辭無礙解、一切佛法諸三摩地、諸陀羅尼、堅固大忍大甲冑輪。(註)


【註】大方廣十輪經:
廣大遍滿虛空無量無邊 阿僧祇種種 言辭音聲辯才 一切三昧總持忍辱輪。
廣遍虛空無邊無量種種差別音聲辯才一切三昧總持忍辱大莊嚴輪。


【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



【云何菩薩摩訶薩能引遍滿虛空、無量無邊、廣大眾具辭無礙解,一切佛法、諸三摩地、諸陀羅尼,堅固大忍大甲冑輪?
謂諸菩薩於一切法
審諦(註)照察(註),如明月光遍滿虛空;
其心平等,無依無相、
無住(註)無染(註),普於一切三摩地門、陀羅尼門心無行動。
於諸
眼色、眼識、眼觸(註),離意染著,心無行動(註)
於眼觸緣生內三受,或樂、或苦、或非苦樂,心常寂定,無所取著。
於諸耳聲、耳識、耳觸,於諸鼻香、鼻識、鼻觸,
於諸舌味、舌識、舌觸,於諸身觸、身識、身觸,
於諸意法、意識、意觸,廣說亦爾。】


【註】審諦:「審」是「仔細、慎重」,「諦」是「真實;不顛倒;真理」,「審諦」者離「散亂、輕慢、顛倒」,也可解讀為「思惟真實」。
【註】照察:照見;明察。
【註】無染:染,染污、不淨之意,指煩惱、執著之妄念,及所執之事物等。超越一切之煩惱、執著,而保持清淨之心性,即稱無染。
【註】無住:住,所住之意,意為住著之所。指無固定之實體;或指心不執著於一定之對象,不失其自由無礙之作用者。又稱不住。
將無住引申為否定固定狀態之用語,故謂「一切諸法無自性,故為無所住」。
蓋事物不會凝住於自身不變之性質,人之認識亦不應以固定概念作為其固有本質。般若理論據此作為諸法性空之重要內容。摩訶般若波羅蜜序品載,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應色中住,不應受、想、行、識中住。此因諸法均處於因緣聯繫與生滅無常中,故不應住。
【註】眼識:何等眼識?謂依眼,緣色,了別為性。緣眼色,生眼識,即以眼與諸色為緣生起眼識。
六識之一。以眼根為所依而生,了別色境者。隨能生之眼根而立眼識之名。
三藏法數二十一曰:「眼根由對色塵,即生其識。此識生時但能見色,是名眼識。」
【註】眼觸:由眼根、色境、眼識三者和合而產生之觸為眼觸,
如由耳、鼻、舌、身、意產生耳觸乃至意觸。此為說一切有部所立三和合生觸之義,即根、境、識和合時,能生其他心所。經量部則唯以根、境、識三者和合名為觸,無有別體,名三和成觸。
【註】心無行動:梵語 gaty-abhāva,無行處,無行動。
若能觀心不住諸法則心無行處。戲論皆盡也 是正釋心不住眼界,不住耳鼻舌身意界。


【普於一切心意識(註)中,心常寂定(註)無所取著。
於心、意、識所生三受,或樂、或苦、或非苦樂,心常寂定無所取著。
普於三世諸蘊、界、處一切品類,皆無取著,心無行動。
普於一切三界、三行、
三觸(註)、三受、三根(註)、三乘、三律儀(註)、三解脫(註)一切品類,其心寂靜,無住無相、無所取著,平等而住。
普於一切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心無行動寂靜而住。】


 【註】心意識:心為集起之義。意為思量之義。識為了別之義。唯識論於其名雖許互通,然其實體各別,如其次第配之於第八識與第七識及餘六識。
俱舍論以之為一體之異名,六波羅蜜經十曰:「集起說為心,思量性名意,了別義為識,是故說唯心。」
據大乘之解釋,心、意、識三者各別。唯識宗主張第八阿賴耶識能積集種子,故稱為心;第七末那識能思量起我執,故稱為意;前六識能認識對象,故稱為識。
據大乘起信論載,阿賴耶識為心,五意為意,六識為識;其所異於唯識等說者,以意有五種別名,其餘說法均同。此外,佛性論卷三分別以六識心配於心,阿陀那識配於意,阿賴耶識配於識,亦異前述諸說。

【註】寂定:離妄心妄想云寂定。無量壽經上曰:「廣普寂定深入菩薩法藏。」淨影疏上曰:「一切法中不起妄想名廣寂定。」
【註】三根:即「三無漏根」,指三種能導向無漏智慧的素質。
瑜伽二十八卷:復有三根。一、未知欲知根。二、已知根。三、具知根。云何建立如是三根?謂於諸諦未現觀者,加行勤修諸諦現觀;依此建立未知欲知根。若於諸諦已得現觀,而居有學;依此建立已知根。若阿羅漢,所作已辦,住無學位;依此建立具知根。

【註】三觸:不動觸、無所有觸、無相觸。
大毗婆沙論一百五十三卷:「又問:聖者諸苾芻等,出滅定時,為觸幾觸?苾芻尼告毘舍佉言:觸三種觸。一、不動觸。二、無所有觸。三、無相觸。問:如是三觸,有何差別?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是不動觸。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觸。非想非非想處,是無相觸。有說:空、是不動觸。無願,是無所有觸。無相,是無相觸。有說:無漏無所有處緣涅槃者,具名三觸。謂無漏故;名不動觸。無所有處攝故;名無所有觸。緣涅槃故;名無相觸。大德說曰:諸苾芻等,出滅定時,若起非想非非想處心,不起餘不同分心;當言觸無相觸。若起無所有處不同分心;當言觸無所有觸。若起識無邊處不同分心;當言觸不動觸。由此理趣,餘五有想,定應知亦爾。謂空無邊處,及四靜慮。由此次第入滅定,不即由此出。由此次第出滅定,不即由此入。如由此次第而睡。不即由此覺,由此次第而覺。不即由此睡。彼亦如是。」

【註】三律儀:三聚戒:
一、攝律儀戒,又作自性戒、一切菩薩戒。乃捨斷一切諸惡,含攝諸律儀之止惡門。為七眾所受之戒,隨其在家、出家之異而分別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條;亦可總歸為別解脫戒、定共戒、道共戒三種。又此戒為法身之因,以法身本自清淨,由於惡覆,故不得顯;今離斷諸惡,則功成德現。
二、攝善法戒,又作受善法戒、攝持一切菩提道戒,謂修習一切善法。此為修善門,係菩薩所修之律儀戒,以修身、口、意之善迴向無上菩提,如常勤精進,供養三寶,心不放逸,守攝根門及行六波羅蜜等,若犯過,則如法懺除,長養諸善法。此即報身之因,以其止惡修善,故成報佛之緣。
三、攝眾生戒,又作饒益有情戒、作眾生益戒,即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此為利生門

【註】三解脫:又稱三空、三三昧,即空解脫、無相解脫、無願解脫,三種之禪定。



【如是普於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心無行動,寂靜而住。
普於一切
九次第定(註),心無行動,寂靜而住。又於三行無障法智,道支道體所引作用,皆無取著,心無行動。(註)
於阿賴耶、非阿賴耶,有取無取(註)、有漏無漏、此岸彼岸、小大無量(註)作與不作(註)善惡無記(註)諸品類中,心無行動,寂靜而住。
普於一切大慈、大悲、善巧方便、成熟有情,乃至十地、
三不護(註)、四無所畏(註),乃至十八不共佛法,一切品類皆無取著,心無所動,寂靜而住。】


【註】九次第定:意為次第無間所修之九種定。又稱無間禪或鍊禪。指色界之四禪、無色界之四處及滅受想定等九種禪定。
以不雜他心,依次自一定入於他定,故稱次第定。分別為初禪次第定、二禪次第定、三禪次第定、四禪次第定、空處次第定、識處次第定、無所有處次第定、非想非非想處次第定及滅受想次第定等。深心智慧利之行者,自試其心,從初禪心起入二禪,不令異念得入,乃至入滅受想定,止息一切心識,是達禪定之至極。如是異念無間雜,亦稱無間禪。又以此禪鍊諸味禪,使之清淨,譬如鍊金,故稱鍊禪。 
【註】三不護:身不護、語不護、意不護。意謂如來之身、口、意三業,本來清淨無過失,不須特加防護。
【註】四無所畏:佛說法時具有四種無所畏懼的自信,而勇猛安穩:(1)正等覺無畏、(2)漏永盡無畏、(3)說障法無畏、(4)說出道無畏。又譯為「四無所畏」。
【註】善惡無記:
一、善性,於現世來世為自他為順益者。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一切之善根是也。
二、惡性,於現世來世,為自他為違損者。貪等惡心及惡心所起一切之惡業是也。
三、無記性,非善非惡為中容之法,亦為順益,亦為違損,不可記別者。此中有有覆無記與無覆無記二種。妄惑之勢用微弱,雖無違損自他之力,然其體為妄惑,故蔭覆聖道者,又與此惑障俱者,謂之有覆無記。末那識等是也。其體非妄惑,又非與妄惑俱之法,其自性微弱,曾無損益自他者。謂之無覆無記。阿賴耶識及內根外器等是也。
【註】無取:瑜伽八十三卷:言無取者:謂無所住識。無有趣入名色事故。自體永不生故.
【註】小大無量:小大無量想
入阿毗達磨論上:想句義者:謂能假合相名義解。即於青黃長短等色、螺鼓等聲、沈麝等香、鹹苦等味、堅軟等觸、男女等法、相名義中,假合而解,為尋伺因,故名為想。此隨識別、有六如受。小、大、無量、差別有三。
謂緣少境,故名小想。緣妙高等諸大法境,故名大想。隨空無邊處等,名無量想。
或隨三界,立此三名。集論一卷:何等小想?謂能了欲界想。 何等大想?謂能了色界想。 何等無量想?謂能了空無邊處識無邊處想。
【註】作與不作:應作與不應作。已成辦與未成辦。
瑜伽卷74:「云何諸天由形相故,非所歸依?謂由不現見,無交議故;由形暴惡,有怖畏故;由習放逸,有貪愛故;由捨利他,無悲愍故;由不了知作與不作,於真實義不通達故。
云何如來由形相故,是真歸依?謂由現見,有交議故;由形憺怕,無怖畏故;由無縱逸,離貪愛故;由常不捨利有情事,有悲愍故;由善了知作與不作,於真實義善通達故。」
【註】又於三行無障法智,道支道體所引作用,皆無取著,心無行動:
大方廣十輪經譯為:「乃至三行如不如相亦悉不動。知一切法悉無所障 住八聖道。」



【菩薩摩訶薩由此輪故,能永息除三受過失,能永寂滅一切分別,能永遠離一切法相;
復能安住能引一切虛空眼頂,諸三摩地、諸陀羅尼 善巧方便大甲冑輪。
(註)
菩薩安住如是輪故,一切過去所引未盡惡不善業、無暇(註)惡趣、諸有諸趣、死生諸業,皆能除滅令盡無餘,不受果報。】


【註】無暇:1.見佛聞法的八個障難,又稱八無暇。一、地獄。二、餓鬼。三、畜生。四、鬱單越,新作北拘盧洲。生於此處者,樂報殊勝,而總無苦故。壽命至千歲,命無中夭。貪著享樂而不受教化,聖人不出其中,不得見佛聞法。五、長壽天,色界無色界長壽安穩之處。外道修行這多生此處,障於見佛聞法。六、聾盲瘖啞。七、世智辨聰。雖然聰利,但耽習於外道經書,不信出世正法。八、佛前佛後,二佛中間無佛法之處。
【註】虛空眼:佛母尊之名。又云佛眼。
於胎藏界定三部之母主時以金輪佛頂尊為佛部之部主,以虛空眼尊為佛部之部母。
在舊譯仁王經有「觀空品」。在新譯仁王經為「觀如來品」。是證大空三昧為佛故虛空即佛也。
此虛空眼尊以大空三昧為本體,主生佛部一切功德之母之德,故稱佛母。
大日經疏五曰:「次於大勒勇北至於北維,置虛空眼,即毘盧遮那佛母也。」
秘藏記末曰:「佛部,金輪佛頂為主,虛空眼為母,又云佛眼也。」
【註】復能安住能引一切虛空眼頂,諸三摩地、諸陀羅尼 善巧方便大甲冑輪。
大方廣十輪經:得虛空眼 火光照明三昧一切三昧王 方便大莊嚴輪。


【又善男子!譬如世界火災將起,五日出時,一切世間小池大池、小河大河、小海大海水,皆枯竭滅盡無餘。
如是菩薩成就能引遍滿虛空、無量無邊、廣大眾具,辭無礙解,一切佛法、諸三摩地、諸陀羅尼堅固大忍大甲冑輪,復能安住能引一切虛空眼頂諸三摩地、諸陀羅尼善巧方便大甲冑輪。
一切過去所引未盡惡不善業、無暇惡趣、諸有諸趣、死生諸業,皆能除滅令盡無餘,不受果報。】




 
【又善男子!譬如世界水災起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諸小世界、各四大洲、八萬小渚、妙高山王及諸山等,皆為灰水浸爛銷盡令無有餘。
如是菩薩成就能引遍滿虛空、無量無邊、廣大眾具辭無礙解,一切佛法、諸三摩地、諸陀羅尼堅固大忍大甲冑輪,復能安住能引一切虛空眼頂諸三摩地、諸陀羅尼善巧方便大甲冑輪。
一切過去所引未盡惡不善業、無暇惡趣、諸有諸趣、死生諸業,皆能除滅,令盡無餘不受果報。】


 
【又善男子!譬如黑暗遍滿虛空,朗日出時皆能除滅。
如是菩薩成就能引遍滿虛空、無量無邊、廣大眾具辭無礙解,一切佛法,諸三摩地,諸陀羅尼堅固大忍大甲冑輪,復能安住能引一切虛空眼頂諸三摩地、諸陀羅尼善巧方便大甲冑輪。
發起無邊虛空
智日(註),能永除滅自身四倒(註)無明黑暗。一切過去所引未盡惡不善業、無暇惡趣、諸有諸趣、死生諸業,皆能除滅令盡無餘,不受果報。】


以日光比喻佛之智慧普照眾生,能破無明生死癡闇。
法華經卷七普門品:「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註】四倒:四顛倒:
1.指凡夫的四倒,即一、常顛倒,無常認為有常;二、樂顛倒,以苦當作樂;三、淨顛倒,以不淨為淨;四、我顛倒,無我認為有我。
2.指二乘的四倒,即一、無常顛倒,於涅槃之常而計無常;二、無樂顛倒,於涅槃之樂而計無樂;三、無我顛倒,於涅槃之我而計無我;四、無淨顛倒,於涅槃之淨而計無淨。


【又由此故,於諸佛法,增進自在常無退轉;不復隨順惡友力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
於諸功德心常無厭,乃至菩提恒無間斷,又常不離念佛思惟,乃至夢中亦無暫廢。】



【又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能引遍滿虛空、無量無邊、廣大眾具辭無礙解,一切佛法、諸三摩地、諸陀羅尼堅固大忍大甲冑輪?
謂諸菩薩入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入無邊虛空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入
滅受想定(註)
住此定中,一切三受三行斷滅,心無行動;諸受,想、思、觸、作意等,悉皆斷滅。
安住此定,或一日夜,或復乃至七七日夜,
受定味食(註)
從此定起,其心寂靜,無所取著,
宴然(註)而住。】


【註】八定:指色界的四禪定與無色界的四空定。四禪定是初禪定、二禪定、三禪定、四禪定;四空定是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註】滅受想定:滅盡定之異名。使六識之心心所都滅而不起,故名為滅盡定。然其加行方便,特厭受之心所與想之心所二法而務滅之。故從加行而名為滅受想定。
【註】受定味食:入於禪定,則有輕安寂靜之妙味,適悅身心。所謂禪悅食也。
維摩經方便品曰:「以禪悅為味。」
【註】宴然:1.安定貌;平安貌。 2.天晴日出貌。


 

【復入勝義(註)究竟空(註)定,住此定中其心平等,無所取著猶若虛空。
身諸毛孔皆出霜液,狀如
昴星(註),滅除一切欝烝(註)結縛。
從此定起得
正憶念(註),最勝喜樂充遍其身。如大自在天子(註)入現一切樂定,身諸毛孔皆遍受樂。】


【註】勝義:最勝之義。又名第一義或真實。乃「世俗」之對稱。此謂涅槃是最勝真實之法,故稱之為勝義。
《大智度論》卷三十一云︰「第一義名諸法實相,不破不壞,(中略)復次,諸法中,第一法名為涅槃。」
《俱舍論》卷十三云︰「勝義善者,謂真解脫。以涅槃中最極安隱,眾苦永寂,猶如無病。」
《順正理論》卷三十六亦云︰「勝謂最尊無與等者,義謂別有真實體性。此顯涅槃無等實有,故名勝義。如是勝義安隱名善。如是涅槃是善常故,於一切法其體最尊。是故獨標為勝義善。」
【註】究竟空:何謂究竟空。究竟空者。謂不可得崖際。所以者何。本淨故也。是謂究竟空。
大日經住心品疏私記:此教菩薩是初發心時眞依了達依眞言門而自心本不生眞如理云也。
此別雖不作所執空解。自然稱究竟空理故。自然而稱所執無理得正體智速疾登法佛果。終離心所變影像。
【註】欝烝:同鬱蒸:鬱熱之氣積不舒散;熱病。
除鬱蒸得清涼,謂如來說法令人皆能遠離貪欲、瞋恚、愚癡、生死之苦,而獲涅槃清涼之樂;猶如月盛滿之時,雖遇炎暑鬱結之蒸熱,然令清涼之氣襲人。
【註】昴星:昴宿。二十八星宿之一。又稱七姊妹星團。
【註】正憶念:正念:離邪分別而念法之實性也。
起信論曰:「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慧遠觀經疏曰:「捨相入實名為正念。」
【註】大自在天子:淨居摩醯首羅者,第十地之菩薩,將成佛時在色界之頂,淨居天之上,現大自在天子之勝報,以勝妙之天形,紹佛位,行灌頂。



【如是菩薩樂觸其身,便思念佛,思念佛故則唯見佛,不見餘相。
菩薩爾時,若念一佛則見一佛;若念多佛則見多佛;
若念小身佛則見小身佛;若念大身佛則見大身佛;若念無量身佛則見無量身佛;
若念自身為佛身相,則見自身同於佛身,眾相圓滿;
若念他身為佛身相,則見他身同於佛身,眾相圓滿;
若念一切情、非情數所有色像為佛身相,則見一切情、非情數所有色像皆同佛身眾相圓滿,不見其餘一切色像。】



【菩薩爾時便作是念:一切諸法一切色像,皆如幻等,諦實不虛,我今復應皆悉斷滅,一切三受三行等法,令無有餘。
作是念已入滅盡定,住此定中,如心所期皆盡斷滅。
受定味食,或一七日夜、或二七日夜、或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七日夜、或經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隨力所能安住此定,受定味食。
從此定起,其心寂靜,無所取著,宴然而住。
復入勝義究竟空定,廣說如前,乃至思念佛身相已,知一切法、一切色像,皆如幻等,諦實不虛。】


【註】滅盡定:又作滅受想定、滅盡三昧。滅盡六識心心所而不使起之禪定,不還果以上之聖者,為假入涅槃之想而入此定,此為九次第定之最高境界。


【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能引遍滿虛空、無量無邊、廣大眾具辭無礙解,一切佛法、諸三摩地、諸陀羅尼堅固大忍大甲冑輪。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則能安住能引一切虛空眼頂諸三摩地、諸陀羅尼善巧方便大甲冑輪。
住此輪故,發起無邊虛空智日,能永除滅自身
四倒(註)無明黑暗。一切過去所引未盡惡不善業、無暇惡趣、諸有諸趣、死生諸業,皆能除滅令盡無餘,不受果報。】


【註】四倒:四種顛倒之妄見也。此有二種:
一於生死之無常無樂無我無淨,而執常樂我淨,為凡夫四倒。
一於涅槃之常樂我淨,而執無常無樂無我無淨,為二乘四倒。
初云有為之四倒,後云無為之四倒。斷有為之四倒為二乘,斷有無為之八倒為菩薩。


【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斷,超勝一切聲聞、獨覺,普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福田。一切聲聞、獨覺乘等,皆應供養承事守護。
由此輪故,於諸佛法增進自在常無退轉,不復隨順惡友力行。常得不離見一切佛,及諸菩薩、聲聞弟子,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
於諸功德心常無厭,乃至菩提恒無間斷,又常不離念佛思惟,乃至夢中亦無暫廢。
如是菩薩,福德智慧速疾圓滿,不久安住清淨佛國,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於彼佛國一切有情,皆受化生色相如佛,煩惱微薄皆住大乘。】


 
【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欲成諸法器,斷一切煩惱,常趣入真空,眾事無難作;
為斷諸有縛,當勤修等持,功德定相應,必獲難思慧。
修靜慮無色,滅定真空觀,起念佛勝智,能盡一切惡;
有無一切法,破以真空觀,永離諸惡趣,常得見諸佛。
善修真空觀,勤學諸善法,供養一切佛,速當成佛果;
為有情親友,滅除煩惱病,速住淨佛國,證得大菩提。
眾生如佛相,遍滿於佛土,皆趣求佛乘,離聲聞獨覺。】

(譯)這時世尊再次昭顯義理而說偈頌:
想成任運諸法的法器,斷除一切煩惱,當要善住在無空無有的真空境界,則天下皆無疑難之事。
為了斷除一切輪迴束縛,應當勤修止觀禪定,必能證得相契合的功德,獲得不可思議的智慧。
修習禪定出離一切諸相,乃至滅盡定證得第一究竟真空,真空中生起殊勝念佛智慧,能滅除所有惡障惡業。
一切法執的有相無相,都以究竟真空觀來滅除,能永離一切惡趣輪迴,時時得見諸佛世尊。
圓滿修持真空絕相觀,精進修學一切善法,恭敬供養一切佛,當能快速證得佛果。
視一切眾生為親友,作為大福田來滅除他們的種種煩惱,讓眾生速往佛國淨土,證得無上大菩提。
眾生相貌莊嚴猶如佛相,遍滿佛國淨土,證修無上佛道願成佛果,遠離聲聞獨覺二乘法。



<< 10-06經文註釋  >>  獲益囑累品第八
【佛說如是大法門時,於眾會中有殑伽沙等菩薩摩訶薩,過去久習念佛思惟,今聞世尊所說念佛修觀方便,皆得念佛三摩地門(註)
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是法已,皆得一切定命華鬘(註)陀羅尼門。
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皆得
一切首楞伽摩電光依止陀羅尼門。(註)
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皆得一切法自在轉光明依止順忍。(註)
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得預流果。
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得一來果。
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得不還果。
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皆得最上阿羅漢果。】


【註】念佛三昧:
一、一心觀佛之相好,或一心觀法身之實相(此二者即觀想念佛),或一心稱佛名(稱名念佛),修行法,謂之念佛三昧。是因行之念佛三昧也。
二、為此三種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禪定,或佛身現前,或法身實相。謂之念佛三昧。是果成之念佛三昧也。因行之念佛三昧謂之「修」,果成之念佛三昧謂之「發得」。
觀無量壽經曰:「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又曰:「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經七曰:「念佛三昧,則為總攝一切諸法,是故非聲聞緣覺二乘境界。」智度論七曰:「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及先世罪。」                             
【註】陀羅尼門者:謂諸菩薩,無量陀羅尼門。廣說如經。
若欲略說陀羅尼相者;謂諸菩薩,成就字類通達;於名句文身,如意自在;得如是種類念持之力。由念力故,隨一字中,而能顯示分別開演一切種染淨之義。是故說名陀羅尼門。
【註】定命:
大方廣十輪經譯為:「皆得憶念總持華鬘。」
月燈三昧經:「云何名爲憶念總持。謂隨所爲作不失故。」
華鬘:華鬘為裝飾之物,喻為莊嚴。
定命:阿毘達磨倶舍論法義中有:「是等竝皆定命住無自他横害」句。
【註】一切首楞伽摩電光依止陀羅尼門:大方廣十輪經:無量眾生而皆依止首楞嚴三昧。乃至成就電光三昧。
電光三昧:又作電燈三昧。菩薩住此三昧,於無始以來所失之道,還復能得,如電光暫現,以導引行者得路。
首楞嚴:新云首楞伽摩。譯曰健相,健行,一切事竟。佛所得三昧之名也。
健相者,譬幢旗之堅固也。以比佛德堅固,諸魔不能壞。一切事竟者,佛德之究竟也。
智度論四十七曰:「首楞嚴三昧者,秦言健相。分別知諸三昧行相多少淺深,如大將知諸兵力多少。復次,菩薩得此三昧,諸煩惱魔及魔人無能壞者,譬如轉輪聖王,主兵寶將所住至處,無能壞伏。」
首楞嚴三昧。意譯作健相三昧、健行定、勇健定、勇伏定、大根本定。菩薩得此三昧,則諸煩惱及惡魔皆不得破壞之,並且恰如大將率領兵眾,一切三昧悉皆隨從。亦即堅固攝持諸法之三昧,為百八三昧之一,乃諸佛及十地之菩薩所得之禪定。
【註】一切法自在轉光明依止順忍:大方廣十輪經:「得一切法照明逮無生忍。」


【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心求出離三界牢獄,依佛出家趣入正法。
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盡壽安住十善業道,依聲聞乘發心不退。
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盡壽安住十善業道,依獨覺乘發心不退。
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盡壽安住十善業道,依大乘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復退轉。
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得
世正見(註),由此正見,除滅一切往惡趣因煩惱惡業,增長一切向善趣因正願善業。
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皆受三歸,安住近事,近住淨戒,樂供養佛、樂聽聞法、樂奉事僧,晝夜精勤,曾無懈廢。
復有無量無邊眾生,聞佛所說,遠離一切邪趣、邪歸、惡意、惡業,於佛法中得
決定信(註),棄捨家法,清淨出家。】


【註】世正見:瑜伽九十六卷:行者依聖言量,能如理作意思惟,而得世間正見;
(依佛所宣說增上殊勝的聖正言教,包括尸羅言論,乃至解脫智見言論,能發起與佛聖言量相應的如理作意,名世正見)

【註】決定信 : 決定之信心。不雜疑念之信心。金剛經曰:「生決定信。」往生論註下曰:「念不相續故,不得決定信。」



【爾時,世尊告虛空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吾今持此地藏十輪大記法門,付囑汝手,汝當受持廣令流布。
若諸眾生於此法門,有能讀誦、思惟其義、為他解說、住
正行(註)者,汝當為彼守護(註)十法,令於長夜利益安樂。
何等為十?一者、為彼守護,一切財位令無損乏;
二者、為彼守護,一切怨敵令不侵害;
三者、為彼守護,令捨一切邪見、邪歸、十惡業道;
四者、為彼守護,令免
一切身、語讁罰(註)
五者、為彼守護,遮斷一切謗毀輕弄;
六者、為彼守護,令於一切
軌範(註)、尸羅皆得無犯;
七者、為彼守護,令悉除滅
一切非人、四大乖反、非時老病;(註)
八者、為彼守護,不遭一切非時非理災橫夭歿;
九者、為彼守護,命欲終時,得見一切諸佛色像;
十者、為彼守護,令其終後,往生善趣,利益安樂。
善男子!若諸有情於此法門,有能讀誦、思惟其義、為他解說、住正行者,汝當為彼,勤加守護如是十法,令於長夜利益安樂。】


【註】正行:指不邪曲之行。即以佛之教化為基準之正當行為,與「邪行」相對;或對雜行、助行而言正行。又由直接原因而成之行稱為正行,由間接原因而成之行稱為助行。
瑜伽八卷:於諸有情,遠離邪行,行無倒行;故名正行。
《八正道經》所載,不諦見、不諦念、不諦語、不諦治、不諦求、不諦行、不諦意、不諦定,是為道八邪行;反之,諦見、諦念,乃至諦定等,為道八正行。
【註】守護:守:持守既有之善使不犯錯失誤。。護:護衛防護使不受侵犯損害。
【註】一切身、語讁罰:   讁,音賾,謂罪過也。亦音適,罪罰也。
故而有兩種解釋:一、一切身過、口過。 二、一切身體責打、言語斥罵。
大方廣十輪經:一切身過。一切口過。
【註】軌範:(術語)物之法軌模範也。《成唯識論》卷一曰:「法謂軌持。」同述記一本曰:「軌謂軌範,可生物解。」
【註】一切非人、四大乖反、非時老病:一切由於非人的侵擾、人身地水火風四大不協調、時間不正常等等,衰老疾病。


【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唯然,世尊!我當受持如是法門,廣令流布。
若諸有情於此法門,有能讀誦、思惟其義、為他解說、住正行者,我當為彼守護十法,令於長夜利益安樂。
 時薄伽梵說是經已,於眾會中,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地藏菩薩摩訶薩、金剛藏菩薩摩訶薩、好疑問菩薩摩訶薩、天藏大梵等,及諸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白話地藏十輪經卷十 福田相品第七之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